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供应链里中国企业众生相:被压榨、去苹果化、争上游
9月,秋高气爽,收获的季节。苹果如期进行了新款iPhone的发布会,虽然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发布会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依然是全球最吸引眼球的活动。苹果不出意外的把全系的价格提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让国产手机商们长舒一口气,留出的巨大的价格空间,已经足够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商品,一个品牌就代表一个类别,分别是可口可乐和苹果。所以巴菲特投资了可口可乐和苹果。
01
史上最贵和首发最畅销的iPhone
这次发布会,库克带来了有史以来最贵的iPhone,售价超过12000+,同时屏幕也是最大。分析师们一如既往的认为这样高的售价会影响产品的销量,苹果的股价一如既往的在发布会后下跌,当然,市场也一如既往的打脸。
在许多记者去相对冷冷清清的苹果专卖店拍照和黄牛唠嗑来论证新款手机遇冷的时候,由于合作电商网站及苹果官网的销售火爆,iPhone XS系列首发当日比去年iPhone X系列首发当日销售额增长1300%,刷新iPhone新品首发历史记录。
事实证明,如今的苹果,已经到了不需要考虑销量只需要考虑产量的独步天下的地步了。
如果黄牛会看苹果及其供应链企业的财务报表,可能就更能了解苹果手机的销售情况了。据8月份纷纷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苹果及其供应链企业的存货情况均达到历史最高值,由此判断,今年苹果为消费者准备了充足的弹药。
今年初,苹果公布了200大供应商名单,其中中国大陆27家,分别是:瑞声科技,伯恩光学,京东方,比亚迪,宏明双新,超声印刷板,依顿电子,歌尔声学,恒铭达,长电科技,金龙机电,科森科技,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美盈森,凯成科技,山东创新,上海实业控股,德赛电池,深圳富诚达,欧菲光,信维通信,深圳裕同包装,安洁科技,东山精密,豪威科技(韦尔股份正在收购该企业),欣旺达。
其中不乏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随着iPhone新品的畅销,这些企业的业绩也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02
伴君如伴虎,被淘汰的供应链厂商
新款iPhone发布后,发布了全新的iOS12,该版本新增了一个很有趣的小工具,叫测距仪。
在用户好奇的体验这款软件的时候,一家叫Yochoi的公司欲哭无泪。这家公司做的测距仪(收费软件)曾经是苹果App Store最佳工具软件之一,如今被苹果拿来主义了。
GPU厂商Imagination也遇到了类似情况类似的情况,苹果掌握了GPU的核心技术后,将供应商扫地出门然后自己做。
严格意义上讲,还有一家中国的供应商也在苹果供应链之列,它就是英国的GPU厂商Imagination。明明是英国公司,为什么要说是中国的供应商?
Imagination是全球三大GPU厂商之一,地位仅次于高通和ARM,曾经是苹果长期供应商。但是由于过于依赖苹果,导致苹果在2017年4月通知该公司15-24个月后停止供货后,公司股价一落千丈下降了七成,最终被中国私募资本—凯桥收购,如今这家公司的CEO是原紫光集团的联席总裁李力游。
目前Imagination还在给苹果供货,但停止和苹果的合作只是时间问题。被中资收购后,考虑到紫光在芯片界的野心,Imagination很可能成为紫光芯片拼图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算是找了一个好人家。
但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苹果对供应商的选择非常苛刻,稍不留神就会失宠。而被苹果淘汰的供应商,会迅速被投资者抛弃,瞬间从天堂跌落到地狱。
即便是正常给苹果供货期间,供应商其实也是压力巨大的,不要被库克的笑脸所迷惑。我们看看A股的苹果供应链企业的净利率。
(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wind)
除欧菲科技刚入围苹果供应商数据没有可比性外,几乎所有的苹果供应链企业净利率都在下降,并且低到发指,普遍在2%-5%之间,苹果通过巨量的订单带来的强大议价能力将利润留在自家后院。
西方媒体称苹果的代工厂为“血汗工厂”,其实并不夸张,这些公司不得不接受各种条件,还需要做好品控来满足苹果苛刻的要求,大多以走量换取利润。
03
两种选择,欣旺达和德赛电池
有两家中国的电池厂商给苹果供货,分别是德赛电池和欣旺达。对比这两家的财务数据更有代表性,2012年,欣旺达的营收规模只有德赛电池的一半左右。但据2018年半年报数据,欣旺达的营收已经超出德赛电池15%以上,净利润更是超过50%之多。
什么原因让两家业务差不多的公司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虽然同为苹果的电池供应商,但两家公司选择的路线不同。
欣旺达坚决的选择了“去苹果化”的路线,一方面为苹果代工电池赚取必要的利润,另一方面寻找多元化突破,在笔记本电池、其他IT电子类电池方面不断的努力,和中科院合作储能项目,甚至还尝试生产扫地机等智能设备和动力电池。以2018年半年报数据为例,公司对苹果的依赖度只有30%左右。
而德赛电池选择了跟随老大战略,据2018年半年报,公司六成以上业务是给苹果生产电池。
(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wind)
在研发支出方面,欣旺达几乎是德赛电池的两倍。不同的战略,也导致了二者不同的盈利水平。2015年以来,欣旺达的净利率都在德赛电池之上,并且对苹果的依赖度越来越低。
(欣旺达营收构成,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wind)
虽然目前很难说欣旺达的转型获得了成功,但公司已经基本摆脱了对苹果的依赖,公司的未来就有了更多的可能。
04
为什么要产业升级?
供应链最低端的中国企业们
据苹果披露的三季度(6月30日为美国会计财年三季度报表日)财报数据显示,苹果营收超过1.3万亿人民币,净利润超过3000亿人民币。
从iPhone手机的成本看,供应链企业中,韩日企业获取的利润相对较高。
以iPhone X为例(新款iPhone拆解报告还未发布),国外数据研究公司对iPhone X进行拆解,发布了iPhone X的成本报告。最贵的配件是5.8英寸三星定制的OLED屏,达到了80美元,而双面玻璃+不锈钢中框这一套下来,成本53美元,同时全新的A11处理器(台积电独家代工),由于加入了神经网络引擎等新技术,也导致其成本略微上升,达到了26美元。
而苹果的中国供应商们的利润就相对较低了,最近都公布了半年报,它们的报表盈利情况呢?
工业富联(富士康)算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了,据2018年半年报,净利润仅有54亿,这还是全部业务的净利润,其中来自苹果的应该还要打很大的折扣。
蓝思科技的半年净利润只有4.4亿;德赛电池1.67亿;欣旺达2.23亿;歌尔声学4.3亿… …
中国所有的苹果供应商,净利润加起来都不够苹果的零头。
我上学的时候,经济学老师举的例子是8亿衬衫换波音飞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如今苹果的代工厂的现状就是这个例子的升级版。
在技术较为高端的屏幕和半导体芯片领域,中国的企业还在努力。比如京东方已经于今年入围了苹果的供应商名单,提供MacBook的屏幕,欧菲科技也通过收购索尼的广州工厂,实现了摄像头技术的逆袭,从而入围苹果的供应链。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利润不高,但是中国的半导体行业的基础正在逐步建立,苹果的200大供应商清单中,除了美国企业,日本、韩国企业在逐年减少,欧洲企业已经几乎集体退出,只有中国企业在逐渐增加。
借助与苹果合作时奠定的扎实基础,再有华为、OPPO、VIVO、小米们的突破,中国的产业链集体破茧成蝶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