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5日 27.1°C-31.0°C
澳元 : 人民币=4.54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2019-11-15 来源: 凤凰WEEKLY 原文链接 评论7条

人这一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是人死了,钱还没花。

人这一生最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什么吗?

是人活着,钱没了。

10年前,春晚小品《不差钱》,赵本山和小沈阳发表的“人生痛苦论”一度风靡全国。

电视机前的人们,先是为赵本山的幽默,而忍俊不禁;在笑过之后,又因切身相关的“金钱”而笑中带泪。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1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2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3

不过,真实的生活比小品还更加残酷。

比“人死了,钱还在”、“人活着,钱没了”更残酷的是“人死了,钱也没了”。

而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不同的中国家庭中上演。

“60%的人,将60%的积蓄,都用在了生命的最后28天”。这是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出的数据。

冰冷的数据背后,不仅是大病致贫的现状,更是每一个挣扎在生死和金钱两极,无奈地只能认命的家庭。

30岁之前,拿命换钱、30岁之后,拿钱换命,早就在人们言谈的戏谑里,成为了默认的事实。前半生为了买房买车奋斗,后半生为了救命卖车卖房,也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病房里,走廊上,甚至医院外,人们大喜大悲、隐忍和崩溃的背后,藏着最真实的中国。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4

视频里,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人,因为父亲的病情,蹲在街边掩面而泣。

他边哭边说:“我特地来这里哭,家人在,我回家不敢哭。”

01

掏空一个中产家庭

只需要一场流感

曾在朋友圈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两万多字长文,密密麻麻的记述了在岳父患上流感后,直接导致的一个中产家庭的动荡。

文章内容过于真实,引燃了中产人群的集体焦虑。

作者是个在北京生活,事业有成的中年人。有房有车有投资,手头还有几十万流动资金,放之全国,都是稳稳的中产之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底还算殷实的家庭,一场流感竟让它变得风雨飘摇。

文章中,作者的岳父患了流感,老人家觉得没什么,小病小痛小感冒,挺挺就能过去。结果没想到,病情到后来越来越严重,老人住进了ICU。

很多人,可能对ICU还不太了解。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进ICU的病人,也被称做危重病人。

而百度词条对于危重病人的解释: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5

进ICU不仅意味着病情严重,对于家属来说,ICU还意味着天价支出。

“ICU的费用,大概每日8000-20000元”

“不行就要上人工肺,人工肺开机费6万元,随后每天2万元起。”

“人到了这个时候,前半辈子赚钱的重要性就出来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估算了家里所有的理财、股票卖掉,再加上岳父岳母留下来养老的钱,理想情况下能撑30-40天。

至于40天以后呢?

“如果在ICU要呆很长时间,只能卖掉北京的房子。”至于房子卖了,老婆孩子怎么办?住哪里?完全不敢深想。

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28天,只花光60%的积蓄,放在这家人身上,都显得像是上天恩赐的幸运。

为人子女,在这种力尤未尽之时,几乎不可能选择放弃治疗。但ICU的持续治疗同样让人深感绝望,因为可能要支出的开销,是个无底洞。

作者也清楚的知道这一切:”如果钱花光,女儿、夫人、岳母和我自己以后就扛不住任何的冲击,再有人生病,ICU的门都进不去。”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6

丨电影《我不是药神》里,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吃了三年的药,家里的房子吃没了,家也被吃垮了。

而回到现实,拖垮一个家底殷实的中产家庭,只需要一场流感。

在这篇文章下,有网友深有所感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岳母被查出胃癌晚期,在上海最好的三甲医院做了手术,因但最后还是癌细胞扩散,经过了多次的化疗也没有用,最后在医院去世。

这位网友写到:我们都是普通的公司职员,没有那么大的经济能力,但是从岳母开始手术到最后去世也差不多花了20多万,最最悲哀的是钱都花了,人也没有留下来。

回到文章,作者的岳父最终也没能被抢救回来。

作者的妻子不甘心的嚎啕大哭:“他才60岁啊,刚办完退休手续,啥福也没享。”

作者拒绝了来自自己母亲提出的金钱援助,还劝解母亲,活着有钱就要抓紧花,别给ICU。这里一天就是你一年紧巴巴过日子的全部开销。

没有说出口的,都是不值当啊。

02

无产家庭:放弃治疗的男人

唐学军没想到,迎接自己40岁的,是一封医院的诊断报告。他被查出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想要根治,需要更换骨髓。

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就医三个月的他,几经犹豫,还是决定转院。

一方面,他的病除了等待合适的骨髓,再无治愈方式;另一方面,住省院的支出对他的家庭来说,就像一块悬在头顶的巨石。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7

为了丈夫的救命钱,唐学军的妻子几乎尝试了一切可能的方法。

给都市频道的记者求助、联系当地的社会救助部门、在村里挨家挨户募集捐款、让孩子去学校募集捐款...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8

正月里,唐学军的儿子,15岁的唐钱勇就带着箱子,开始了挨家挨户募捐。类似乞讨的经历,让身处少年敏感期的男孩,感到了自尊心受挫。

大人们围成一圈,或劝慰“这是救你爸的命,谁愿意上别人家啊”。还有人劝着让唐钱勇去找校长,去学校组织一场募捐:“你爸爸现在这个情况,你还怕丑(怕丢人)。”

镜头里的孩子,一直低着头试图躲避镜头。他沉默寡言,对拍摄者提出的问题,回答里总是带着尖锐的倔强。

直到拍摄的最后,角落里的孩子才示弱的说出“自己的心都要痛死了,因为看到有人在拍,他看到爸爸的情况,觉得很伤心。”

