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19.4°C-21.2°C
澳元 : 人民币=4.7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地震专家称成都地震预警系统:只是一种信息收集,而非减灾(图)

2019-06-18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目前地震预警技术已很成熟

而地震预测的技术还未解决,还是世界难题

地震专家称成都地震预警系统:只是一种信息收集,而非减灾(图) - 1
6月18日凌晨,抢险队员在四川长宁县双河镇葡萄村8组倒塌房屋搜救。图/中新 

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警系统成为公众热议的对象。

不同于地震预测,地震预警是指大震发生后、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而产生的时间差,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周边区域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

此次长宁地震中,包括成都高新区在内的四川多地使用的预警系统被称为ICL预警系统,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Institute of Care-Life)研发,于2011年正式开始运行。

当年4月,ICL系统首次成功预警。减灾所的官网称,该系统平均响应时间、盲区半径、震级偏差等关键核心技术均优于日本,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使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成都高新减灾所所长王暾表示,ICL预警系统在可靠性上超越了日本;响应时间方面,ICL地震系统只需要6.2秒,日本却需要9秒;而在预警盲区方面,日本达 30 公里,中国仅有21公里。

王暾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本次地震中,ICL预警系统提前10秒向宜宾预警、提前43秒向乐山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对主震后的余震,包括6月17日23时36分四川宜宾市珙县5.1级地震,6月18日00时29分四川宜宾长宁县4.1级地震等均成功预警。

据王暾介绍,汶川地震之后,ICL预警系统已连续预警了50次破坏性地震。

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则认为,从减灾的角度来说,很难说这50次预警是真正成功的。

孙士鋐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预警系统有很多种类型,包括海啸预警系统、烈度速报预警系统,工程预警系统等。ICL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工程预警,工程预警有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要避免重大灾害事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说这个地震预警技术已连续预警了50次破坏性地震,但50次里没有一次是成功预警了重大灾害事件。比如,预警的地震烈度可能只有Ⅱ度或Ⅲ度,是没有必要预警的。“这就好像你突然叫停一辆火车,但你预警的震动还没有火车本身行驶过程中的震动大。”

地震烈度指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是判断受灾情况的重要依据。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3度为“少有感”,4度为“多有感”,室内悬挂物会轻微摆动;5度为“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日本预警系统被触发的警报阈值就是烈度为5度。

而对于ICL预警系统而言,学校预警接收终端的触发阈值一般白天设定为烈度3 度,夜间为烈度4度。手机App的用户可以自主设置烈度阈值,页面中给出的预警策略建议是白天2度,夜间3度。根据系统规定,达到烈度阈值的终端都发出地震预警警报或提示,没有达到烈度阈值的终端按要求不发出地震预警。

此前,王暾曾表示,地震预警对民众有四个作用:逃生、避险、安定人心、告知。“烈度在6度或者以上的区域,预警起到了逃生的作用;烈度在4.5到6度之间,房子未必倒,但是家具会晃动,成功的预警就起到了避险的作用;烈度3到4.5度,家具也不会摇晃,不太需要避险,预警能起定心的作用;烈度2到3度时,则告知大家有一个轻微地震,但不必太关注。”

孙士鋐表示,预警系统的认证非常关键,即定位它到底针对什么。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为例,整个城市都建立在曾经松软的湖泊区上。这个地区本身少有地震,但如果墨西哥沿海发生较大地震,会经过二、三百公里传导到墨西哥城,面波的周期也会有一个放大作用,所以墨西哥城的预警系统主要是针对沿海地区发生的七、八级以上的地震。再如北京,北京房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所以即便地震烈度达到6度,也不会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北京的预警系统需要针对外围可能发生的重大地震进行预警,像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达到了7.8级。

“目前为止,中国任何一个预警系统其实都没有真正起到减灾的作用,” 孙士鋐认为,王暾所说的“成功预警”,只不过是一种信息收集,而非减灾,所谓预警成功就是要起到减灾实效。“你要亮出你减轻了什么灾害。”

据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于2014年发布的中国首个地震预警蓝皮书,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王暾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说:“汶川地震时,如果有预警,可以给北川31秒预警时间,青川55秒预警时间。若有这些预警,可以减少死亡2至3万人,即可以减少30%的人员的死亡。”

据了解,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王暾博士创建,为民间机构。由其牵头成立的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得到了四川省政府的授牌,是西南地区首个省级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地震部门合作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已经延伸至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已成功预警芦山7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52次破坏性地震。

但他也指出,目前地震预警技术已很成熟,而地震预测的技术还未解决,还是世界难题。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后来的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都没有被预测到。

地震专家称成都地震预警系统:只是一种信息收集,而非减灾(图) - 2
6月18日,安置在长宁县双河中学的居民一大早喝上了武警宜宾支队官兵们熬制的热粥。图/中新 

四川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在震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今年,四川全省将基本实现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此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在全国投资是18.9亿,其中,对四川的投资占比为1/10, 大约有1.6亿。四川省政府也高度重视地震预报工程,去年,从九寨沟地震灾后重建资金中专门批复了6605万用于在重点地区开展地震预报。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是依托震中附近的密集地震台网,在震后数秒内快速估算地震影响范围和程度,抢在破坏性的S波和面波到达目标地之前发布警报的覆盖全国的地震预警系统,该工程于2009年开始预研究。已于2015年获国务院批准,2017年2月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

2016年,成都高新减灾所在其官网上发文,耐人寻味地叙述了一场论证会。

文章称,2016年11月17日,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请对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有关问题进行重点评估的函》的要求,中国国家工程咨询公司(简称“中咨公司”)组织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技术方案论证会》。论证会上,成都高新减灾所和中国地震局双方各自从建设责任主体的角度,阐述了与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的相关原则和思路。

成都高新减灾所认为,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应该采用经过实际地震公开检验的技术方案,项目主要经费应该以服务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为主要内容,应该实践中央制定的管干分开、放管服政策,避免中国地震局的地震预警项目(首都圈、兰州、福建省、广东省东北部等地震预警项目)被验收却不能服务社会的案例再次发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Suzen杨
Suzen杨 2019-06-18 回复
对的,大家理性看待
晚点未定
晚点未定 2019-06-18 回复
希望救援人员平安,希望受伤人员人数降低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