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骂你、打你、扒你衣服、拍你裸体视频,都是跟你开玩笑的啦!(组图)
最近,有一条热搜一直被撤。
从一开始的“太原师范校园暴力”到“太原师范回应校园暴力”,最后变成“太原师范回应未发生校园暴力”。
而事情的起因是,一个名为王芝芝的女生发的一条救助微博。
说自己在宿舍长期遭到舍友李梓瑶的校园霸凌,包括但不限于:
多次被舍友用下流的语言侮辱、恐吓;
多次被偷拍换衣服照片;
多次被扒衣服,录视频然后传播出去。
在微博下边,芝芝还发了照片为据。
女生在宿舍被偷拍。
还有照片被发到QQ群里。
霸凌者李梓瑶说“好了,你们的眼福到此结束。”
其他同学附和着“色情。”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当事人,被偷拍,被欺辱,照片还被分享到群里。
你作何感想?
芝芝也不是没有拒绝,只是每次反抗无果,每一次崩溃地哭喊着拒绝,对方都无动于衷。
于是每一次被欺负过后,她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起初,芝芝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小心眼了开不起玩笑。
直到有一天,她朋友指出:这根本不是玩笑,而是完完全全的校园霸凌。
她才醒悟过来。
以前,我总以为“校园霸凌”这四个字,只会发生在那些中小学生之间。
因为,我总以为,中小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建立,越长大,应该会越懂事。
可是,我低估了人性的恶。
前阵子有句挺流行的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我想:不是大学生变坏了,只是原来那群校园霸凌的小学生长大了。
有人说,出了这么大的事,学校去哪儿了?难道就没人出来管管么?
校方也不是没有做过回应。
在事情发生当晚7点多,校方发了一条微博,说已经第一时间召集相关当事人,正在进行核查,结果会及时进行公布。
不过,仅仅过了两个小时,当事人王芝芝那条控诉校园暴力的长微博(被)删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芝芝的“澄清”:
说之前发的微博是在气头上,是我们舍友之间的打打闹闹,玩笑可能开过了头。
前一秒还说自己默默忍受了两年多,一下子变成了气头上?过激的言论?
这不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
不过,有眼尖的观众发现了,这条微博用的是搜狗浏览器发的。
而芝芝之前的微博,是用安卓发的。
而更早之前,是用手机端发的。
如此明显的此地无银三百两,当网友都是傻子?
不过,有网友调侃:不发这条“澄清”微博,可能毕不了业啊。
第二天,校方出了份公告,结果定性为:未发生校园暴力。
总结下来,学校对此事的解释是:
1. 是宿舍日常嬉戏打闹,顶多就是玩笑开过头了,不是暴力行为。
2. 没有所谓的扒衣服,也没有拍摄以及向外发布果照,视频仅发到本宿舍QQ群而已,没有扩散。
说实话,看到如此不负责任的解释,我也是呵呵了。
小姑娘被欺负得不行,走投无路才来求救,最后仅得到一句“日常嬉戏打闹”。
明明成天被下流的语言攻击,最后却被说得好像是小姑娘“开不起玩笑”一样。
嗯,敢情还是小姑娘的错了?!
还有,公告里边一会儿说没有扒衣服,拍视频,一会儿又说视频仅发QQ群没有扩散。
如此前后矛盾,确定不是再一次把网友当傻子?
不过,这也不能怪学校,谁不知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是学校一贯的作风嘛。
毕竟,出事后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有人不以为然,觉得都是大学生了,成年人之间再怎么闹,出不了什么大事的。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2016年3月27号,四川师范大学一名大一学生芦海清被舍友滕某叫到旁边的学习室,最后活生生被滕某砍了50多刀杀害。
而事后了解到,杀人的起因竟是因为:平常芦海清唱歌影响到了滕某!
看完之后,除了一句“感谢舍友不杀之恩”外,我久久说不出话来。
在网上搜一搜“校园暴力”或者“校园霸凌”等类似词眼,弹出来的结果往往让你触目惊心。
有男生打男生的:几月前,西安一名男初中生被困在学校楼梯一隅,而其他五名男生对他拳打脚踢,棍棒围殴。
有男生打女生的:去年6月,广西柳州也被爆出类似校园暴力,一名女生被两男子用铁锁狂砸。
有女生打女生的:去年3月,云南昭通初一女生在宿舍被9名同学疯狂殴打。
还有女生打男生的:前年5月,张家口蔚县一女生连续抽打着男生耳光,而一旁的同学还在高喊着耳光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报告显示:
全世界每年有将近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霸凌。
而30%被欺凌的受害者,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只有不到 10% 的受害者告诉了老师和家长。
而这些都还只是被爆出来的,据统计,校园暴力案件有个1:7的黑数(意思是,每曝光一起类似案件,有7起是未被查获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些校园暴力,只是冰山一角。
而若是问到,为什么这些人要这么做呢?
