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7日 20.1°C-22.8°C
澳元 : 人民币=4.54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新冠疫情不会在今年消失,华裔学者预警秋冬季第二波病毒侵袭(组图)

2020-05-06 来源: CC周刊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事实上,美国科学家一直认为,新冠病毒不会在今年消失,而第二波疫情,很可能在秋冬季到来。

2、对于病毒,我们最有效的武器是预防,更直接地说是疫苗。但在全球性的疫苗竞赛中,有一个更糟的可能性,至今几乎没有一个学者正式讨论过:那就是如果COVID-19疫苗不成功,或者没有在二至三年内成功,我们该怎么办?

3、无论怎样,新冠疫情依然是自世界第二次大战以来,对人类影响最严重的事件,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破坏到底也多严重,还要看接下来事态的发展。 疫情过后,它 考验着各个国家,各个社会形态精英们的智慧和勇气。

4、作为一个家庭,保护好老弱的父母,少聚会,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这将是一个新常态。与之同样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工作,让家人能衣食无忧。防止感染的卫生习惯不但需深入人心,还必须列为像不能酒后驾驶一样的法律法规。

美国疫情高发地区无症状感染者

是确诊人数的至少20%?

隔离关闭了一个多月的美国开始从5月1日逐渐开放了。尽管毎天的新増COVID-19病例还在3万以上,死亡人数也在2000上下高峰平台波动,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那滚动上升的病例数。各州抗议隔离的呼声开始慢慢高过急诊室医护人员的呼吁。那句曾经动人的呼唤 “We stay here for you and you stay home for us” 渐渐的成了一种记忆。刚刚开放的海滩上,人潮涌动。

做为一名医生,我希望更多的人留在家里更长的时间。但是我明白,活下去,意味着许多。随着隔离导致的超过20%的失业率,美国政府疫情救助,集中在发放救济金和免费食品。而“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工作”口号声,随着那些“誓死捍卫”宪法赋予的自由权力的抗议民众,走进美国一个又一个的州政府和市政府大厅。

同时,科学家们发现有高达20%至50%的“无症状”感染者。而高发地区COVID-19特异抗体检验阳性率从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三十,一次比一次的拉高。由此看来,曾被感染的人数,远比RT-PCR核酸确诊的高几倍到几十倍。

纽约COVID-19 的感染率,现在预测少则是百分之几,多则百分之十几。而世界上没有进行严格隔离的瑞典,感染率早已经达到20%以上。据说,很快就会升到60%以上。以此类推,世界上被感染的人,不是现在核酸检测阳性的三百多万,而可能是三千多万,甚至更高。而当数字超过了一定的临界值后,COVID-19已经是离弦的箭,必定会感染更多,在人群中生活并传播下去。

直到有一天,我们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疫苗,病毒传播才能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或许如同2003年的非典疫情,最后会在人群中消失。然而,也很有可能,像毎年的流感,经过一定的变异之后,毎年来一次或大或小的流行。

事实上,美国科学家一直认为,新冠病毒不会在今年消失,而第二波疫情,很可能在秋冬季到来。日前,美国国家传染病研究所主任福奇博士在华盛顿经济俱乐部做交流时称,如果研究人员到秋天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疗法来对抗新冠病毒,美国秋天的疫情可能会很严重。新冠病毒不会从地球上消失。传染病专家正在通过观察其他国家的新爆发,比如说已开始进入较冷季节的非洲南部,来了解这种病毒的行为。不可避免的是疫情将再次返回,甚至可能永远不会消失。

新冠疫情不会在今年消失,华裔学者预警秋冬季第二波病毒侵袭(组图) - 1
■ 在密歇根州的示威者。他们要求复工的诉求吸引了各种各样的人。但不包括正在救治新冠患者的医护人员。

人类必须面对一个更糟的可能性:

如果疫苗在今年或者明年没有成功,

我们怎么办?

人们一直希望和寻找着“消灭”COVID-19方法。如我们所愿,被誉为“人民的希望”的瑞德西韦经临床三期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对COVID-19有效,近日刚被美国FDA批准用于COVID-19缺氧性肺炎的治疗。在欢呼之余,人们对其效力还是感到不满意。但事实上,对于生活在宿主(人)细胞内的病毒,有药能抑制病毒却不损伤其所在的人体细胞,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病毒不是细菌,它藏在我们的细胞里;而细菌通常是生活在人体细胞外,有特殊的细菌包膜,容易找到所谓“特效药“。目前,尽管有无数的药物用于COVID-19, 除了支持和对症治疗外,经三期随机临床研究(病人用药组,对照组随机分配)的科学原则证实对病毒本身有效的治疗药物,目前只有瑞德西韦。尽管这样说会让许多人不服气甚至生气,但科学就是科学,未被证实之前,我们无法断定有效。

对于病毒,我们最有效的武器是预防,更直接地说是疫苗。几十年前,天花,小儿麻痹症等病毒,威胁了人类成百上千年,疫苗让我们根除了这些病患。而乙肝病毒疫苗在中国的引入和推广,也拯救了上亿的国人免受乙肝祸害。如今,国际上几十家公司,企业的研究人员正夜以继日地研究和开发COVID-19疫苗。然而,这些疫苗要注射在几十亿的健康人,包括我们自己的毎个孩子,父母身上,其安全性,有效性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虽然理当快马加鞭,但弯道超车就让人不放心!因此,疫苗用于民众,最早也是2021年的事。问题是,2020还有夏天,秋天和冬天;而疫苗2021年是否成功还不得而知。在全球性的疫苗竞赛中,还有一个更糟的可能性,至今几乎没有一个学者正式讨论过。那就是如果COVID-19疫苗不成功,或者没有在二至三年内成功,我们该怎么办?!

