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社会主义国家 越南为何与中国大不同(组图)
第二次特金会在越南举行,新兴工业化国家越南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虽然与中国一样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但细看越南,会发现它与中国确有很大的不同。
众所周知,越南模仿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出了自己的革新开放之路。经济上双方的发展路径有很大的相似性,开放之后都实现了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工厂,不同的是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快一点,平均增长率超过9%,而越南稍慢为6.5%。政治上双方的不同或许更为明显,走上了不同的变革之路。
中越两国的政治变革有哪些不同?概括来讲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共和越共两党的组织形态有很大的不同,中共设有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权力集中到7名政治局常委身上,而越共只有中央政治局,有十几名政治局委员,没有政治局常委会(曾在2001年设立几年后废除),权力相对比较分散。
另外,在最高领导层,中共经过1980年代的分权后,又趋向权力集中,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由一人担任,到近年来更是基于克服“政令不出中南海”危机的需要而趋于集中统一领导。而越南一直有分权的传统,特别是近几年形成了“四驾马车”——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国会主席并立的领导形态,中央权力进一步分散。
第三,越南党内民主相对走的更远。以2011年越共十一大中央委员选举为例,大会确定了279名候选人,包括中央委员候选人218人,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61人,结果大会投票选出175名中央委员和25名中央候补委员,这届越共中央委员的差额选举比例达到24.6%,而中共中央委员的差额选举比例在10%以下。在最高层,越南规定,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等也可推出一个以上的候选人,只是很少执行。
第四,越南国会议员选举实现历史性突破,并越来越具有实质监督权。上世纪90年代,越南即开始推行国会议员直选,2007年在越南第十二届国会选举中,越南推行了国会议员差额竞选制度,从875位候选人当中选出500位新任国会议员。随着改革的推进,越南国会议员的作用也不再是听会和鼓掌,他们在国会开会期间可直接问责政府高官和总理,并且国会的问责和讨论由电视台进行直播。
从以上四点看,越南政改确实比中国走的更远一些。为什么越南能够在政改上不断实现突破?具体分析还是由越南本国的历史国情决定的。
与中共建政早期不断的运动清洗不同,越南建国后胡志明没有进行残酷的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清洗,越共内部的保守派、开明派一直和平共存,共同推动越南的改革发展。而开明派深受现代政治价值的影响,他们对世界政治文明的潮流有深切的认知。
为什么越南没有进行政治清洗?一方面是因为胡志明相对开明,懂得包容不同的政治观点;另一方面是因为1945年越南独立后战争不断,与法国、美国,南北越之间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越共内部也没有时间和机会进行残酷的政治斗争。再者,胡志明在1969年即逝世,其后的越共领导人没有了超强的政治权威,集体领导成为常态,也不可能进行政治清洗,因此越共内部保留了比较多元的政治生态。
此外,越南到1976年才真正统一,南越的发展经验对统一后的越南仍有较大的影响。1976年之前的南越受美国影响巨大,虽然战争不断,但在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方面南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统一后,越共对南越进行了改造,但十年后的1986年越南开始革新开放,南越原来的发展经验再次获得新的发展活力,这对越南国家的整体走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到今天,越南南部仍是越南最具开放、自由精神的地方,越南南部的领导人也更具有改革精神,可见其影响之大。十年时间,南越人的思想认知并没有被越共完全改造,革新开放后,它再次复活,成为引导越南改革发展的重要甚至是主要力量。
当然,更重要的是,中越两国国情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且面积和人口基数庞大,治理难度极大,一直以来对于政权的强大动员和整合能力有种依赖。相较之下,越南的人口和面积都远远不如中国,船小好掉头。
中国的国情与越南完全不同,这导致两国走上不同的改革之路。当然两国的改革还在路上,现在还无法判断哪种选择更合适。从探索未知的角度考虑,这是一件好事,不同的改革选择会有不同的利弊得失,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可以吸取双方的经验教训,探索更优质的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