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妈自制故事书寓教于乐,中国妈狂报补习班生怕落后。中澳教育差异不止体现在这里...(视频/组图)
每个人小学时都被老师问过一个问题:
长大想要做什么?
小朋友们的回答往往各种各样:
科学家、运动员、歌手、画家、医生、宇航员、数学家......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学家、数学家这种回答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抖X网红”......
当然不是说科学家就一定比其他专业高尚,但是如果一个人本来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却没有被激发出来,于个人、于社会都未免有些可惜。
提到小孩子的教育,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澳洲,有一位年轻妈妈,因为自身对科学的热爱,非常希望能让更多孩子能 在小的时候就多多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因此,她自制了一本专门给小孩子看的科学故事书,从设计角色和情节,到插入趣味科学实验,再到绘制图画,全部一手包办。
Rina和孩子们在一起
▼
这名年轻妈妈叫Rina,是一名生物学家和大学老师,有一儿一女两个可爱的孩子。
作为一名既要照顾家庭、又坚持自己事业的现代女性,她一方面非常享受和两个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另一方面也很想让孩子们多了解一点自己的工作,想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妈妈在妈妈的身份之外,作为一名科学家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Rina在实验室里
▼
像很多小孩子一样,Rina的儿子和女儿也很喜欢让妈妈给他们讲故事书,但是Rina带儿子去图书馆时发现,给小朋友看的故事书里面很少有关于科学的内容。
国内几大儿童流量icon
▼
Rina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澳洲的小朋友们能在小时候就充分接触到科学有趣的一面,激发起对科学的兴趣,很多人都有潜力成为未来的科学家。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Rina决定自己出一本适合小孩子的科学读物——
My Mad Scientist Mummy
故事的主人公Mabel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小女孩,有一个科学狂人妈妈。
有一天Mabel偷偷跟着妈妈进入了实验室,从此发现一个充满趣味与奇思妙想的科学世界,最终成为一名小小科学家。
故事中mad scientist mummy的原型就是Rina自己,既是妈妈,又是一位引领女儿进入并爱上科学世界的导师。
Rina自己写了一手朗朗上口的儿歌
I'm a Little Scientist.
▼
不仅如此,Rina还经常举办各种线下活动,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做实验、玩游戏,领略科学的魅力。
利用小苏打和醋发生化学反应的
火山喷发实验
▼
神奇的徒手灭火
▼
自制烟花
▼
在场的小朋友们都被这些神奇的科学实验迷住了
▼
台上穿着白大褂的Rina,既是个吸引眼球的魔术师,又是深受小朋友欢迎的幼儿园阿姨,而今日哥最希望的,是有一个像她一样的启蒙老师。
想想今日哥接触到化学的时候都是中学了,一上来就被乱七八糟的化学元素表和公式配平吓到,现在想想头还痛......
如果早些时候也看到这样的故事书、上学时遇到这样的启蒙老师,可能今天就是化学家今日哥了吧!
从动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带着小朋友做实验的Rina自己,也一直带着开心的笑容享受其中,不管多少岁还是像小孩子一样被科学吸引。
只有真心热爱科学才能这样积极热情地想把自己热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希望有更多人发现科学的魅力。这种热爱估计也是Rina孩提时期,就在心里埋下了种子。
Rina的故事,离不开从小的家庭教育和个人性格,同样离不开的,是澳洲开放轻松的社会自然环境,和鼓励孩子发掘自我兴趣与能力的教育观念。
中澳教育观念差异
如果说,澳洲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那中国妈妈们一定第一个不服!从幼儿园开始,就要给孩子报各种英语班、画画班、钢琴班、跆拳道班,琴棋书画一个不落,搞得一个个小孩子比国家总理还忙...
