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给美国鹰派的一次教训(组图)
2月24日,中美结束了在华盛顿的第七轮贸易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推文,宣布谈判富有成果,称在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等结构性议题层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这是特朗普(Donald Trump)首次公开承认或认定,中美在结构议题层面取得进展,而且是实质性的进展。或许措辞有夸大之处,或许这真是特朗普认定的成果,但这绝非他身边的鹰派幕僚此前所期待的结果。如果再有幕僚表述和此有差别,那就是和特朗普唱反调。
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为代表的美国11人贸易团队,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进行了4天的谈判。在中美关系史上,还从未有如此多的鹰派幕僚集体和中国展开贸易谈判。
在特朗普会见刘鹤的过程中,各个鹰派幕僚曾相继表态,对贸易谈判进展做出评估。其中,努钦最为乐观,基本上和特朗普的口吻一致。莱特希泽强调取得进展,但也提到有障碍存在。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则表示,自己备受鼓舞。支持加征关税的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和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则认为,重在执行。
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位参加过谈判的鹰派幕僚出来表态,和特朗普唱反调。预计最近也不会有这样的声音。不过,从他们在此次谈判过程中向媒体透露的信息来看,中美在结构性议题层面依然有很大的分歧或障碍。即便是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时,莱特希泽也曾公开承认如此。特朗普当着刘鹤的面反驳莱特希泽有关“谅解备忘录”的说法,也能说明这一点。
在贸易战初期,特朗普只关心贸易失衡的问题,只要中国买点美国农产品,特朗普就会非常满意,就会说取得重要进展。后来在美国鹰派的鼓动下,特朗普也开始公开谈及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必要。但是,中国承诺的改革绝非美国鹰派所主张的改革,双方存在根本上的道路分歧。
具体而言,美国鹰派幕僚要求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停止强制性技术转让、终止国有企业补贴等市场扭曲行为、停止网络盗窃,并出台一套可行的执行机制及相关惩罚举措。
但是,数周谈判不可能让中国经济整体上经历一次重构。对于特朗普而言,他似乎更注重让中国减少美国面临的对华贸易赤字。当然,贸易失衡并非完全是中国的错,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导致的,比如美国的低储蓄率和投资力度的下滑。尤其是美国缺乏结构性的改革,也是原因之一。而且,为了迎合自己的选民,特朗普只强调中国向美国购买大豆。事实上,美国消费者和商业所需的中国商品进口一点也不会少。
一些美国媒体注意到,即便是购买美国更多大豆,很多也是由中国国有企业牵头的,更别提中国如何或何时减少、甚至取消美国所关心的国有补贴。所以,特朗普想要赢,至少在口头上会这样讲,讲给自己的选民听。
今年下半年,美国将进入2020年大选竞选状态,特朗普的内政外交也将以自己的连任竞选为中心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鹰派并没有外界所强调的那样不可妥协。比如莱特希泽这样的鹰派人物,想要以历史性的中美贸易协议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也要考虑特朗普个人的政治利益。特朗普不可能长期被鹰派或国内极端右翼裹挟。在和中国的贸易战进行到一定阶段,他也会重用主谈派。
莱特希泽等人也应该明白,如今的中国绝非昔日他击败的日本,中国也不是20多年前的日本。美国已经无法肆无忌惮地推行霸权主张,更何况当前的中美实力差距也在逐步缩小。如果美国继续按照自己制定的规则或标准,对中国发号施令,也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