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籍华人创业之路:从硅谷到澳洲,创投是获取财富最快的方式
创业之路
成为投资人之前,我在12个国家工作和生活过。
作为澳籍华人,大学毕业后,我进入悉尼一家金融保险公司,做技术,年薪三四万。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大公司的职业生涯并不适合自己;并且公司把我的服务提供给客户,一天就能赚900澳币,价差非常大,那我为什么不自己试一试呢?于是我决定创业。
这一年我23岁,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快成立了一家技术顾问公司,一年之内进入了欧洲市场,个人收入翻了几番。成为了小有成就的创业者。
回顾这段经历,我把自己的成功总结为几点。
第一、拼劲和勇气最重要,这在何时何地都是通用的道理。只要觉得一件事情值得去做,就可以去尝试,但同时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半径,因为有些事是有一定的门槛的。当时很年轻,没有意识到所谓的门槛。
第二、不要受限于自己的年龄和环境。很多人问我:Victor,你觉得现在23岁还是适合创业的年龄吗?我觉得挺合适的。我现在的圈子里有很多创业者,不少比这个年龄还要年轻得多,而且创业非常成功。
也不要觉得自己没经验就底气不足,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些创业者往往没有做过其它任何的工作,第一个事业就是自己创业的公司,甚至有不少从大学辍学的,比如乔布斯、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等。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很年轻的时候有这种领悟或自信,认为自己的一个想法可以改变世界。这就要求当你碰到可以提拔你一把的贵人时,一定要抓住机会。
第三、要学会找导师。导师就是你的贵人。从中学和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不断寻找导师,他们有的比我还年轻,但在某一个我很想钻研和学习的领域比我懂更多,或者比我更成就。当我23岁创业的时候,很多方面都不太懂,但我从那些同盟顾问公司的导师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
导师是怎么找来的?其实当你具备了目标、激情和抱负这些核心因素后,你就会发现通过圈子或网络等各种方式,很容易接触得到某一领域里有独到见解和不斐成就的人。
一个人如果在事业当中能有幸碰到可以启发你的人,一定不要放过机会好好地向他们学习,掌握他们身上各种各样的成功因素,尝试去模仿他们的成功路径。
我的经验是,一年如果买一千杯咖啡请导师的话,你学到的是远远不止一千杯咖啡的价值。
第四、做自己真正热衷的事情。我的体会是:如果不是我感兴趣的,再大的公司、再好的薪水我也不想要。因为我身边有太多人,在一个听起来很不错的工作岗位上,做到了高层,薪水也很好,但是却觉得自己生活在枷锁里面,非常痛苦。
如果是这样,那一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和处境。一生太短了,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浪费。
投资之路
成为投资人之前,我还经历了数个创业、加入大公司的循环,这些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例如,在欧洲工作和生活的一个时期,我加入了IBM担任金融方面的业务总监。当时欧洲正在经历了金融风暴年,非常惊险,但切身经历让我对经济周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后来因为一次创业,让我接触到了硅谷的投资模式,并把这些经验带回了澳洲,成立了Sapien Ventures创投,开始了自己的投资人生涯。
在硅谷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投资方式就是:投资一定要尽可能投自己比较懂,并且有影响力的行业和领域。我在澳洲接触到的投资人一般投的都很宽泛,今天投医药,明天投能源,后天投制造业。而硅谷投资人,尤其科技领域的投资人,是非常专业化的,他们投资的领域非常窄、但非常深。
(图片来源:哥睿)
这样做的好处是:
第一、能快速筛选出最佳的投资标的。去年一年有1200多家公司找上我们寻求融资,最后我们只投了6家。从概率上面来说,就是0.5%的几率,绝大部分项目都直接过滤掉了。我们一旦看准了、加入了,就会倾全力去帮助扶持这些公司,创造我们共同期望的投资成果。
在接下来的每一轮融资中,我们会跟投,甚至领投。比如,我们投资的第一家公司发展相当快,最近12个月营业额翻了15倍。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已经追投了两轮,总共已经投了三轮。
