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10日 25.1°C-29.9°C
澳元 : 人民币=4.54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BBC:“发哨人”引发反审查战, 中国人用创意接力反击

2020-03-12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次视察武汉,当天外界开始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是否接近尾声,同时一篇关于武汉医生的文章在中国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反抗言论审查的“骚动”。

3月10日早上,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国《人物》杂志在网上发布3月刊文章《发哨子的人》,主人公是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全文以对她的采访回顾了她从疫情之初到现在两个月的经历与感受。

这篇文章发出后不久便被删除。中共高强度的舆论管制之下,这次删帖遭遇了始料不及的反作用,国网民像接龙一样,用各种版本让文章一次次起死回生,与背后强大的审查较力。

网民反审查的“狂欢”

从昨天开始,这篇文章仍然在以不同形式在中国网络上“复活”。一些自媒体曾试图转帖原文继续传播,但帖子很快都被删除。之后网友开始用不同版本尝试接力,先后出现了倒排、侧排、繁体字、英文等多种形式,不断被封之后,网友开始发挥更大创意,通过甲骨文、颜文字、摩斯密码、火星文、盲文等不同方式,不断挑战审查底线。

BBC:“发哨人”引发反审查战, 中国人用创意接力反击 - 1
图片版权SCREENGRAB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方可成向BBC中文指出,这种网友接力的创造性传播使得传播变成了一种仪式。“仪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连接共同体,让共同体内部的成员看见彼此,形成公认的价值规范。”

发哨子的人

《发哨子的人》格外引起关注的地方在于,文章首次公开,艾芬是“吹哨人”李文亮医生发出的“SARS冠状病毒”检测报告照片的拍照人。除此之外,艾芬还向记者披露了关于疫情初期有关部门反应的一些细节,包括医院及上级部门对信息的刻意压制。

文中提到,艾芬在12月30日时接到一份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检测报告,上面写有“SARS冠状病毒”。在一位朋友向她问起后,她把报告拍下来发了过去,之后这份报告在武汉医生们手中迅速流传,转发的人当中就包括李文亮和几位被训诫的医生。

之后艾芬被医院领导批评,有上级部门主任指责她“没有原则没有组织纪律造谣生事”,她被要求向其他同事传达指令,不准再提肺炎的事情,哪怕是自己的丈夫也不能透露。

“我做错了什么?我做了一个医生,一个人正常应该做的事情,”采访中艾芬称。

BBC:“发哨人”引发反审查战, 中国人用创意接力反击 - 2
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谈李文亮落泪:医生以后讲真话不会再受罚

文章称,虽然感觉情况十分危险,但由于上级坚称情况可控,“没有人传人”,她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越来越多,传播区域的半径越来越大”。

艾芬与李文亮同在武汉中心医院工作,迄今为止这家医院在新冠疫情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截至目前已有4位医护人员因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中国《财新网》报道称,这所医院已有超过230人感染,医务人员的感染比例和死亡人数列武汉各医院首位。

“中心医院的代价这么大,就是跟我们的医务人员没有信息透明化有关,”她在采访中称。

“如果这些医生能够得到及时的提醒,或许就不会有这一天,”她说,“作为当事人的我非常后悔,早知道有今天,我管他批评不批评我,‘老子’(我)到处说,是不是?”

“这次的事情更加说明了每个人还是要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因为要有人站出来说真话,必须要有人,这个世界必须要有不同的声音,是吧。”在这篇疯狂传播的文章中艾芬这样说。

时机犯忌

BBC:“发哨人”引发反审查战, 中国人用创意接力反击 - 3

图片版权XINHUAImage caption有网友评论称,这篇文章本身内容并不敏感,被删主要是因为“时机犯忌”。

在信息过滤十分严格的当下,这些信息很快点燃了公众的同情与愤怒之情。但激发更多不满的,是这篇文章不断被转发同时又不断被封杀的现实。

《人物》的原文发出不到半日便被删除,而同一上午习近平开始了他的武汉之旅。有网友评论称,这篇文章本身内容并不敏感,被删主要是因为“时机犯忌”。

除删帖外,《人物》杂志本期出刊也受到影响。这篇文章是该杂志3月号的封面文章之一,许多民众试图通过网上订购等方式获得本期实体书,但一些商家告诉BBC中文,出版社已经通知供应商“可能会修改封面或者其他内容”,原本已经定好的封面与内容现在均需“待定”。

公开资料显示,《人物》杂志主办单位为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是中共及中国政府政治、意识形态书籍的官方出版社。

疫情以来一直关注舆论审查情况的网络群组“2019肺炎疫情新闻赛博坟场”创建人Hannah Yeung对这篇文章被删并不感到意外。她对BBC中文表示,这跟之前李文亮相关信息被全网审查的原因一样,“两个都是会引发重大舆情的新闻,而且指向的是对于系统的问责”。

她对BBC称,疫情以来的敏感话题通常都与可以吸取的教训、中国面临的体制性问题以及官员不作为等问题有关。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百年树袋熊在雪梨
百年树袋熊在雪梨 2020-03-12 回复
网管删贴忙 逼得网友个个都才华横溢
不吐不快
不吐不快 2020-03-12 回复
我能说脏话么?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