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爸爸:只让儿子读到小学,却培养出一个赴美博士和年薪过亿CEO...(组图)
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人
几乎都是看着《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长大的
对于“童话大王”郑渊洁一定不陌生
郑渊洁,图片来自于网络
除了皮皮鲁和鲁西西,郑渊洁还创造了
舒克、贝塔和罗克等家喻户晓的童话人物
他从1978年开始童话创作
一个人写了33年的《童话大王》半月刊
这还成了一项世界纪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董卿把他称作中国最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
郑渊洁在北京有10套房,不住也不租
专门用来存放小读者的来信
最多的时候,每天能收到上千封读者来信
他本人更是多次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
去年公布的第11届作家榜,郑渊洁可比郭敬明有钱的多
图片来源于:华西都市报
在国际上,郑渊洁也很有声望
他是中国第一位获国际版权创意金奖的作家
作品《皮皮鲁总动员》在11年
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十大图书之一”
与其齐名的是《哈利波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是这样一位上亿儿童心中的“童话大王”
最高学历只有小学四年级
对教育子女的理念更是一部“童话剧”
有一次,郑渊洁去一个中学做报告
讲了不到一半就被赶下来了
校长说:如果他再讲下去
我们多年的教育成果就白做了
那么,郑渊洁到底怎么教孩子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让孩子从小不叫爸爸
直呼其名即可
不仅如此,他还让儿子小学毕业后就休学
在家里上爸爸的“私塾”即可
郑渊洁对孩子的教育
看起来离经叛道,甚至是不可思议
但让无数人大跌眼镜的是
他成功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家教出了个CEO
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1983生
小学毕业后就休学,被爸爸带回家自己教
现在是年入1.5亿的CEO
郑渊洁与儿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郑渊洁要让孩子休学呢?
首先这并不是一个草率的决定
事实上在儿子上小学第一天
郑爸爸就觉出了不妥
当时儿子在班上遇到一件让他甚是不解的事
班主任大骂一位没带课本的女同学
说她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
儿子回家就问父亲,老师这样做是否正确
郑渊洁当然说不对
于是儿子就说:
“那你去说去,你不是认识学校领导吗?”
郑渊洁怕去找了校领导
班主任会因此针对儿子,就选择了沉默
因而也得到了儿子这样的评价
“我觉得日本鬼子来了,你会是汉奸”
郑渊洁儿子小时候,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渊洁觉得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崩塌了
而类似的事件依旧屡屡上演
渐渐地,郑渊洁萌生了让孩子回家学的念头
但他又担心自己教不好耽误了孩子
一直也没敢真正付诸实践
只是开始自己研究教育
郑渊洁从书店找到了市面上所有的教材
统统认真读了两遍
随即他就发现教材中的很多问题
就决心自己来写教材
郑渊洁的自编教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一共编纂了10套教材
涉及的领域非常广,除了讲数理化的
还有专门讲道德的,专门讲哲学的,
专门讲金融的,专门讲性教育的
而且这些教材都是由皮皮鲁和鲁西西串场
内容相当生动
比如郑渊洁把刑法的419个罪名
编写成了419个童话故事
让儿子可以不费力地把法律知识记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儿子小学毕业
儿子自己表示希望以后能不再去学校
因为他觉得老师对学生的不尊重
让他对知识的兴趣变成畏惧
郑渊洁也尊重儿子的想法
正式让儿子退了学
开始在家给儿子办“私塾”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氏私塾每天下午才开课
郑渊洁上午写作,儿子睡懒觉或者玩儿
别以为这样就比学校里应试来得轻松
儿子如今回忆起自己那段“私塾”经历
只有一个字:“累”
因为在家一个人听课
作为老师的爸爸说的每一句话
他都必须很认真地听、思考、消化
即便每天只是上3到4个小时左右的课
大脑无时不刻不在转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渊洁把家中的书房布置成教室的样子
最初还是请名校退休老师按着传统教材教
但后来他发现,老师们把很多简单道理复杂化
