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奥赛班的中国人为何输给了贪玩的美国人?(组图)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倾全国之力培养和选拔数学精英的背后,
是一种更为急迫和功力的“中国式教育”。
这其中,
有多少被灰烬埋没的莘莘学子,
就有多少等待被王冠加冕的家长......
最近,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发生了一件大事,号称是近几年最强组合的中国数学队,竟然在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简称RMM)中惨败。
最终成绩,美国代表队获得3块金牌,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最好的个人成绩是获得银牌15名,总成绩排名第6。
(2019RMM团队排名)
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是面向全球中学生的顶级数学赛事,试题难度和质量非常高,被认为是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难度最高的一项。
“天生数学好”的华裔群体基本上从不会缺席此类赛事。
在成绩上,被认为是“天生数学就不好”的美国人,自2015年起,基本揽获所有冠军。
(2019RMM个人排名)
可问题是,中国选手集体失力的场面还是头一次出现。
要知道,数学和乒乓球一样,一直是国人的骄傲。
而美国人却经常被嘲笑说人均数学水平差、科学常识普遍低。
美国人数学的确是差,单说超市找零就是一大问题:
“每次给收银员多一点零钱就是想让他找一张整的给我。然而她会用关爱智障的眼神,默默退回我多给的钱,然后再找我一把硬币......”
而美国人普遍科学常识低,更是低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据最新公布的皮尤调查显示,约49%受过高中教育的美国人不知道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重要原因。
许多人甚至认为,手机能充电是非常神秘的事情。
(不知道,不会百度一下吗?)
但就是这样一个数学素养不是很高的国家,却连续5年在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中稳坐第一;
就是这样一个民众科学常识匮乏的国家,百年间共有324人获得诺贝尔奖;
就是这样一个被认为“贪玩”、“涣散”的教育体系中,培养了微软、苹果等一些列缔造行业革命的人物;
就是这样一个天天被媒体吵得沸反盈天的国家,几乎占据了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一半以上......
(图源:微博)
这种怪象真的不值得我们深究吗?
当然,一次失利并不能否认中国数学队曾经的成绩和辉煌。
但一叶知秋,看一看社会对“数学”以及“科学”教育的看法。可以想见,这次中学数学队集体落败并非偶然。
去年2月,一道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整治校外补习培训的禁令彻底摧毁了,畅行中国30年无阻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班”。
先是“华杯赛”全国组委会暂停开赛,再是“希望杯”、“学而思杯”、“走美杯”等等一系列赛事终止。
最后,教育部连高考加分也取消了。
难道,苦了几代中小学生的数学竞赛真的会就此偃旗息鼓?
可惜,即使没有奥数竞赛,巧立名目,展开各种培训的机构也不会就此作罢。大批的拥护者又会将其他的项目拥向神坛。
一个“奥数”竞赛倒下了,千千万万个“奥数”竞赛又站起来了。
(纪录片《中国门》,图源:豆瓣)
这根本不是一个数学竞赛能背的锅,一方面,家长和学生整天哭天喊地数学难;另一方面,挤破头又要给孩子报上课外班。
不管能不能学会,先要装作一幅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样子。
(图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家长焦虑孩子前途,学生焦虑考试的时候,补习班焦虑卖课业绩的时候,我们都忽略了一个普遍缺乏的常识——
真正在数学上有天赋的人,不会靠着一个“奥赛班”学有所成,他需要的是整个逻辑思维和专业性的系统培训,这是市面上热销的“课外班”力所不及的;
而一个没有天赋,对数学无知无觉的人,也不会靠着一个“奥赛班”学有所成,他需要的是对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探索,这不是“课外班”可以做到的。
(图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长此以往下去,“聪明人”固化了“聪明人”的认知,“愚蠢人”始终认为自己技不如人。
这真的是我们所希望的“理想型”教育吗?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曾在节目中坦言,儿子曾对她说:
“妈妈,学习不是一天,是12年,连周六日也要被你们占上,人不疯才怪。”
(图源:微博)
其实,数学竞赛没有任何错,它不需要为那些贩卖焦虑的家长和机构买单。
在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初中奥数为什么这么难?”的问题,是这样回答的:
“其实,奥赛难就难在一点——毅力。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之低,能把生活这件事做得马马虎虎就算很不错了,还谈什么奥赛呢?”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才是驱使人类往前一步步迈进的重要原因。
研究的本质是兴趣,而不是“功利”。
想必大家都听过电影《美丽心灵》吧,里面的主人公的原型的就是普林斯顿数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
纳什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并且伴随他的余生,他所面对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面对这个更疯狂的宏观世界。
(著名数学家约翰纳什)
尽管,他所研究博弈论已经成为学术前沿,但纳什从来没有以荣誉为主导,去从事任何数学研究。
纳什的一生就像是亚伯拉罕献祭一样,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数学”,数学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他在笔记本上写道:“理性的思维阻隔了人与宇宙的亲近”。( Rational thoughts impose a limit on a person’s relation to the cosmos.)
(电影《美丽心灵》,图源:豆瓣)
与其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不如说是诺贝尔奖主动找到了他。
中国唯一获得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得主屠呦呦,在诺贝尔奖找到她之前,默默从事疟疾研究数十年。
在此之前,没有热点和流量,屠呦呦的名字最多是在“语言阅读理解”中出现过。
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洋背景、更没有院士头衔,就是这样以为没有任何荣誉加身的研究者,拯救了全球上万人的生命。
其实,直到今天很多中国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开出2亿一年的天价,还是请不到诺贝尔奖得主来中国开工业园区。
那请问:
17世纪罗马教廷对伽利略的审判,为什么至死都没能让他改口“日心说”?
18世界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为什么监禁数月,也要提倡科学和理性?
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前后共经历约 500 年。
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 1483年至 1820 年,判处的异端份子达 38万多人,被火刑处死的达10万余人。
为什么明知会死也不想放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为什么明知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要秉烛夜行?
同样的道理,2亿元无法让人放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只有最虚荣和焦虑的人才会选择在王冠上再镶嵌一个宝石。
遍地奥赛班的中国人,为什么最终输给了“贪玩”的美国人?
背后是整个教育系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诺贝尔奖得主买不来,基础学科的研究也买不来,荣誉和奖项更是无法用钱砸。
举国体制下的“奥赛”,终有一天会向更远的地方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