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04日 23.9°C-28.1°C
澳元 : 人民币=4.55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国加息,韩国加息,中国呢?(图)

2017-12-08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美国加息,韩国加息,中国呢?(图) - 1

美国加息和税改渐行渐近,韩国日前成为首个跟进美联储加息的亚洲国家,市场的目光开始转向中国是否会加息。

中国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昨日的表态,也再次挑起了市场对中国加息的预期。

孙国峰周二表示,央行不能给予市场长期低利率预期,防止市场过度冒险倒逼央行。他还指出,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有利于防范跨境资金流动的风险。

除了官员的表态,中国央行今日的举动也引得市场猜测。央行在周三进行1880亿元一年期MLF操作,等额对冲了当日MLF到期量,是九个月以来首次打破单次续作整个月到期MLF的惯例。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随后刊文解释称,推测央行此举主要是考虑近期流动性比较松,若全部续作会使流动性过于宽松;预计本月将开展两次MLF操作。

尽管央行已经及时解释,但是市场仍然对央行此举心存疑虑——是否在为美联储加息押上筹码?

上海一银行固收部门主管对路透表示:“我觉得这次不是什么好兆头,放在美联储会议后面,等着猫着,看孙国峰的讲话,估计新兴经济体还得跟着老大走啊。”

11月29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对华尔街见闻表示,在通胀回升、资管新规冲击消化后,中国央行才可能考虑利率的提升,“预计中国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会各加一次。”

12月5日,兴业银行首席策略师乔永远亦预测,2018年存在一次加息的可能性,或将出现在2018年上半年。

加息是对实体复兴的确认,通过加息将更有效推动实体去杠杆,促进金融资源更加高效配置,推动金融业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2017年金融市场利率已经出现超预期的普升,仅10年期国债利率就上行了110BP,而贷款利率上行幅度不足50BP,实体利率调整的幅度明显滞后于金融市场利率。

2018年站在实业复兴的前提下,或存在两个方面的超预期:1)PPI可能超预期上升,PPI对CPI传导的压力开始出现;2)实体部门利润改善幅度持续加强。通胀的压力迭加实体的高增长,我们预测2018年基准利率存在一次加息的可能。

从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来看,过去两年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从2015年Q1的74.20%上升到了2017年Q3的76.80%。去产能政策推动产能利用率加快上升。当产能利用率上升到80%以上时,实体企业具备加息的条件。结合产能利用率爬坡变化情况,我们预计在中性情况下,加息或出现在2018年的上半年。

华创债券屈庆团队也认为,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加息概率提升,“近期资金面宽松再度引发市场的交易情绪,但是考虑到央行12月以来持续净回笼及重要官员讲话,央行将维持资金面紧平衡来预防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并且不排除后期加息的可能性。”

但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央行无需跟随美联储加息,且当前国内通胀难以持续上行,不足以导致货币政策转向。

招商证券固收徐寒飞团队表示,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而言,货币政策的跨国协调必须要建立在货币政策独立的基础之上,协调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要对美国的货币政策“亦步亦趋”:

第一,当前金融去杠杆主要依靠资管新规等新的监管政策来推动,通过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来去杠杆的必要性在减小,实际上央行6月就没有再跟随美联储加息。并且当前市场利率已经比较高,央行也没有必要再靠提高政策利率来推高市场利率。

从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和理财收益率来看,当前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在内的负债端成本不断上升,跨年的融资成本多在5%以上或附近。而且当前债券发行利率之高,已经让国开行、进出口行等政策性银行“望而却步”,出现停发的情况。

第二,今年5月央行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汇率可以更好的反映国内基本面因素,相当于多了一层防火墙。这样在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的情况下,人民币也不必跟随持续贬值。

此前11月初,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指出,两年来存贷款基准利率一直未变,但市场利率却已经出现了明显上升,实际通胀水平也很可观,从理论上讲是应该“加息”了。但2018年经济增速下行恐怕难以避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一步收紧货币似无必要。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也表示,不必过度担心美联储加息或者缩表的负面作用,会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的方向。中美利差已经在相对高位,意味着中国央行跟随加息的必要性下降。回顾前两次政策利率调整时,国内经济向好,金融杠杆高企,资产泡沫问题凸显。而如今展望今年四季度和2018年一季度,经济存在下行压力;金融杠杆下降,监管成效显着;房地产销售回落、价格趋稳。因此,中国当前并不必然要进行政策利率或基准利率调整。

关键词: 美国加息韩国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