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4日 21.7°C-23.8°C
澳元 : 人民币=4.56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华人戴口罩遇袭,当地留学生口述:我们不是弱势群体(组图)

2020-03-27 来源: 21财闻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3月17日,一则赴英中国留学生因佩戴口罩遭到当地居民袭击的消息传遍网络,当天晚间,警方开始介入,并于3月22日将嫌疑人逮捕。

“亚裔面孔戴上口罩多多少少都会遭遇过带歧视或怀疑的情况。”目前还在英国留学的菲菲这样告诉21Tech,当时的事件发生地距离她所租住的公寓不到一公里,这件事随后引起了校方、警方甚至当地政府的密切关注。

不过就在几天后,发生了一件暖心的事:菲菲与同学出门觅食,在路边遇到一位流浪汉对她们笑着说,“希望你们安全、平安!一个月前的新年快乐(这里指祝福农历中国新年快乐)!”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去了。

“我们会发现,在当地个体差异非常大,即使是流浪汉这种常被忽视的群体,都会对我们非常友好,而且当地政府和警方都很支持我们勇敢反抗这种歧视甚至袭击的行为,所以我相信只是个案。”菲菲表示,她所在的南安普顿大学已经停课,留在英国的留学生都基本选择自我封闭在公寓里。

“其实英国整体挺好的。不过我希望留学生们这次的行动可以被当做一个样本,今后在面对当地不平等对待时,华人要勇于站出来,警方和政府都会站在我们这边。”她如是说道。

身在异乡但心系家国,随着疫情中心的转移,通过发起募捐并购置医疗物资,在英留学生们还希望为全球抗疫献出一份力。这是他们的抗疫故事。

与政府、警方联手对抗歧视

因为文化差异等历史原因,在英留学生共同面对着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到底该不该回国避一避?如果不回国,怎么面对少数当地人的歧视问题?

现在,对于不回国遇到歧视怎么办,菲菲已经有了答案——不要犹豫,立即报警。

前面提到的袭击事件的确发生了影响较大的冲突,菲菲了解到,事情是由当地“童党”(指性格反叛、不服管教、无心向学的少年)挑起,他们以“借口罩”为由接近中国留学生,在被告知没有多余口罩后,开始挑衅。事发地后来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童党”家长也到了场,双方发生了一些肢体冲突,在报警后大约35分钟,警察到达了现场。

第二天,南安普顿华人协会会长组织当地警察和相关学校学生召开了一场线下直播会议,旨在解决问题,并答疑解惑,菲菲也在现场。

“沟通后我们发现,在国外一旦上升到歧视是很严重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大的文化差异。”菲菲反思道,当地警察跟留学生强调,遇到任何歧视一定要报警,即使在公交车上遭到辱骂也要报警。

“因为当地的公交卡都是实名制,所以报警后警方会很重视,用心用力都可以查得到。报警就是需要让这些人知道,歧视是会受到惩罚的,不能越来越嚣张。”菲菲回忆道,当天警方还与南安普顿大学进行了沟通,校方即时发布了邮件安抚学生情绪,这让留学生们感到安稳。

当晚,菲菲制作了一份问卷,得出结论,绝大部分当地留学生当前最担忧的问题就是:害怕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且希望警方和政府都能够公平对待、对此严肃处理。潜台词还有,若不严肃处理,恐怕未来会影响到这里的留学率甚至经济发展。

当地华人协会在其中的推动作用非常重要。事发第三天,在协会牵线下,部分留学生见到了当地市政府负责人。他对着镜头表态:在英国,有法律保护遭受歧视的受害者,政府非常重视此类事件,会展开严谨的全面调查。“每个人不论来自哪里,都会得到公平和平等地对待,我们的法律会保护每一个人。”

之后两天,犯罪嫌疑人均被抓获,一些遭遇歧视的留学生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日子平静了下来。

“这几天我手机快被打爆了。”菲菲感慨,真是坏事传千里,但也希望更多海外华人知道,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是当地的弱势群体,当遭遇歧视甚至更严重的对待时,华人需要团结起来、大胆发声,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强势对抗不公正的风气。

在这次应对歧视事件中,留学生就通过与华人协会的紧密联系,让当地政府和警方都对此高度重视,从而让事件得到了快速解决,也得到了多方的支持表态,是一个值得所有海外华人借鉴的处理范本。

据报道,在了解到前述事件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也向当地政府、警方和校方提出交涉,要求其依法保护中国留学生的安全与合法权益,惩办肇事者。

 不想“千里投毒”,而是“投桃报李”

随着海外疫情的扩大化,有人决定留下,但也不少留学生选择了回国暂避风头。回国的留学生却因入关国内后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而一度被网友戏称为“千里投毒”。

这让留学生们觉得很冤。事实上,随着疫情暴发点的转移,海外华人们一直在抱团尽力协调参与物资支持工作。

在今年2月得知国内医疗物资告急后,菲菲和同学们开始计划募捐并购买相应物资,南安普顿华人协会共同推动了这次募捐。

“会长是我们学校的教授,他带着我们一起去学校附近的中餐馆一条街募捐。因为疫情影响,不少餐厅自己都捉襟见肘了,但大部分商家还是很愿意支持我们,很感人。”菲菲回忆,找完“自己人”后,华人协会还号召了当地教授圈子乃至警察参与,最后募集到了1万英镑。