没为什么。
有可能只是你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而这一眼,便成了他的不顺眼。
有可能只是单纯的心情不好,想找个人修理修理,发泄发泄。
在校园暴力里边,“一个巴掌拍得响”是成立的。
2018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
2015至2017年,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从引发校园暴力案件的原因来看,五成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近七成也是因琐事而起。
对于校园暴力施暴者来说,生活中的每一件琐事,都可以成为他施暴的借口。
东野圭吾在《恶意》里边说过一句话:
令他害怕的,并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讨厌自己的人所散发的负面能量。
他从来没有想象过,在这世上竟然会有这样的恶意存在。
是,我知道,一般出现校园霸凌事件的时候,家长们总会觉得,不过就是小孩子们小打小闹。有什么大不了的?过不了几天就会忘了的。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2014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发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童年时遭受的霸凌,其影响可能会从青春期和青年时期一直持续到中年。
知乎上有个男生回忆起当年被校园暴力。他说:
整整十五年,在那一间我被他们殴打的教室中,他们欺凌完我顺利离开。
只有我,被无尽的恐惧困在里边,十五年都没有走出来。
要知道,校园暴力绝对不是什么小孩子打架这么简单!
如果我们宽恕这些丧心病狂的人,那么谁来为那些悲惨的受害者负责呢?
黄执中曾经在《奇葩说》里边讲过他小时候被校园霸凌的往事:
小学上学时,妈妈总会准备便当和饮料作为午餐。
可仅仅因为他小时候性格比较孤僻而已,便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
班上的同学趁他不在的时候,偷偷把饮料倒进饭盒里。
而当小执中中午很期待地打开饭盒准备享受妈妈精心准备的饭菜时,却发现里边成了一团浆糊。
或许那些捉弄他的同学早已忘记,可是,这在黄执中心里成了一个不轻易与人言的疙瘩。
而这道伤痕,也影响着他对自己人生做出的一些决定,其中就包括:“我这辈子不会生小孩。”
因为,即便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但每当看到那些小学年龄段的孩子,他还是会想起当年那段童年阴影。
他忘不了那些欺负他,嘲笑他的人,同时也接受不了当时羞怯弱小,不懂反抗的自己。
他只能像一只野兽般回到山洞,独自舔舐自己的伤口。
难怪,作家郑执会在《生吞》书中说到:
成年人的善是复杂的善,孩子的恶才是纯粹的恶。
有人说,那就反抗啊,为什么不反抗呢?
嗯,霸凌发生后,旁观者往往有一种反应。说:你为何不如何如何,这样他们不就不会欺负你了么?
这种说法,一方面来自旁观者天真的简化,一方面也是对受害者的再一次无形的伤害。
根据腾讯《看见校园霸凌:公众认知调查数据报告》,在3万6千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经历过校园霸凌,其中35.7%是受害者,24.2%是欺凌者,40.1%是旁观者。
在我们印象中,校园霸凌只有施暴者和受害者,但其实,冷漠的旁观者也是施暴者 。
《悲伤逆流成河》里边,易遥在遭受到莫须有的误会以及最恶毒的谩骂之后,她最后选择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便是自杀。
而在她准备自杀的前一刻,她的同学,还都以为不过是和她开玩笑而已。
无论是霸凌者还是旁观者,他们总是这样,容易伤人而不自知。
易遥最后指着岸上的众人说:
“你们没杀过人吧,你们今天就会知道杀人是什么滋味,你们永远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有多恶毒。”
还有,《非自然死亡》里边的那个长期被校园霸凌的男孩横山,因为多次求助无果,孤立无援的他最终想用自杀的方式,意图嫁祸给那些施暴者。
而其好友同时也是校园霸凌受害者之一的学生白井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甚至不惜将自己假装为杀手,想用网络直播的方式来向校园暴力发出宣告。
他想用自己的死来告诉全世界,他不是自杀,而是被校园暴力杀死了。
可是,这些被欺凌者自杀过后,真的会让那些欺凌者愧疚或者受罪么?
不会的!
就像剧中三澄美琴说的那样:
他们一定会转学,改名,开始新的人生,会把掠夺了你人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继续生活。
的确,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是最愚蠢的行为。
而更让人不忍看到的,是那些曾经遭受过校园暴力的人,最终也成为了施暴者。
去年四月闹得沸沸扬扬的米脂杀人案凶手赵泽伟杀了9名学生,而其背后的原因竟是校园暴力。
他说:我在米脂三中上学时,总受同学欺负,一直到现在都怀恨在心。
所以,今天我选择持匕首杀人,报复这个世界。
屠龙勇士没当成,最终却成了恶龙。
尼采说,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我只希望,如果看到孩子在深渊旁时,有人能拉他们一把。
有人说,校园本应该是充满阳光。
我只希望,不要让那些被霸凌的孩子,在最阳光的地方,背负着一生的黑暗。
持德者昌,持力者亡。
愿,你的青春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