第二、投资自己非常懂的专业领域,可以提供附加价值,而不会投了钱以后就被动地帮不上忙了,因为当你在一个领域深耕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候,你将拥有跨硅谷、跨澳洲、跨中国的深厚人脉和资格经验。
这些能力让我们更容易和创始人建立比较深的信任感,尤其是在投资之后,这种信任感更深了,而不是降低了。
第三、掌握主动权,提高成功的把握。我经常跟很多人说,如果你把钱投给澳洲最大的几个上市公司,比如Telstra或BHP,不掌握任何内部消息,也没有任何影响力,那么你不可能预知它一年之后的股价走势,这就是纯投机。
从创业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很不愿意做投机的事情。一旦参与一件事,我们会跟创业团队共同打造未来,远远比投资到任何一个大上市公司,就是所谓的蓝筹股,要大得多很多。
这些归根结底要看你和你的团队对某个领域有多么专业。如果对那个领域是外行的话,你无法去真正有效判断未来的走势。光看过去历史发生了什么,不见得是对未来很好的展望。反之,如果你对这个领域非常内行,了解市场里面有什么缺陷,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这种缺陷的话,那你对未来的判断准确性会更大。
当然,资本只是放大企业的运营。创业者要是做得很好,发展的模式很对,资本会放大这个效益。但如果创业者自己还没摸到门路的话,资本帮不上你。
现在我们团队非常坚信这个原则,所以只投三个领域:金融科技、互联网交易平台和B2B软件类公司。
作为投资人,也作为连续创业者,我非常希望跟大家分享我吃过的亏,让大家避免或少犯同样的错,同时提供资本,帮助创业者以更多的成功筹码,获得更高成功的机会。这是我余生一辈子都想做的事。
找到成功者
很多人都认为作为投资人,我非常善于判断成功者,也经常向我请教相关的问题。
其实成功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成功的定义对不同的人也不一样。我的定义是,如果自己感觉成功,那也许就算是成功了。绝对不是赚多少钱才算成功。我圈子里面有很多非常富有的人,赚了很多钱但仍然很痛苦,这些人算成功吗?
相反,有一些人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每天睁开眼就迫不及待地要工作,我觉得这就算是成功。哪怕是做看起来不那么高大上的行业。所以我觉得成功是一种心态。
在我创业的过程中,经历过数不过来的困难和打击。不管你再怎么辛苦和努力,总会有一些客户不愿意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不看好你的公司、投资人,甚至团队成员;或者你认为原本很合适和投缘的团队成员,突然就决定辞职不干了。
在这些问题上,一方面,要不断吸取教训。自我反省很重要,有时你自己做的确实不够好,就要反省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怎么改善。如果无法吸取教训,同样的事会不断重复地发生。
另一方面,你一定要建立起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心态。如果不具备的话,很多人在创业尝试一段时间后就会放弃,觉得太辛苦了,没有足够的成就感。
但是如果坚持下来,你会建立起一种强大的自我认可和自我鉴定的心态,就是不管别人对你怎样看,不管别人是否接受你所做的,你始终相信自己的目标和抱负,保持激情,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综上所述,我认为,坚持和自我反省是成功路上必备的素质。创业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不断吃堑的一个过程,但是吃了一个堑之后,应该尽量避免下次再吃同样的堑。
风投适合所有人
在很多人眼里,风投还是非常陌生的一个领域,只有那种非常富人,高大上的人才可以做的,其实不是的。我个人认为,风投或创业投资,是适合所有人的。当然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风险把控能力和策略。
如果你有1万、10万、100万的可投资产,甚至只有1000块钱,都不应该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不管是投资房地产、上市股、债券、基金,还是其它。
创投亦然。我个人很不建议把自己的可配置资本全放到这一块,只要不是类似国库券的有保障性回报的投资,所有投资都有风险,不管看起来是多么的靠谱和稳健。
所以对于投资新手来说,你可以把自己可支配资产的一小部分,比如说10-20%,配置到创投领域里面,这个领域往往有可能为你提供最大回报。房产、股市、债券等其它领域的回报率,跟做得好的创投来说是没法比的。
因为,当下创投的标的主要是科技领域。这是全球范围内财富和价值创造最大最快的领域,是21世纪不可避免的趋势,由根本历史性因素和社会经济驱动力所决定。因此,不管是投资新手还是老手,如果放弃接触这种大趋势机会,都是一辈子都会遗憾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