募集完毕后就是紧锣密鼓地物资采集,志愿者团队中有熟悉医疗资源的同学沟通过很多渠道后找到了资源。不过由于不甚熟悉当地的物资捐赠要求和工作流程,留学生们走了些弯路,等采购完所有物资,已经快到2月底了。

“我们向国内捐赠了2台高级呼吸机和300套防护服,结果差不多也在那个时候,疫情开始在英国暴发。”菲菲说道,当时募捐还剩下了1000多英镑,所以大家想着再用这些钱采购一批检测试剂盒,反向捐赠给本市医院。“我们当时跟协会讨论,想投桃报李。他们很支持我们,我们也是懂得感恩的。”

虽然伦敦封城暂时阻碍了运输,但这周内这批检测试剂盒也会送达南安普顿市。

华人戴口罩遇袭,当地留学生口述:我们不是弱势群体(组图) - 1

附图:留学生捐赠检测试剂盒予南安普顿市现场,提供者:留学生骆菲菲

“这么做并不是图什么,但在网络上看到接收方的感谢后,我们对接的同学很感动。”菲菲回忆道。

华人戴口罩遇袭,当地留学生口述:我们不是弱势群体(组图) - 2

英式抗疫的人本关怀

英国疫情不断加重后,政府在近日要求统一于3月20日关停餐馆、电影院等营业场所,高校则是在此之前陆续开启了复活节假期。

3月13日,菲菲收到来自南安普顿大学副校长的邮件,告知校委会决定将本学期提前一周结束,学校即日起停课。在假期之后,学校仍然会正常开放,并按照政府要求在线上教学。不出意外的话,学校计划在4月20日开启夏季学期。

在忙于赶论文的这段时间,菲菲收到了不少来自国内家人和朋友的反复问候,但就她感受来看,形势并没有那么恶劣。

虽然海外朋友对待“是否戴口罩”与国内的文化观点完全不同,但学校特意在公共场合挂牌普及了这种差异产生的根源:亚洲人会在空气污染后选择佩戴口罩出门,这是一种文化习惯,并非佩戴口罩就是病毒携带者。

华人戴口罩遇袭,当地留学生口述:我们不是弱势群体(组图) - 3

学校在公共场合解释为什么亚裔学生习惯戴口罩,拍摄者:留学生骆菲菲

疫情造成的物资短缺现象基本已经解决。“之前几天我走了好几家店都买不到鸡蛋,昨天赶早去了超市才抢到一篮子鸡蛋。”菲菲表示,在伦敦宣布封城后,去超市补货晚了就容易扑空,但现在超市基本能够做到快速补货。

“Ocado(英国在线超市)通知说线上运输量暴增,所以关闭了网上订货需求,专注线下补货运输,我觉得这种安排很合理。”她分析道,线上购物一贯对老年人不太友好,但这类人恰恰是新冠疫情的易感人群,把运输力专门收回到线下用于补货,可以保证更多老年人相对容易地买到物资。

此外,超市还会在每天早上预留一小时作为老年人群体独享的采购时间,在此之后其他购买者才被允许进入采购。对于面包等日常用品,超市还实行了限购政策,以期尽可能达到公平。

口罩并没有那么难买,当地的中国超市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当然即使是亚马逊平台的口罩也不可轻信。

据菲菲了解,在宣布关闭餐厅后,当地还向中餐厅营业者承诺,停业期间由政府发放其员工工资,税费减免,且根据店面大小,每个店面最少补贴1万英镑。外卖就成了这期间的一类额外收入,原话是“反正商家收入损失不大”。

“我暂时还不打算回国,想再观望一下后面的情况。”菲菲坦言,针对这个问题,留学生们之间有过讨论,也确实听到有同学因为在回国的飞机上前后座有确诊病例而被迫隔离。

机票价格也很夸张,目前回国都需要一次以上的中转,销售平台上的机票价格从2万到6万左右不等,全部航程时间(加中转时间)基本在30-50个小时。考虑到航程中部分航班随时可能被取消,有时候还要同时多买几种机票。

“身边有朋友回国时戴着N95口罩,穿着防护服和纸尿裤,很夸张的样子,但大家其实都是这样。”菲菲盘算了一下,假如从英国当地出发开始计算起,几经中转落地国内后,基本上平均需要30-40小时都在路上不断倒腾,入境还要经历几小时的检验检疫过程,其间艰辛带来的免疫力下降反而更容易被病毒感染。

“这是一笔风险账,我们很多选择留守英国的留学生会觉得,反而选择回国可能风险相对较大些。”她这样总结。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Jenny weng
Jenny weng 2020-03-27 回复
自己买不起口罩,还不许别人戴口罩,西方的民主,自由何在
ohoKELLY
ohoKELLY 2020-03-27 回复
理解!思维方式不一样,如果澳洲人在国内不戴口罩,一样会被保安拿下…
江小多不多
江小多不多 2020-03-27 回复
虽然是自由国度,但不允许健康人戴口罩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