而这句话,也只是少年母亲哽咽的转达。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9

从省院转到市院,病床上的唐学军嘴里一直在叨叨:

“输血小板只能维持生命,等待骨髓又没有自愿移植的,至少也要四五十万。别人说六七十万都治不好,你哪有那么多钱治啊。”

“反正是这个病啊,反正是治不好,越治就越把钱用光了。反正啊,想接回去。”

其实,身处病房的两人谁都清楚,这病啊,拿钱砸就能治好,但关键是家里没钱。

后来,唐学军转到邵阳医院又等了四天,还没等到血小板,和妻子商量,最终回家等待。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10

对于一些家庭,在生命的最后28天里,人们不得不在权衡中,做出保全家庭的艰难的抉择。

但无论如何,活着的人还要好好活着。

03

一人大病,全家判刑

在搜索引擎上,关于因病负债家庭的求助不在少数。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11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12

诸如此类的事件,救助,在社交媒体上也从未断绝。

知乎上有篇回答,不是高赞,也不是神回复,只是赤裸的真实。

答主叫雨瞳,她的外公外婆、两个舅舅,还有父母,都在东北某央企工作。

有一年,外公确诊鼻咽癌。

自此后10年,她目睹了3个子女的家庭,从小康滑落至贫困线。

她的小舅,请长假带着外公全国奔波,只为就医。大舅为了赚钱,申请到中东工作。她妈妈做后勤,用三姐弟的名义,向单位借钱。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13

外公的病拖了2年。

他走后,3个子女家底空空,负债累累,很多年没缓过来。

直至今日,雨瞳工作了,拿工资了,还在帮妈妈还债。

后来,她妈妈常对她说,以后自己若患重病,不要治。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一旦有人生场大病,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医疗费用,基本上一个家就垮了。

老中小三代人,一人重病,全家连坐。即使多年衣食无忧,大病面前,都可能一夜回到解放前。

04

“只要活得够久,就一定会得癌症”

早年间,台海网曾做过调查:若母亲重病,你肯花多少钱?

调查共计400个样本,84.13%的市民表示,他们愿意“用尽资产”,来挽救母亲。其中还有65.08%的人,不惜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这是个明知终会“人财两空”,却还想做的选择。

马未都说过:“当你的亲人得了绝症,你所做的选择都是错的。”

大病,像悬在家庭头上的剑。剑落下,便是一场金钱与命运的较量。

据卫生部数据,人一生患癌几率,高达36%,而罹患重疾的几率,为72%。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14

在“一场大病,就能消灭一个中产家庭”的下坠焦虑里,人们活的毫无安全感。

生活如同风浪中飘摇的小舟,我们耗尽全力,或许勉强落个安稳。

只是,安稳是假象,人生多无常。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229.6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13秒,就有一人因癌症而死。

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癌症真相,人只要活到够久就一定会得癌症。

在关于癌症的真相的演讲上,曾在美国最顶尖药厂参与多年抗癌新药研发的李治中说道:癌症发生最大的风险因素,不是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而是寿命。无论男女,当超过5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就开始指数性地上升。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15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现在在世界上排在约70位,而全世界癌症发病率最高的20个国家,几乎全部都是欧美的发达国家。

换句话说,只要你活的够久,你就一定会得癌症。

在人均活到40岁都是奢望的古代,想出现癌症普遍化实在是有难度……。

加之其他疾病,人这一生,罹患重病的概率不低。

大病如果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发生在亲人、朋友身上。我们难免要面对这一天,面对那个可怕的选择。

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切莫中国式讳疾忌医,能不去医院就不去医院,小病成大病,一查就是晚期。

重视自己的身体,预防大于筛查,大于治疗。

而关于疾病,我们根据网友@小蔡妈,三甲从医二十余年医生的分享整理出了6条建议:

1、45岁之后,每年小检一次,每5年大检一次,有问题要随访的按医生要求老实检查,不偷懒。55岁之后,大检间隔时间要更短。

2、保险非常重要,不要吝啬这些钱,保险是大病兜底的保障,如果经济可行,商业保险尽可能选择保额高的。

3、年过60退休,要提前理智地为身后事做准备。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妻四个老人,他们还有两个孩子。

4、医院的ICU治疗选择,要有个止损原则,提早做好个人承受的限度并写成文件作为遗嘱一部分。如果能够沟通,请学习国外,做选择第一人是病人本人,家属服从病人意愿。

4、平时健康生活,安排好中年往老年行进的计划,甚至包括晚年购买三甲医院边上的房子住,小一点没关系。

5、要相信医生,你越相信医生沟通越好,医生会透露更多的带有情感的信息提供参考。

6、尽可能的多赚钱。

残酷的中国:从中产到无产,只需得一场病(组图) - 16

也许中产和无产之间、小康和赤贫之间,只隔一场病。但别让穷病成为你的人生绝症。

关键词: 医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相关新闻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7)
严肃人生
严肃人生 2019-11-17 回复
闭嘴!不能说中国的不好!
Michael619
Michael619 2019-11-16 回复
韭菜就是被收割的命运!
越减越肥的小肥
越减越肥的小肥 2019-11-15 回复
有钱,治病,没钱,认命!
花少奶愛花老爺
花少奶愛花老爺 2019-11-15 回复
不管怎样 还是要热爱生活 好好活着。
Yaway颖
Yaway颖 2019-11-15 回复
合理赚钱,别拿生命开玩笑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