银行今年戏份足 新财年预算下的澳大利亚银行业变局
2017年5月9日晚,澳大利亚财长斯科特.莫里森(ScottMorrison)公布了2017至2018年财政年度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案,也是其就任以来的第二份财政预算。
(莫里森和他的预算案 图片来源:《澳大利亚人报》)
保障就业、提高薪酬、优化服务、降低生活成本,扭转财政赤字成为了本次政府预算案的主要目标。莫里森预测,2017至2018财年联邦财政预算赤字将达到294亿澳元,较2016至2017财年的399亿澳元赤字额大幅降低,并预计在2021年实现国家财政预算74亿澳元盈余目标。目前,澳大利亚的薪资增长率位于历史低点,他希望在未来三至四年内使其翻倍至3.5%,同时将失业率由目前的5.9%降至5.25%,通胀率控制在2%至3%之间。
(莫里森的财政预算盈余目标 来源:《悉尼先驱晨报》)
与往届类似,每一份财政年度预算案的公布,都因政策的调整以及倾斜而造成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本届亦不例外。基建业因政府承诺投入巨额资金成为了最大赢家,而银行业则因承担政府绝大部分预算修复工作而被加征累计62亿澳元的费用,还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而成为了最大输家。澳大利亚银行业的变局,或将就此拉开帷幕。
新财年预算 赢家输家知多少
简单来说,中小企业主、首次置业者、老人、残障人士、学校及患者成为了本次预算案里的赢家,他们将享受到不同程度的政策优惠以及财政补助。以中小企业主为例,它们将获准继续沿用现行的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优惠政策。即,年营业额在1千万澳元以下的企业,可对其任一成本不超过2万澳元的固定资产按照全额计提折旧,由此产生的折旧费用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冲减应纳税所得,进而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此外,联邦政府将斥资3亿澳元用于鼓励各州进一步简化中小企业的办事手续,承诺继续保持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来源: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此外,首次置业者有望获准动用最高3万澳元的退休金用于支付物业首付。各州被要求实现社会福利房及经济适用房住房保障目标。在名为“贡斯基”(Gonski)的计划下,政府将为澳大利亚的中小学额外投入186亿澳元的经费,同时承诺加大医疗、基础建设、国防以及情报机构的资金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预算,基础建设领域投资额预计高达750亿澳元,堪称此次预算投入之最,也使得建筑行业成了最大赢家。
与之相对的,居民纳税人、银行、大学生、海外置业者、房地产投资者及开发商等则被视为了“输家”,他们将承担诸如政策限制、加付费用、额外征税等利空政策的负面后果。例如,针对纳税人征收的国民医疗保险税(Medicare Levy)税率将上调0.5%至2.5%,海外物业投资者将面临更多限制。
其中,银行成为了最大输家,自7月1日起,政府将针对负债额达到1000亿澳元以上的大型银行征收6个基点新税,它们将在未来4年里为政府预算修复缴纳62亿澳元的税费,同时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以及更加高昂的罚金,新的金融机构监管制度以及机构也将诞生。凡此种种,都预示着澳大利亚银行业将迎来变革,同时对其资本充足率以及盈利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莫里森的“礼物” 金融改革计划
除了“摊派”62亿澳元的预算修复任务,莫里森还推出了他的金融改革计划,其中以设立澳大利亚金融投诉管理局(Australian Financial Complaints Authority)以及银行行政责任制度(Banking Executive Accountability Regime)两项最为引人关注,它们既是对现行制度的补充,更是对其的修订,将对澳大利亚银行业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澳大利亚金融投诉管理局,简称AFCA。它被设定为“一站式”解决各类金融交易纠纷的机构,将取代现行的金融调查专员服务处(Financial Ombudsman Australia)等金融服务纠纷调解机构。
莫里森介绍称,AFCA将负责处理所有的金融交易纠纷,包括养老金服务纠纷,它将在现行的以多重框架为特点的体制下,减少消费者的疑惑,降低不必要的重复开支。根据预算要求,所有持有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牌照的机构都必须依法成为AFCA的会员,行为受其约束。
此外,AFCA将由独立的董事会进行管理,并拥有独立主席以及同样数量来自行业及消费者群体的董事。该机构预计将于2018年7月1日成立,届时将面向个体消费者、投资者以及小型企业提供服务。
此举被媒体解读为政府对伊安.拉姆塞(Ian Ramsay)教授的调查结果的回应。其在研究后发现,目前政出多门的纠纷调解体系会加大消费者的维权困难。
