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品牌换了个中国老板,让它收入暴增至100亿(组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运动市场都是被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运动品牌巨头占据。安踏、李宁、361度等国产品牌一度陷入发展困境。不过好在调整及时,得以重回快速增长通道,并对国外的品牌形成强有力的挑战。截止到2019年10月份,安踏市值达到2000亿港元已超过了阿迪达斯,成为仅次于耐克的全球第二大运动品牌。
根据最新的业绩显示,2019年上半年安踏实现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40.34%。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绩,与斐乐的出色表现密不可分,其收入65.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9.9%,贡献企业总收入的四成以上。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知名运动品牌斐乐(FILA)。该品牌是由意大利一对叫斐乐的兄弟创立的,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去年品牌在安踏的接管下销售额暴增至百亿。
最初的斐乐主要业务是做家庭纺织,上世纪70年代时,品牌开始多元化策略,先后开发了高尔夫、网球、健身,瑜伽等系列产品,由此也奠定了世界著名运动品牌的中坚地位,被认为是艺术的代表、奢华的典范。
然而拥有如此盛名的斐乐,在二十世纪末却几乎已近走到破产的边缘。先是被美国运动品牌SportBrand收购。不过由于管理经营不善,销售额不断下滑。随后斐乐又被韩国人正式接管整个品牌,百丽则得到了品牌在华的经营权。
频繁易主加上经营不善,斐乐在华市场日趋边缘化,两年间就亏损约4000万元。由于短期内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以及当时行业不景气等原因,百丽决定将这块烫手山芋甩掉。接手的正是安踏,十年前他们以3.32亿元的价格得到了斐乐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经营权,并希望借此打开中高端运动市场,打进一二线城市并开启多品牌策略。
接手之后,安踏CEO丁世忠对斐乐的品牌定位做出了调整:不再去挑战阿迪达斯和耐克,而是将消费目标聚焦在年轻人群体,打造成为时尚运动品牌。与此同时,他们逐步向经销商回收店铺经营权,耗时三年几乎收回所有的门店。从总部到零售端采取全扁平化管理,并坚持在一二线城市开设新店。
双管齐下的改变,让斐乐业务开始扭亏为盈,并持续五年保持增长,成为安踏近年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国内市场发展最迅猛的运动品牌。在日前公布的安踏第三季度运营数据显示,斐乐的零售金额同比上涨50%-55%,今年营收将有望再破百亿。
起死回生后的斐乐更趋年轻化。还签下王源,黄景瑜,马思纯为全新代言人,这标志着斐乐将全面主打20岁至30岁的年轻消费市场。截至今年上半年,安踏的门店总数达到了10223家。其中,斐乐门店数目共有1778家,比去年同期净增540家,平均下来每天开出1.4家新铺。
其实除了斐乐以外,近些年安踏相继收了很多海外的运动品牌。目前集团已形成专业运动、时尚运动和户外运动,等多品牌群组,涉及综训、跑步、滑雪等8大领域。得益于此,安踏的营收连续六年保持着20%左右的增速,稳坐国内体育品牌龙头宝座。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集团也在加速国际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