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澳洲保险巨头QBE这次能否咸鱼翻身?
作者:Iris Lin 林嘉尧
澳财网金融分析师
Pat Regan出任QBE首席执行官后,再次下调17财年利润预期,并将启动公司业务重组计划。
去年9月份,领导澳大利亚保险巨头QBE(ASX:QBE)长达五年之久的首席执行官John Neal被迫下台,由原首席财务官Pat Regan取而代之,在1月初正式上任。
除了办公室“桃色事件”被扣55万澳元奖金以外,John离任前还给新官留下了一堆“烂摊子”。在其任期内,QBE经历了8次利润指导下调。其中最近一次发生在今年6月份,由于新兴市场部门索赔暴涨,集团中期综合营业比率上涨1%至94.5%-96%,导致利润预期削减6%,股价当日大跌逾25%。
尽管QBE主席公开表示,整个保险行业在近几年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对John任期内的业绩表现施加了不少压力,但与同样是经营一般保险(general insurance)的另外两家公司IAG(ASX:IAG)和Suncrop(ASX:SUN)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三家公司的股价走势相似。但到了下半年阶段,三巨头中仅有QBE一家股价惨不忍睹,累计跌幅达到14%。
行业大环境不济是罪魁祸首?似乎说不过去。
新官上任,再度下调利润
这位保险巨头继任者一上台就坚定了改革的态度,似乎是要和过去划清界限。上周,QBE赶在2月底17年财报公布前再次更新了业绩状况,分别提到了利润下调,两项重大减计,以及利润亏损预期,包括美国玛利亚飓风、加州山火、澳洲夏季风暴等极端天气因素继续扩大公司的理赔规模:
公司综合经营比率COR(赔付和费用成本与保费收入比重,是衡量保险公司盈亏重要指标。若COR<100%,表示承保获利,反之亏损)从十月份100-102%目标区间再次调至104%;
北美业务商誉减值7亿澳元;
受美国减税影响,北美业务递延所得税资产减计2.3亿澳元;
考虑到两项重大减计,预计17财年税后总亏损12亿澳元。
尽管这次业绩更新将公司财务状况往更坏的方向拉走,但鉴于市场上对QBE今年以来遭遇的重大赔付事项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利润下调并未对股价产生太多的负面信号。相反,投资市场对这次公告更多的关注点落在了新任CEO的未来经营方向上。
效仿ANZ,精简业务
那么到底Pat是否将会作出战略改变?
答案是的。
这位新官在过去几个月中重新审视了公司运营结构和各业务经营状况后,发现集团过去几年业绩屡遭承压的主要问题出现在个别业务上。公司将考虑精简运营架构,砍掉持续亏损的业务。
精简业务,重组企业的做法不由得让人联想起澳新银行(ASX:ANZ)近两年的“瘦身”计划。先是16年对地区业务大刀阔斧,缩小亚洲业务板块:包括退出中国合资企业,出售上海农商银行股份;再是去年对财富部门进行的“断舍离”:以近10亿澳元的价格将旗下OnePath养老金和投资业务出售给IOOF,2805亿澳元价格向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出售寿险业务。精简模式迅速反映到银行账面现金利润的上扬,效果明显。
对比QBE近两年各个地区业务,欧洲和澳纽地区表现最稳定,COR一直远远低于100%盈亏平衡点。北美业务和赤道地区业务亏损在17财年出现猛增,但主要是受到突发性灾害天气影响,属于偶然性波动。而新兴市场业务(包括亚洲地区和拉丁美地区)则是QBE整个集团的“短板”,即便在17财年上半年公司投资组合收益大幅提高的情况下,该地区业务仍然实现亏损。
17年分拆新兴市场业务后,QBE曾对亚洲地区业务进行调整,在12月把泰国保险业务出售给本土King Wai集团。预计QBE接下来一刀会动在拉丁美业务上。尽管目前还没向市场提出详尽的处理计划,但仍能从Pat提到的“精简”计划中大概猜想拉丁美业务将被出售。
砍断亏损或过分风险的业务,是最直接、也是最便捷地将集团综合COR降低的方式。除了理赔频率和总额减少,包括理赔人工成本在内的各项经营成本也会大幅下降。至少,在短期内,是能够看到QBE的亏损严重程度下降。
长期增长需要突破点
但从长远来看,公司总不可能一直依靠缩减规模的方式在利润上取暖。想要利润水平回归正轨并持续上扬,QBE还需要找到一个增长的突破点。像QBE这种纯经营保险业务的公司商业模式其实非常单一,承销和赔付是主要的两大业务。
承销是保险产业链的前端,包括产品设计和产品销售,也是保险公司最直接的收入来源。赔付业务则是后端,也是保险公司成本支出的大头。除此以外,利用收取的保费进行稳健性投资也为保险公司注入帮补性收入。
和人寿保险相比,普通保险的经营风险更大。人寿保险的赔付周期较长,赔付频率较少(多为单次赔付,部分投资寿险会在投保人到达一定年龄后按年返还),且赔付金额也是在可控范围内,投保价格较低。而普通保险的赔付状况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财产类和佣工类险种,恶劣天气或是集体性事件发生会让保险公司在同一时间内面临突发高额赔付,赔付金额同时也受到保险标的物价值的影响。
因此,把控集团风险必须要回到最基本的业务内部管理上。事实证明,全球业务全线化的风险分散型策略并不适合QBE,从根源处降低潜在风险可能会是正确的选择。内部管理重点应该放回到保险定价模型修正、承保和理赔管理细则调整。对于灾难多发地区或是集中投保地区,公司应当适当上调保费以预留利润空间。承保和理赔管理上,逐步引入保险科技(InsurTech)会是公司的成长切入点。
目前保险科技在澳洲保险行业的推广和应用还处于萌芽发展,许多大型保险公司依然处于观望阶段。在2017年KPMG全球前100科技金融公司榜单中,保险科技占12家,包括众安保险、美国OSCAR、加拿大LEAGUE等,澳洲地区无一上榜。
现行保险科技趋势主要围绕动态保费、微型保险引入和即时投保展开。对于像QBE一类成熟型保险公司来说,动态保费引入是比较可行的承保管理调整做法。利用大数据对投保标的状况不断进行检测并实时更新保费,实现保费差异化,能够有效降低风险的同时不会因保费统一提升问题损失低风险类客户。因此,集团未来和保险科技初创公司的合作或是收购都会是利好信号。
小结
QBE当前股价交投于10.79澳元,处于近五年股价走势的一个低位。和相似规模的Suncorp和IAG 16.5和18.95市盈率相比,QBE市盈率仅为13.18,股价相对处在一个被低估状态。
Pat在公告中没有给出18年具体的利润指导,为自己留有一定业绩空间。集团目前困境还需要一定时间走出来,预计18财年利润水平会有所好转,但不太可能会有质的飞跃。重大重组具体计划若在年内有所透露,相信会对股价起到上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