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运动,睡眠不足,伤心.... 心源性猝死,离我们并不远(组图)
11月27日,高以翔突发心脏病被紧急送医的消息,引起了全网的关注。
根据媒体消息,他当时正在参加一个综艺节目录制,时间是深夜,录制的都是高强度活动。
近两个多小时焦虑的等待后,最终医院方面确认,高以翔因为抢救无效而去世。
在官方声明中,他的死亡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这让粉丝、媒体和无数网友无比震惊和心痛:
今年才35岁的他,看起来非常健康,平时工作也都很认真。
无论是家人粉丝还是普通观众,谁都想不到他会因为这样的原因突然离开。
现在,有无数人正在讨论节目组的活动、对艺人们的行程安排是否合理;
高强度的综艺项目、连续十多个小时一直到深夜录制、超负荷工作,是否都和高以翔的突然离世有关。
与此同时,也有无数人围绕心脏病展开讨论: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头号致死疾病。
其次,才是癌症。
在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中,心源性猝死又是最常被人提及、也最让人猝不及防的。
的确,我们的确无法预知意外会何时来临,在突发疾病面前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
为了珍惜脆弱的生命,我们只能从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去维持自己的健康。
但是,怎样的生活方式才算是健康呢?
到底哪些日常生活习惯,正在伤害我们的心脏?
最近,来自澳大利亚的心胸外科医生Nikki Stamp博士就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大家解释了几个极容易被忽视的和心脏健康相关的知识。
每一点,都值得每个努力生活工作的社会人,牢记于心。
【超负荷工作,真的会让身体垮掉】
超负荷工作对心脏的影响,是平时看不到,但危机时刻非常致命的。
2015年时,哈佛医学院就有一篇关于过度工作的研究报告,标题非常言简意赅:
“只有过度劳累的人才会英年早逝”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有大量科学依据的。
根据医学杂志《环境与职业》的研究报告,每周工作超过46小时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高。
长时间的工作、久坐会导致血压升高,随着时间的流失,会损害心脏和动脉,并导致心血管疾病。
同时,长时间的工作带来的压力, 会让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增加,
这是一种警报激素,会让我们的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在极端情况下,会让人产生胸痛、心绞痛、呼吸急促等状况。
这就是心脏病的症状,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可以先通过深呼吸让身体放松,症状明显时可以拨打求救电话。
【突然的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身体不适时,过度运动会让身体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和心律升高,引发心脏骤停,进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所谓的“过度运动”,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很容易达到:
比如,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参加一场激烈的球赛,对未经特殊训练的普通人而言,就已经是超负荷了。
所以,在决定“好好地锻炼一番”前,一定要注意自己是否能承受。
尤其是超出平时运动量的活动,更是要谨慎。
运动、健身习惯的养成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犹不及的过程,慢慢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偷懒”,而是要保护心脏。
【睡眠不足,真的会伤害心脏】
虽然短期看来,承受一点压力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但随着时间流逝,压力最终会侵蚀人的心脏健康。
Nikki医生表示,“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会使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承受更大的压力,身体会释放更多皮质醇,从而导致我们的血压升高,长此以往就会损害心脏。”
美国心脏协会曾指出,每晚睡眠时间低于五小时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冠状动脉中钙离子的增加,这是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也会大大增加心脏病、中风、猝死的风险。
同时,有研究表明,失眠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是睡眠正常的人的1.8倍。
所以,不要熬夜,好好睡觉,避免心脏受损,并不是一句“无用的废话”。
【伤心过度,真的会引起心脏问题】
努力生活的人,谁没有过伤心事?
但为了继续工作、为了现实生活不被打乱,因为感情伤心的成年人往往会强打精神,忍住心痛,继续工作。
不过,在Nikki Stamp医生看来,遇到了真的让自己很伤心的事情,停下来休息一下并不是矫情,而是真的对心脏健康负责。
“有人会问,人真的可能因为伤心过度而死吗?简而言之,会的。
在医学中,伤心过度而死的现象对应的病症,叫做应激性心脏病(takotsubo cardiomyopathy),或者是压力诱发性心肌病。
其中的原理,大致为人的极端情绪会导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激素大量释放,从而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并产生积压,限制心肌细胞的重要血液供应,进而导致心脏病发作。”
所以,如果真的遇到了特别心痛的事情,停下手中事情,让自己缓一缓不仅仅是对心理健康负责,也是对心脏负责。
【短期极端节食不仅会让减肥更困难,还会有损心脏】
极端节食减肥的方法,不仅可能会让之后的减肥变得更困难,还会有损心脏。
牛津大学临床医学研究者Jennifer Rayner博士的项目组,组织了21名体重超标、需要控制饮食的志愿者,记录了他们在迅速节食,也就是每天热量摄入低于800大卡期间身体的变化。
最终的数据显示,在节食一周后,参与者的胰岛素水平、胆固醇水平、血糖、血压水平的确有改善,体脂率平均下降了6%,内脏脂肪率平均下降了11%,肝脏脂肪率平均下降了42%。
但是,这些减少的脂肪,并没有体内循环后通过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而是释放到了血液中,被心脏吸收。
这导致心脏脂肪率平均上升了44%,并且心脏功能显著恶化,包括心脏向人体泵血的能力也有减弱。
所以,在2018年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介绍了这项研究结论后,Jennifer Rayner博士也通过媒体建议大众:
患有心脏病的人对于节食这件事要格外谨慎,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病情恶化。
同时,也建议体型在正常范围内的朋友,不要为了减肥采取极端的节食方案。
因为可能看起来瘦了,但心脏却承受了我们看不到的负担。
【不必要的保健品,会加重心脏负担】
看了那么多人突然生病的例子,很多为自己健康担忧的人会选择吃保健品保健:
没时间运动、没时间好好睡觉、没时间好好吃饭,花点钱买点保健品方便省事地养生,应该没错吧?
但实际上,在心脏外科医生们看来,这种补充并没有必要,反而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元素,已经满足了身体的需要。
像是维生素C,从橙子中获取要比从保健品中获取容易得多,还可以顺带摄入纤维和水分。”
所以,现代人最需要的不是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补品,而是记得那张很无聊的“营养金字塔”。
好好吃饭别挑食,比没什么补品都强。
在此附上中国营养学会2016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不用恐惧茶和咖啡,适量摄入并不会影响心脏】
最后Nikki补充的一点,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意外:
“对于喜欢咖啡的人来说,好消息是,茶和咖啡并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对心脏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研究已经明确否认了“咖啡致癌”的说法。
同时,权威医疗学术中心梅奥诊所也撰文明确过,对于大多数健康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400毫克以下的咖啡因是安全的。
这相当于4杯速溶咖啡的咖啡因含量,或者10罐可乐,2瓶能量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青少年和孕妇,以及患有失眠、头疼、排尿不正常的人而言,应该尽量避免摄入咖啡因。
同时,咖啡因饮料不应该和酒精混合摄入。
戒烟、戒酒、维持健康的饮食、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习惯(每周五天、每天30分钟左右),减少生活压力、保持充足睡眠、定期体检…
这些都是人们常常听到、但又总是忽视的健康建议。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大部分心脏疾病,对于包括心源性猝死在内的心脏病,也有降低风险的作用。
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从这些短期看来没有影响和效果的生活细节,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