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届三中全会 朝鲜的春天来到了吗?
2018年4月20日,朝鲜劳动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这个为期一天的会议注定在朝鲜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次会议传递了三大重要信息,其一,朝鲜宣告了从2018年4月21日起停止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并将废弃北部核试验场,承诺不受到核威胁或核挑衅将绝不使用核武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转移核武器和核技术;其二,宣告经济建设与核力量建设并举的战略路线的各项历史性任务圆满完成,集中一切力量使党和国家全盘工作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三,提出了《以科学突飞猛进,以教育保证未来!》的战略口号,并就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明确提出了任务和途径。
这三条拿出任何一条来似乎都是石破天惊的消息。尽管国际社会对朝鲜半岛局势有了一定的预期,但绝没有想到朝鲜做出如此大的政策调整,无论如何这都意味朝鲜半岛局势将进入一个新时代。不过,如果认真读过金正恩元旦献词,其实它早已为三中全会埋下了伏笔。
全会序曲:“三圈外交”
虽然外界猜测朝鲜政策的改弦更张究竟是由于朝鲜经济受到联合国强力制裁遭受重创还是由于朝鲜已经完成核导开发拥有绝对的自信废弃核试验场,或者这两者兼而有之,总之朝鲜的重大举措为自己留足了转圆空间。
按照常规的逻辑分析,朝鲜在采取如此重大政策调整前应当首先确认了自己的核武和导弹能力能够确保自己的安全。2017年,朝鲜密集地发射弹道导弹与进行核试验测试和完善这两项能力。从外部的评估来看,朝鲜基本拥有氢弹和洲际导弹的能力。在此情况下,朝鲜对国际社会做出停止核试验和停止洲际导弹试验承诺有充足的自信。
从今年年初开始,朝鲜逐渐调整外交政策构建对自身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了“三圈外交”的突破。首先,平壤方面利用平昌冬奥会的契机开展对韩和平攻势。彼时,韩国文在寅政府在内外政策上都乏善可陈,而朝鲜从民间体育外交到政府层面的沟通,一环扣一环,给左翼文在寅政府创造了彰显政绩的机会,显示了非常成熟的外交技巧。在奥运会后,朝鲜将两国的交流热度进一步提升,开通首脑热线,推进4月27日两国元首会晤的准备工作。
第二,朝鲜主动提升了陷入低谷的朝中关系。朝鲜在与韩国密切沟通的同时,开启了第二条外交管道。在中国两会闭幕不久,金正恩就于3月25-28日安排访华。在北京的紧凑行程中,他与习近平共同出席了多场活动,还特别参观了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成果展。在结束访华不到一个月,金正恩高规格接待了中联部部长宋涛为团长的中国艺术团,并两次与其进行会谈。这与去年宋涛作为习近平特使访朝未受接见有天壤之别。
第三,朝鲜持续与美国进行外交沟通。朝美此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直存在外交接触,随着形势的变化,媒体注意到朝鲜外相李勇浩频繁在北京转机外访。在朝鲜放软姿态后,美国对此的回应也相当积极。特朗普在推特提及美国中情局局长、候任国务卿蓬佩奥在复活节假期(祝:4月1日前后,即金正恩刚刚结束访华之际)作为特朗普的特使访问了平壤,实现了美朝真正意义上的直接对话。金正恩与特朗普可能在五月底六月初的会晤更是赚足了眼球。
应该说,朝鲜在如此短暂的4个月内完成了这“三圈外交”,彻底打破了外交的孤立,拉近了与韩国的同胞关系,巩固了中朝“传统友好关系”,缓和了与美国的对立关系,在朝鲜半岛局势中完全占据了主动,为三中全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这一切都是金正恩决策所谓“无核化”的结果。不过,这个“无核化”的承诺有多高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焦点议题:“去核”的潜台词
劳动党三中全会的公告指,在未受到核威胁或核挑衅的情况下,朝鲜绝不会使用核武器,朝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转移核武器与核技术。这其实向外界表明朝鲜是一个有核国家。另外公报还称,朝鲜将停止核试验和导弹试射,废弃核试验场。而这离真正的“弃核”还有很远的距离,比如销毁浓缩铀设施,重新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重新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完全达到安理会强调的朝鲜必须以完全、可核查和不可逆转的方式放弃所有核武器和现有核导计划等等。
当然,如果朝鲜完全达到上述国际社会给定的标准,等于自动缴械投降,将彻底丧失与美国谈判的筹码,仅凭三八线的数百名大炮无法保卫自身安全。这也与2017年9月3日,朝鲜进行爆炸当量创历史新高第6次核试验,11月29日试射可搭载打击美国本土核弹头的洲际弹道火箭等积极开发核导的激进措施彻底决裂。很难设想朝鲜半年时间内进行如此大幅度的调整,唯一可行的解释恐怕是朝鲜早已设定了核武计划完成的时间表和与对外缓和路线图的时间起点,即2017年年底。以此时间节点向前倒推,核导试验是一个渐进密集的过程。因此,2018年元旦,金正恩发表献词时就指出,去年取得的特出成果是成就了完善国家核力量的历史大业。
需要注意的是,金正恩在与习近平会谈时讲得非常清楚,他承诺按照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总书记的遗训,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不过他还强调,如果南朝鲜和美国以善意回应朝鲜的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氛围,为实现和平采取阶段性、同步的措施,半岛无核化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这其实也就表明朝鲜在核问题上的原则立场,朝鲜不会在对方没有采取同步措施的情况下,轻易放弃核导。
