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官受访透露重要信息 坐实雪藏“中国制造2025”?
中美贸易战以来,随着烈度的上升,已经成为中美结构性摩擦的一次具体表现。稍早前两国达成协议,外界发现“中国制造2025”在中国舆论场中逐渐销声匿迹,特别是官方媒体更是鲜有提及,被认为是北京向华盛顿做出的让步。 近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陆慷接受媒体访问,公开回应了外界疑问。
他在访谈中称,“中国制造2025”目前只是规划指南,还不是正式的行业政策,外界的报道有偏差。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和德国,都会对自身某一产业领域有发展规划,中国的类似设想没有太大区别。
“但若要形成政策,需要经过充分论证”。
陆慷还指,中国会根据自身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对未来发展规划做出符合实际的改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与是否结合中美、中日的谈判情况做修改,个人认为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即便“中国制造2025”规划本身设定的优先、快速发展的领域,“也从来没有说是自己关门发展,而是在对外开放中发展。”
透过陆慷的发言及中国政府近期的表现,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疑问,应当可以做出三点可靠判断。
其一,中国不会放弃“中国制造2025”。这项旨在全面振兴制造业的战略计划事关中国崛起和经济健康发展,中共是不可能在这一问题上做出妥协决定放弃的。产业升级是必然趋势,即便中共就此无为而治,完全的市场主导也会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中国政府依照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和干预,这是一个国家理所应当的内政,也是基本底线,北京不可能将之作为筹码放到中美贸易战的谈判桌上。
其二,中国是否对这一计划有所调整,又是否与中美贸易战有关?不否认这一可能。中美贸易战以来,“中国制造2025”成为美国保守派抨击的标靶,这项产业扶持计划对美国产生强刺激感和危机感。鉴于此,中共主动放倒标靶,考虑华盛顿的敏感暂避锋芒,在宣传调门上收敛一些,展现北京平息贸易战的诚意,是有可能的。不过这种让步也只是形式上的妥协,中国制造2025背后的实质内容不会被放弃。
其三,中国的制造业扶持升级策略可能有所改进。对于中南海高层而言,大概没有预料到“中国制造2025”会引发美国如此强烈的反弹。这或许提醒他们一件事,当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体量,任何决定都要考虑到会否对外界产生不良影响。
注意陆慷的表述,“即便中国制造2025规划本身设定的优先、快速发展的领域,也从来没有说是自己关门发展,而是在对外开放中发展。”这或许意味着,中国将决定在制造业扶持和升级过程中扩大开放,更多地以竞争反推发展,而不是国家政策的一味输血,即刻使本国产业深度融合到全球体系中,也向外界释出开放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