但是这些兴趣班,究竟是为了孩子本身的兴趣,还是为了家长缓解自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澳洲人从来不拿所谓社会上的成功标准去要求孩子,他们所希望的,是孩子能快乐成长,
最终成为一个健康、幸福、善良的
普通人
仅此而已。
哪怕政府也是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
能够独立学习且卓有成效的学习者
自信而富有创造力的个人
活跃而知识全面的公民
最近,《每日邮报澳洲版》报导了一对父女的故事:
Sophie Jackson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今年上四年级。由于一些原因,她在学校的表现不是特别理想,这个期末的成绩单上得到了很低的成绩。
本来就有自闭症的Sophie看到这个成绩后十分难过,泣不成声地对大家说:“我让每个人都失望了..."
为了安慰女儿,Sophie的爸爸Shane自制了一张成绩单:
成绩单
幽默感 A
热爱狗狗 A
和男孩子打架 A
画画 A
想象力 A+
最好的女儿 A+
Shane把这份有爱的成绩单po到网上后,得到了大量网友的支持,有人直接称他为“当爸爸的大师”(Master of Dad)。
▼
“做得好!她的画画的太棒了~自闭症儿童往往有着不容易被发现的天分。”
“我女儿有学习障碍,有一天我发现了一句很棒的格言:每个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以会不会爬树为标准来评价一条鱼,它只会一辈子都相信自己很蠢。现在教育系统的弊端就是用一样的标准去要求所有人......后来我找到了适合我女儿的学习方法,她现在学的很棒。”
这张暖心成绩单,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中澳教育的差异:
中国教育,注重成绩、注重才艺、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符合社会标准的“优秀”。
澳洲教育,则可以简单用四个字概括:
以人为本
在澳洲,父母不会为孩子制造各种各样的焦虑,
“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去扫大街”这种话是侮辱。
既侮辱了自己的孩子,
也侮辱了为城市环境辛勤工作的环卫人员。
在澳洲,父母不会为孩子设立各种各样的局限,
“你看看人家XXX,你怎么就做不到”这种话是伤害。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烟火,
用一个人的短处与另一个人的长处比较,
永远有害无益。
在澳洲,父母不会为孩子安上各种各样的压力,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这种话是绑架。
没有人需要为父母而活、为社会而活,
为人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长成他们本来的样子,
而不是把孩子硬生生改造成父母自以为的模板。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澳洲对于儿童保护也相当重视。在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孩子是国家的,父母只是替国家养孩子,国家每个月给父母育儿费(也就是牛奶金),所以父母是不允许打骂孩子的。一旦情节严重,被认定为虐待儿童,甚至会被剥夺监护权。
在学校教育方面,澳洲法律在每个年龄段的教育都对师生比例有明确规定,保证每个孩子都得到应有的教育和照顾。以维州为例,在现在维州的公立中学里,每班平均学生人数为21.4,学生/教师比例为1:12.5。
另外,澳洲幼儿园的老师会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观察孩子,书面记载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observation),然后为每个孩子单独做出各种活动计划(experience plan),活动完了之后还需要反思和总结(reflection)。
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幼儿园基本都是设置统一的活动,不管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都必须参加。到了中小学更是如此,哪怕有选修课制度也很可能成为摆设,成绩成为评估孩子的唯一标准。
这样很可能让孩子过早体会到挫败感和焦虑感,而澳洲的教育非常注重鼓励和赞美。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会更开朗自信、更善于赞美别人。
今日结语:
中澳教育差异的背后,反应出很多社会因素、历史因素。
也许在数学方面,澳洲长大的孩子远远比不上国内的孩子;但是澳洲孩子出色的创造力、独立能力、运动能力、友善的性格等等,也不是多上几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
我们的上一辈,被塑造成社会主义的砖头,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根本没有时间与机会思考真正的自我。
我们这一辈,被培养成社会主义的韭菜,小时候在学校被应试教育左右,长大后在社会被成功学洗脑,焦虑完成绩焦虑房子,撑不下去想跳脱出来时只看到更深的迷茫,只有小部分幸运的人成功找到自我实现真正的个人价值。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能有机会从小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要做什么,不在社会压力下被打磨成标准的方砖,不必陷入自我认知的迷惘与焦虑。
这些难道不比考出几次第一名更难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