教的内容也不够广泛
于是开始改用自己编的教材
除了英语请外教外,其余都自己上阵亲自教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渊洁的“私塾”有很多独特之处
比如有“课外”课
每天傍晚,郑渊洁都会带着儿子到河边散步
找出电视上或书里的某个话题
认真地和儿子天马行空地深入讨论
比如考试都采用“逆向法”
儿子学完一章
就要自己编一张考卷来考老爸
儿子能让老爸考不及格
儿子才算及格
童话般的郑家私塾,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这样
儿子在家用3年的时间学完了6年中学的课程
郑渊洁开始放手,让18岁的儿子自己去闯
郑渊洁的教育理念是
18岁前,要什么我给什么
18岁后,我要什么你给我什么
儿子18岁以后,郑渊洁真的就再也没有管过他
没给过他一分钱,没帮过一个忙
儿子住在家里要交房租和水电费
而且跟市场价相同,折扣都没有
儿子郑亚旗,图片来源于网络
儿子郑亚旗18岁那年的第一份工作
是在超市搬鸡蛋,扛一箱5毛
此前他去面试过各种公司,然而全部失败
原因就是小学学历
一个面试官还问郑亚旗是不是残疾人
因为有北京户口,却只有小学文化的正常人
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即使频频碰壁
郑亚旗也坚信父亲的教育方法没有错
他非常认同父亲的一句话
人活着不就是经历?
你以后就算找不到工作当作家了
你也有与别人不一样的视角,能比别人写得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超市里搬了两三个月蛋后
一直痴迷电脑技术的郑亚旗
找到了份在报社网络技术部的工作
一年以后,他成为部门主管
后来凭着他对日韩动漫的研究
他认为爸爸没有好好挖掘“皮皮鲁”的价值
而爸爸又只是个只会写文章的文人
对经商理念一窍不通
于是郑亚旗和爸爸约法三章
大胆地创办《皮皮鲁》杂志
结果三个月亏得血本无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总结经验后,郑亚旗不死心地再度出发
在2010年成立了皮皮鲁总动员公司
这一次把爸爸的童话人物成功盘活
最终把“皮皮鲁”营造成了全国最强童话IP
现在郑亚旗是个家庭美满
受职员爱戴的80后CEO
如果没有这个儿子
以郑渊洁传统的运营理念
“童话大王”的传奇根本不可能继续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家私塾”有先例
当初儿子郑亚旗要休学
郑渊洁询问了很多人的意见
几乎所有人都反对
只有爷爷奶奶说可以
爷爷奶奶为什么觉得可以?
因为他们也是这么把郑渊洁教出来的
郑渊洁比自己儿子更夸张
小学5年级就不读了,回家让爸爸教
小时候的郑渊洁和爸爸,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渊洁的爸爸妈妈都是军人
郑渊洁小学是在一个干部子弟学校上的
12岁那年,语文老师出了一个命题作文
题目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而郑渊洁却觉得
鸟儿早起有虫吃,虫早能被鸟吃
所以对于虫来说,早起只会坏事
于是写了一篇《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结果老师看了,指着郑渊洁就骂
边掐手心边罚他说一百遍
“郑渊洁是全班最没出息的人”
念到第99遍,郑渊洁彻底崩溃
从课桌里拿出拉炮,“砰”一声迅速拉响
郑渊洁大摇大摆走出教室
然后就被开除了
郑渊洁和爸爸,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渊洁的父亲郑洪升把儿子领回家
对受挫的郑渊洁没打没骂
反而安慰儿子说:“以后我在家教你”
郑爸是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的教员
但并不是什么高知份子
最高学历只有小学五年级
当时的教学资料更是极度匮乏
郑家家里勉强能作为教材的
只有一本《共产党宣言》
郑渊洁也承认因为文化程度不高
所以只能写童话
然而要说郑渊洁的成功是歪打正着
和他父亲的教育没有任何关系
那也有失偏颇
郑家三代,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有几个教育特点
一直保持在郑家的“私塾”文化里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
郑渊洁的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
但特别好学,每天都会看书写字到深夜
这让郑渊洁从小对读书、学字充满兴趣
郑渊洁也是每天都要当着孩子的面看书20分钟
他觉得哪怕是做样子也必须要做
郑家三代男人每天都是4点起床
全家人没有一个睡懒觉
郑渊洁的爸爸现在80多岁
依旧保持这个作息,按他的话来说
让孩子做到的,那么自己先得做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不严责孩子
郑渊洁12岁上学被老师赶出来
15岁入伍待了四年被退伍
但郑渊洁的父母从没有认为他无药可救
反而一直在支持他,给他鼓励
郑渊洁的爸爸曾经问过他一个问题
“你写《童话大王》会写多久?”
