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996是福报”遭讨伐 舆论漏洞背后法观念的缺失(图)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句自嘲,“工作996,生病ICU”近期持续刷爆中国舆论。官方媒体、企业家等也都不断进行表态。
中国官方媒体《中国青年报》的评论文章从法律方面给出了解读,“在法律意义上,996工作制的合法性显然是存疑的。它直接把加班转换为对员工的正常工作时间要求,甚至对这种机制进行话术包装,赋予其某些文化、道德色彩。比如,愿意接受的被视为工作积极、有闯劲,有梦想,而配合不积极的则可能被斥责为贪图安逸、得过且过”。
文章同时亦指出,“996”这一互联网行业公开的潜规则遭遇抵制,有两个直接原因:相关行业从业者的不满已经累积到了一个临界点;在目前经营压力下,不排除有公司变本加厉提高工作强度,从而导致员工意见反弹。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一番发言,则将舆论对于“996工作制”的讨论推向新的高潮。马云在首次谈到该工作制时表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并将自己年轻时一天12小时的工作经历开奉劝年轻员工。
客观上讲,马云此番发言,从年轻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道理;但马云身为雇主的身份,他的言论却颇为不妥,他作为雇主,并没有权利要求雇员放弃相应的按照劳动发规定而享有的相应权利。
他的态度被舆论讨伐,也在他的预料之中。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在公司内部关于“996”的观点批评声也是源源不断,和预期的一样。他也能理解这些看法,但今天的社会需要一些真话和让人思考的话,言外之意,他的观点是这个社会稀缺的实话:是站在年轻人的角度,从未来出来的视角。
梳理舆论对他言论的攻击可以看出,基本集中于道德范畴,是资本家剥削面目的一种表现。在他第二次的发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认真思考过自己的选择了没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在哪里。
针对这句话,有学者指出,马云所言法律规定并不是问题的关键,这种态度是对法律的公然侵犯。中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而按照“996”计算,每天去掉1个小时午休时间,员工工作时长高达11个小时,一周高达66个小时。
对于加班时间,法律规定每日“一般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且加班的前提是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那么,且不论加班是否经过协商,单说按每月4周计算,“996”加班时间每月高达104小时,接近国家规定上限的3倍之多。
马云的言论,也有声音认为代表了一种普遍的资本心态,是一种傲慢和自信,这种态度的实质是掠夺,是资本的嚣张。
而目前的现状遗憾的是,几乎所有对马云的反驳都停留在道德义愤上,而放过他的命门,即挑战基本法律。劳动法是劳动关系的准则和型构者,其雇员权利规范对于用人单位具有强制力。马云们利用了资源优势和工会的名不副实,这实际上是对法制秩序的颠倒。 这也反映了中国当下法观念的普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