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澳洲:曾经的天堂,人人趋之若鹜,而今我见证了你的崩塌
2000年的夏天,奥运会在悉尼开幕,让更多中国人了解了大洋洲的这个国家。
2005年的夏天,还在读大二的我在市区的公交站台上看到了雅思培训的广告。再后来就听说自己高中的好友准备去澳洲留学。
当年还处在并不太发达的网络时代,网络上到处能看到对澳洲这个国家所宣扬的美好。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收入奇高、福利完善、移民利好,这些词都无法修饰出众人对澳洲的完美印象。
尤其当时是澳洲留学移民潮的爆发前期,澳洲大学的世界排名足以让归国的留学生黄袍加身,具备无限的求职竞争力。一时间,不知道多少人趋之若鹜,前往澳洲留学的移民的人数更是逐年递增。
那时的澳洲,是不少人的梦想之地。
典雅的歌剧院,壮丽的大洋路,青春洋溢的冲浪者天堂,多少年轻人的目标就在那里。
那是过去被誉为天堂的地方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用王维的《画》来形容澳洲并不为过。
“天真蓝,空气真好!”每一个刚到澳洲的人都有这样一句感叹。
当年到澳洲并不难,就算在唐人街做上一份洗碗端盘的工作都能赚上不少钱。工作日上班,周末运动、散心、游玩,缓慢的生活节奏无忧无虑。澳洲奇缺各类工作岗位,只要你想找工作,隔天就能上班。
当年的澳洲,只要完成一个专科学历,基本都能达到技术移民的要求。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即便是留学生也能通过创业来移民。
不少人当年靠积累的一点钱买了房,如今增长了无数倍。
Hurstville和Boxhill,目前悉尼和墨尔本最大的华人区,以前没有那么多的华人和商铺,还没有如今那么多的高楼大厦。而后陆续奔赴澳洲的国人,将这几个地方占领,也形成了更多的华人社区。
生活,就是喝着一杯咖啡望着人来人往。
工作,就是老板问你怎么下班了还不回家。
浪漫,就是情人港的灯火阑珊。
悠闲,就是Bourke st街头艺人的弹唱。
你可以潇洒的像一个悉尼歌剧院里的演奏家,安逸的像墨尔本州立图书馆里的管理员,霸气的像在堪培拉国会里指点江山。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随时可以看到来自陌生人的友好。
如果当时有一个可以去澳洲的机会,我想很多人都不会错过。
除了离家和亲人远一点,再没有其他可以嫌弃的理由。
那些年,很多人甚至宁愿抛弃自己在国内的一切也要移民到这里。
澳洲算是当年世界金融危机之时的幸运儿,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没有任何一家银行倒闭,没有令人恐慌的失业潮。
但世界上永远不变的,就是一切永远在改变。
2008年,技术移民改革。大批的tafe毕业生无法再像从前那般简易的移民,不仅提高了工作经验和语言要求,而且不少热门移民专业被移除。那一年,也拉开了澳洲移民难度加剧的序幕。
两年后技术移民再次改革,所有职业独立技术移民需要通过职业评估,会计必须满足雅思7777。一时间多少人无奈离开澳洲。
继而每年配额削减、移民专业剔除、政策慢慢变紧。过去那个移民利好的澳洲已经变得苛刻又充斥着铜臭味。
这些年,机场多了不少依然带着留恋却又无奈离开的身影,那个曾经付出过汗水和充满回忆的地方已不属于自己。
从陆克文和吉拉德的轮转,再到艾伯特和如今的谭宝。十年后的今天,会计已经5轮没有邀请,有人在怨技术移民已经凉透,也有人已经麻木无感。这场氪金游戏的背后大佬赚的盆丰钵满,而无数年轻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金钱和时间,换来的却是一阵感叹。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霍顿的言论不仅攻击了孙杨,还激怒了大部分中国人。事后许久不联系的一个高中同学和我微信留言说澳洲人怎么那么讨厌?
2017年,除了雇主担保移民政策的恶化之外还伴随着不少移民福利的削减。一个个美妙的幻想正在逐个破灭。
澳洲的矿业已经持续不景气多时,和当年矿业毕业生未毕业就被企业抢走的时代大相径庭。
一个又一个的零售行业巨头在澳洲的门店因为业绩不佳而宣布倒闭。澳洲本地人都在感慨为什么如今赚钱没有以前容易?在餐厅当厨师的朋友说生意真的不如从前了,可能很多人都愿意自己做饭省钱了吧。
“澳洲有歧视吗?还安全吗?”每一次留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都加深留学生对澳洲生活的担忧,而不再是神往。
越来越多的中东和非洲难民出现在澳洲各城市的街头。我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要把移民机会给这些无所事事,反而给社会制造麻烦的人呢?”
凡事都是有预兆的,很多结果早埋下了伏笔。
时代总在变化,网络上多了很多关于澳洲写实的报道,混迹于知乎等平台的我也看到越来越多不同人对澳洲的评价和心声。那些客观的评价已经颠覆了曾经的天堂景象。
来澳洲旅游的朋友说“这澳洲的公共交通也太落后了吧,国内动车比这强百倍!”
昨天国内表弟和我聊天的时候问道:“哥!什么时候回国发展?国内现在挺好的!”
我深深的感受到过去大家选择出国是为了发展,留在国内求稳;而如今回国是为了发展,留在国外才是求稳。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归国,渴望一个离自己家人又近又温暖的地方。
曾经的天堂,或许已不再是天堂。就像十二门徒在渐渐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