如果说AFCA的设立,更多的是回应民间对于简化金融交易纠纷调解的诉求。那么,银行行政责任制度的引入,则无异于在各大银行高层的头上悬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作为本次预算内容的一部分,银行行政责任制度(简称BEA),被视为政府重塑银行业信誉的重要举措。它包括一系列监管措施,包括面向银行征收罚款,罢免甚至取消违规的银行高管资格。授权管理机构对违规银行直接处以罚款的制度引入,在澳大利亚史上尚属首次,被媒体解读为模仿自英国的类似制度,将使其在银行业监管上更加靠近英美。
(英式银行监管治理结构 来源:网络)
法律人士称,此举使得监管部门对银行收取高额罚金成为了可能。截至目前,该类型的监管措施尚未成为澳大利亚监管框架下的一部分。以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APRA)为例,其地位类似于澳大利亚银监会,目前它只拥有取消董事的权利,而且需要上诉法院才可使其生效,而它从未有过直接罚款的权利。
在BEA框架下,一旦银行或其职员没有按照谨慎勤勉原则行事,大型银行将面临最高可达2亿澳元的罚金,中小银行将面临最高5千万澳元的罚金。新权力的引入,将显著改变审慎监管局的角色。
各方激辩
受新财年预算发布及自身业绩不佳影响,澳交所(ASX)银行板块在5月9日遭遇到了自英国脱欧以来最大的抛售狂潮,一天以内市值便蒸发了140亿澳元。加上新规对于银行业的管控加强,银行回应之激烈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联邦银行为例,5月9日单日股价下挫了近4%)
客观地说,全澳范围内满足莫里森条件(负债额超过1000亿)的银行只有五家,即传统的澳大利亚四大商业银行以及全澳最大投资银行麦考瑞银行(Macquarie Bank)。因此,不妨将本次澳大利亚政府与银行业之间的激烈对抗视为莫里森与银行巨头之间的博弈,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且相持不下,才使得整个事件的走向扑朔迷离。
一般而言,政府对银行加收费用,银行可以通过调高利率以及手续费的方式将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但也因此造成了一个怪圈,即政府从银行那额外收取的税收,被银行以涨价的方式又赚了回去,而夹在中间的纳税人的福祉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值得推敲。
出于杜绝类似现象的考虑,莫里森在预算案公布伊始便宣布,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将直接对银行的住宅抵押贷款实行价格咨询,直至2018年6月30日,届时将要求银行解释包括手续费及利率变化在内的贷款价格变动原因。此举意在严防银行转嫁成本。
(四大行首席执行官齐齐表态 来源:网络)
莫里森强调,不允许银行将成本转嫁给存款客户以及抵押贷款人身上,因为此举只会“让银行变得更加不受欢迎”。
对此,联邦银行首席执行官伊恩.奈艾夫(Ian Narev)深感不满,在其致员工的信中,他直言:“这是一项恶政,我们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当面对波及范围如此之广且此前毫无征兆的税改时,我们需要时间来推断出它的影响。但是,每一笔额外的成本,都需要消费者或股东承担,这是一个简单的商业事实。”
(来源:《澳大利亚人报》)
此外,银行针对莫里森的指责还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改革方案的推出显得草率突兀,事前并未广泛听取行业意见,致使多家机构对新政的推出感到措手不及,左右为难。尤其是在此前,澳大利亚审慎投资委员会(APRA)三令五申要求澳各商业银行保证资本金充足的背景下,额外收费无异于对银行资本的二次削弱,更会对其盈利能力造成不良影响。
其二,特恩布尔政府一再声称自己将不遗余力地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为其减负。而此番公然“摊派”给银行数以亿计的指标,显得言行不一,自相矛盾。
其三,澳大利亚银行家协会(ABA)首席执行官安娜.布莱(AnnaBligh)指出,如果对银行加收费用是为了修复预算,那么莫里森就需要准备立法,让这项收费法案于2020至2021财年里作废,因为根据预测,此时的财政预算已实现盈余。
而这番言论遭到了莫里森的反对,他强调这项收费是永久性的,由此引发了业内人的忧虑与不满。
前澳大利亚财长秘书,现任澳大利亚国民银行主席肯.亨利(Ken Henry)称,政府此举缺乏考虑,在尚未全面知晓银行税给金融系统的稳定与管理造成的冲击之前就武断行事,无异于税收政策上的大幅倒退。此外,它破坏了澳大利亚联邦储蓄银行(澳央行)、澳审慎投资委员会以及澳证券投资委员会之间的权责界限,造成了权力的集中与转移。
(5大银行赋税一览表 来源:AFR)
对于外界的指责,莫里森回应称,由于参议院否决了削减政府开支的提案,致使他别无选择,只能以加税作为控制财政赤字的途径。
“如果身处一个完美的世界,我绝不会偏好加税这样的政策。但在澳大利亚的政坛,你不得不学会退而求其次。我可以选择在此刻妥协,那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年的债务及赤字扩散,那我们的AAA信用评级也就岌岌可危了。”莫里森如是说道。
作者简介:
陈奕冲,自由撰稿人。擅长时事评论、财经报道,人物专访。至今所写报道近百篇,被包括新华网、中新网,中青网等国内主流媒体转载了上千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