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32岁放弃稳定工作赴澳,值得吗?澳洲移民老司机来告诉你心里话......
网上有一张图片,32岁放弃国内稳定的工作,来澳洲读书移民。国内网友对此评论两极分化。赞成世界那么大,应该出去看看的有。
支持派:生活缺乏乐趣,环境不好,应该出去体验一下全新的生活......
学习使人快乐,活到老学到老......
反对的也有,希望这位仁兄面对现实,国外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并不是别人家的月亮更圆更美。
英语要求过高,工作难度大
社会观价值观不同、文化冲突,导致无法适应当地社会......
澳洲物价过高、房价不低,没必要放弃稳定安逸的生活,来选择冒险......
其实这都是在于自己的选择,之所以会迷茫、彷徨,因为还没有找准自己心中的定位。我们来看看一位叫做陈大哥说的:“我当时也很无奈啊,别人给他身份,他自然就随遇而安半推半就的留下来了。”
这位陕西汉子跟大家一样,25岁时留学来到澳洲,至今已经生活了25年。
虽然言语幽默诙谐,可是陈大哥一直在表示自己是随遇而安的性格,当时也是半推半就地留在了澳洲,虽然心里有个坎儿还没过去,但是已经适应了生活。
再给大家说说小编我的经历。标准留学狗一枚,2+2出的国,赶上了出国高峰期,2012年一头扎到了这个本以为是发达现代化城市——墨尔本,结果落地才知道,新闻和视频都是骗人的,充其量也就是个墨村。
生活到现在,5年时光过去了,曾经的小鲜肉变成了老腊肉,曾经的六块腹肌变成了一块肥肉。曾经无串不欢,一天三顿小烧烤,变成了鸡块、pizza、汉堡包......
习惯了晚睡早起,习惯了墨村变化无常的天气,习惯了交作业和考试前临时突击,渐渐习惯了过红绿灯不看左右两边,过斑马线肆无忌惮;习惯了碰撞之后随口说一句sorry,习惯了说话里面总有几个英文单词;
习惯了买菜不去市场而是逛逛超市,习惯了吃肉多吃菜少;习惯了兜里揣几个钢镚......留给街头喜欢的卖艺人;习惯了Flinders Station拥挤的人群,和每天都坐的火车班次;习惯了商场7点全都关门,习惯了住得远一点,想吃宵夜都没有选择;
习惯到慢慢从学校毕了业,开始了工作生涯,开始了新一轮的习惯;曾经熟悉的右驾渐渐变成了左驾,习惯了看外国人的大长腿个高鼻梁;习惯了搬家,习惯了买二手商品,习惯了每年两次的超级促销时疯狂采购,习惯了歪果仁没有计算器就无法生活的数学能力;
习惯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英语口音,习惯了谁谁买了新包新车,谁谁买了新房子;更习惯了来自朋友的抱怨——想留下好难。习惯了身边的老友一个一个带着不甘离开了澳洲,也习惯了认识一个一个更年轻的伙伴;
习惯到感觉自己开始变老了,开始习惯过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了自己抽烟,自己品酒,自己给自己做饭,自己给猫洗澡;习惯家具自己安装,杂草自己清理,手工自己来做;
生病了自己硬挺,习惯了给爸妈报喜不报忧;习惯了说自己过得有多好,习惯了说年假的时候回家看看;习惯了每次买同样的保健品,在同一家邮局邮寄回国;习惯了看自己的账户总是收支差不多,攒不下一毛钱;
习惯说话老气横秋,习惯不刮胡子不在意形象,甚至习惯到偶尔参加邻居的家庭聚餐;习惯说话以“您”字开头,习惯性地打不开QQ音乐,因为版权导致所在地无法播放,习惯性看节目都开始用上了Youtube;
习惯真的是一把杀猪刀,杀得我这一代人从年轻自信朝气蓬勃,到现在随遇而安,稍许颓废,知足常乐。这是我一个人的习惯,说得可能三言两语,但是当初面对留下还是回国这个问题,不论是谁都会经历一番迷茫。但如今,澳洲移民难度节节攀升,不存在当年那种半推半就了,留学生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的选择。
澳洲是一个相对懒散,悠闲的国家,在这里,10点上班,6点下班,加班的很少,一般都相约去喝个小酒,然后各回各家。但是独在异乡,孤独和寂寞是无孔不入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落差是无法避免的难题。相对于不喜欢快节奏生活的同学,或者不喜欢压力过大,甚至像小编一样,被习惯彻底改变的人,可以选择留在澳洲。
而国内,也像开篇说的,有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美食遍地走,到处CBD,没文化差异,有父母亲人和朋友,生活乐无边。
在澳洲,求职压力大,工作也不算稳定,融入外国人的圈子也有些困难;在国内,求职压力也很大,工作压力更大,竞争激烈,加班熬夜是常态。
(图片来源:澳洲红领巾)
看似我说得矛盾,感觉哪里都不好,事实上还真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小伙伴们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定位自己,遵从自己的本心,究竟留在澳洲还是回到国内更适合自己,让自己更舒心,让自己的未来更有发展。坚定自己的本心,按照意愿去努力的走下去,彷徨和迷惘并不能对复杂的情况有任何帮助,听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反而会轻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