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式反击,新媒揭美国掀起贸易战的真正意图
导语:中美贸易纠纷仍在升级,全球媒体也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新媒认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重要的是要厘清美国的动机。
中美在贸易战中将两败俱伤
综合媒体4月1日报道,中国财政部于北京时间4月1日在其官方网站上的公告说,为了平衡因美国对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所造成的损失,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3月22日正式签署“反击中国经济入侵”的备忘录,中美贸易大战一触即发。
《联合早报》刊文称,最重要的是要厘清美国发起此轮对华贸易制裁的动机、意图和策略,才可能预测其后果和影响。
美国主流社会和舆论大都认为,发起对华贸易制裁,定会遭遇中国反制,整个过程短痛难免,但有利于消除长痛,长远来看对美国有利。
而且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当与美国或西方发生争端,中国领导层和舆论都习惯性地把自己定位成受害者,总是遭遇列强凌霸,但现在美国政府和舆论也开始把美国定位成受害者,认为自己受到了中国的经济侵略,必须自卫反击。
文章称,中国内部有部分观点和言论,认为美国此轮贸易战,旨在阻挡中国的发展崛起。这个问题比较诡异,可以说在此之前,截至前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首任执政时期,美国主流政治都高度认可邓小平为中国制订的改革开放方针,其共识是尽管中国发展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曲折,但总体走向应是朝着市场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潮流而动。
于是,美国对中国遵循国际秩序的发展甚至崛起乐观其成,在此宏观框架下发生的中美贸易争端,也就不是非打贸易战不可,而是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在此种总体良性互动的中美关系氛围内,中国经济和国际贸易也得以持续成长发展。
但从奥巴马执政的第二任期开始,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开始发生变化动摇,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产生更大怀疑和防范,当时美国的亚太再平衡策略便由此而生。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中美双方的政治文化生态均出现大面积保守回潮,特朗普上台强调美国优先思维和民粹主义。
中国则出现了计划经济模式强化,意识形态原教旨化,政治体制改革停滞倒退和民族主义情绪发酵等等现象。这也导致美国精英决策圈开始对中国的前景失去信心和把握,并使得美国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鹰派人物乘虚而入,把中美非敌非友性质的竞争对手关系,开始向极权敌国的危险方向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如果说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经决意采取系列重大举措,在众多个敏感领域发力,以阻止中国继续崛起,可能也不无道理。中美关系开始面临重大变故和严峻考验。
据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对于中美贸易战,索罗斯(George Soros)还有一个震惊四座的结论:对华贸易战将减缓美国经济增长,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最终将对中国有巨大帮助。
索罗斯表示,“我认为特朗普将大大有助于中国被接受为国际社会的领导成员,他起的作用甚至会超过中国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