郑渊洁回答
“只要你和我妈妈活着,我就一直写下去。”
郑爸爸于是说:
只要你一直写下去
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家不存在打孩子、骂孩子的“家规”
当然,孩子犯了错也要罚
郑渊洁最常被罚的就是写书面检讨
结果检讨写多了,写着写着就成了文章
有一次,郑爸看了郑渊洁的检讨还笑出了声
因为郑渊洁把犯错的经历描述得鲜活精彩
郑爸还特别表扬儿子有写作天赋
郑渊洁认为
人类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同类的欣赏
越是年龄小的人,越希望获得认同
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由衷欣赏
欣赏是天才催化剂,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父母从没打过我”,这点让郑渊洁念念不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
在郑家人看来
为人父的榜样作用不是鼓励后代模仿和照搬
而是刺激后代在继承中变革
郑家三代之所以后浪“推”前浪
他们从没限制自己的孩子
必须得按父母设想的道路去走
甚至愿意去冒险换取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按郑渊洁的话来说
没了压抑,就没了叛逆
按郑渊洁爸爸的话来说
儿时享有自由的孩子,长大不一样
郑渊洁爸爸的微博,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
郑家人什么都敢创新、什么都敢尝试
郑渊洁的爸爸八十岁开始学习写微博
两年多发了上万条,粉丝二十多万
这大概就是郑家教育精神最难得的地方
郑渊洁和爸妈,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郑渊洁还有个小女儿,1999年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这个小女儿和哥哥差了16岁
郑渊洁本来也不想让女儿上学,觉得自己教的挺成功
谁料女儿就是喜欢上学,吵着要去上幼儿园
那时,郑渊洁最常跟女儿说的就是
哪天受欺负了,觉得老师对你不好
就和爸爸说,咱立马不去
郑渊洁和女儿,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女儿就是对上学“有瘾”
幼儿园上得不亦乐乎,从没说过要退学
郑渊洁渐渐明白
儿子聪明好动,不适应学校的教育方式
所以把孩子领回家“家教”
可以让孩子的才能和天性得以尽情发展
但女儿正好相反
从幼儿园的表现来看,女儿喜欢上学
特别喜欢群体生活
即便教育儿子的方式成功
放在女儿身上不一定会受用
既然女儿喜欢学校的学习方式
就应该让她在学校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郑渊洁和两个孩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是,郑渊洁精心为女儿挑选小学
并十分支持女儿的学习
那时候,只要女儿没做完作业
郑渊洁和儿子就不进家门,生怕影响女儿学习
事实证明,郑家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也能很优秀
郑渊洁女儿从小成绩突出
曾是全校唯一的全额奖学金获得者
拿过30万元奖金
去年,还被美国6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
如今她的志向是:读到博士
对此,郑渊洁甚是欣慰
他说:郑家三代小学生,终于要出个博士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郑式私塾”教育都适用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在四川有一个叫李铁军的退休工人
在13年前强行把只在学校读了3年书的女儿
接回家自己教,然而13年过去
李铁军的女儿不仅性格孤僻
连初中试卷都考不及格
所以,家长永远不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真正该做地是去发现孩子
并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适才教育”
这才是我们的原则
郑家的教育模式在形式上大胆前卫
在不让儿子上学和让女儿赴美深造
表面上来看截然不同
但究其根本
其中的教育理念也不过是在遵循这一原则
与作品差不多高的郑渊洁,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