朝核问题的关键是朝美极端互不信任。一方是对自身安全的极度关切,另一方是对对方发展核武器的极度忧虑。从1993年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以后,历次半岛危机螺旋式的上升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朝美双方都希望自己主导的最真实意图和终极目标的实现,而双方的目标都关乎自身的重要利益甚至核心利益,而危机中间歇性的缓和只是为了获得这些利益争取时间。因此,当朝鲜完成了“历史伟业”,开始释放善意,缓和紧张气氛,那么最核心的议题也就出现了:当朝鲜以有核国家的姿态再次出现在国际社会面前时,朝鲜弃核是否有了另一种意味?
而朝美双方是否能够建立最基本的信任关系,元首会谈是否能够如预期举行,会谈是否有实质性成果并持续推进,这直接关系到朝鲜半岛局势未来的发展,它有可能导向美朝建交和半岛和平曙光的出现,也可能导向美朝继续以往对抗。这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所说,如果他发现不能从谈判桌上获得想要的,他随时都可以离开。
剑指未来:改革开放的幻影
在外部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好转之后,朝鲜劳动党召开了七届三中全会。国际媒体把关注重心集中在朝核问题上,但此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并不在此,而是聚焦于内政问题,将全党工作中心回归到经济建设上。
在不少人士眼中,此次七届三中全会可以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相提并论,认为朝鲜将学中国“改革开放”,很根本的一条就是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但事实上,朝鲜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并不在一个历史维度上。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共中央开了长达20余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彻底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路线,为三中全会统一思想。而朝鲜并不存在“路线斗争”这样的问题。从金日成、金正日到金正恩一脉相承,只有继承关系,没有否定关系。从金正恩上台伊始,就有了充分的战略考虑,核武是立国之本,经济是强国之基,核武和经济如何协调推进是他考虑的重要问题。2013年朝鲜将拥核写入党章和宪法,当时平壤的工作仍然是以核导为中心展开,此后将国防委员会改称国务委员会,其实已为未来埋下伏笔。此次三中全会仅仅召开了一天,这表明在朝鲜决策者脑海中,当核导开发业已完成时,对于工作重心的转移早已成竹在胸。无论美国是否继续实施围堵朝鲜的政策,金正恩也绝不会再次实施“先军政治”的战略甚至“核经并进”的路线了。
朝鲜并不存在所谓“改革开放”问题。在本世纪初,朝鲜就在新义州建立了开放型特区,引入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甚至还聘请中国人担任行政长官。除此之外,朝鲜还在罗先和开城分别设立自由经济贸易区和工业园区。朝鲜将罗先港两个码头租借给俄罗斯进行开发,并把连接罗先和俄朝边界哈桑的铁路铺设三轨便于俄铁运输。开城工业园区是朝韩缓和的产物,它的运营为朝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工业发展经验和经营管理思路。然而,由于国际形势和政策经常变换,这些特区并没有发挥充足的作用,投资商在剧烈变幻的政治形势中很难获得预期收益。未来,朝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后,有利于朝鲜从外部吸引资金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当然,在这其中,朝鲜需要调整自身的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确保投资商的各种权益。否则缺乏安全感的投资环境是无法赢得投资商的信赖。
近年来,朝鲜通过大力煤炭、铁矿、海产品、劳务输出等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投资有了充足的资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国内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日用品国产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居民消费也在稳步增长。今年元旦献词中,金正恩对数个经济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期待早日迎来全体人民过上尊严而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未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中朝关系。七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朝鲜不认为战争迫在眉睫,可以视其放弃了“战争与和平”的时代观,正在向“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靠拢,那么中朝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正逐步消除,未来中朝关系将会在继承“鲜血凝成的友谊”上取得很大的发展。
当然,半岛问题十分复杂,所有的难点并非朝鲜单方面调整就能获得解决,特别是核问题。中方提供的停和转换机制和双轨制思路仍是目前可见比较可行的方式,维护半岛的缓和成果,各方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