这种先例从前已经有过,从爱滋病,登革热,到腺病毒感染,我们至今没有疫苗。我们明白,社会不可能锁上几年。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日常生活常态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对感染者的追踪,隔离,在家工作和购物,远程会议,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娱乐等将成为新的常久的模式。防止感染的卫生习惯不但需深入人心,还必须列为像不能酒后驾驶一样的法律法规。

美国实际死亡人数可能在8万到10万之间,

而实际感染人数会在上千万,

科学家已在为第二波疫情的到来拉响警报

同时,倍受争议的由欧美一些国家提出来的“群体免疫”的方法,可能会变成一个不情愿的现实。也就是说,在二、三年左右的时间内,百分之60到70%的人口被感染而产生免疫力,从而抵抗新的传播。如果这样, 这将是个人类的灾难,将有上百万,甚至千万人病亡,尤其是老年人,病人,还有贫困地区的人们。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怕,就闭上眼睛说它肯定不会发生。只有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能有所准备,立于不败之地。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但是也不能让它象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我们行动起来!

当COVID-19感染高峰时,我们不得不停下了所有的脚步,让道给抗疫。但是别忘了,病毒不会消失,至少不是在2020,而我们还要生活,还要同时去面对其它的疾病。以3亿人口的美国为例,每年有近300万死亡,80万(近1/3)死于心脑血管疾病,60万(近1/4)死于癌症,17万人死于车祸等外伤。而每年流感的死亡人数也在五万上下。

到目前为止,COVID-19在美国已经有1百多万的确诊,近7万多人的病死。据有关学术单位预测,到今年8月,最后的死亡人数会在8万到10万之间。而实际的感染人数可能会上千万。实际上的病死率(包括无症状和没有检测的人)可能会在1%上下。目前的资料提示,它是一个比普通流感传染性和致病性更强的新型病毒。但是,尽管感染的面更广,但实际的病死率并没有目前统计的6%左右这么高,因为漏诊的人数还很大。但是无论怎样,它依然是自世界第二次大战以来,对人类影响最严重的事件,其对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破坏到底也多严重,还要看接下来事态的发展。

与其相对应,如何抗疫,全球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原则和行动。它应该超越政治,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因为,只要国门不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民生贸易需要与富国和穷国交换资源,资金,商品,科技和人员,而病毒便随这些交换乘虚而入,阻也阻挡不住。而中国断崖式的阻断病毒,在民众没有任何免疫力的情况下,面对外来的冲击和感染,怎样避免功亏一篑?

新冠疫情不会在今年消失,华裔学者预警秋冬季第二波病毒侵袭(组图) - 2

病毒不会在今年消失

我们需提前做好应对秋冬季第二波疫情的准备

中国从武汉封城以来,全国进行了世界上最严格有效的隔离,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将COVID-19控制了下来,堪称一个壮举。然而,对于一个在全世界严重蔓延的高感染性病毒,中国目前依然是危机四伏。

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国人认为抗疫“上半场在中国,下半场在外国”。而现实却是中国抗疫上半场刚刚结束,现在是中场休息,下半场是否更加惨烈还不得而知!现在绝不是庆功的时候。而如何应对第二波疫情,靠的是科技的力量。

首先,我们要用血清学技术和流行病研究方法,查明武汉传染病流行的程度和传播方式,谁是易感人群(除了已知的老年人,心肺、癌症患者),确立优先保护的人群和最有效的保护方法。不能满足于现状和现在的知识,要做到更加有的放矢。因为经济需要开放,不可能继续把所有人像从前一样“锁”起来。隔离的人群需要更精准,方法更有效,更容易实施。因为这下半场,不会只是两个月。也许要一年,或者更长。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认真总结在本次疫情治疗中的经验和教训。少唱赞歌,多做批评总结。这是一个新的病毒,前期治疗过程肯定错误不少。需对有效临床药物进行回顾性研究,找出最佳方案,避免各种不良治疗后果。加强临床科研的落实,避免一拥而上做各种实验,最后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结果。

新冠疫情不会在今年消失,华裔学者预警秋冬季第二波病毒侵袭(组图) - 3
■五一黄金周假期,广州的大街上稠密的行人。只有他们佩戴的口罩,仍在提示着无处不在的危险。

对病毒迁徙相对应的基因突变有个明确的分析和预测,并对今年秋冬季第二波有个疫情的预测和准备。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于疫苗研发的持续有效性进行评估。同时,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目前,我们预先接受了一定会有疫苗的假设,只片面强调疫苗要快,而不强调疫苗的有效性,低估了制作疫苗的困难度和所需要的验证时间。

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第二波疫情有个预案,建立特别专家行动委员会,设计方案,对策,对各项工作需要落实作战计划时间表,负责到人,奖惩分明,到时候验证成效。

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而这次病毒对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冲击,不亚于又一次世界大战。一百多年前的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死人数是一千多万,但随之而来的大流感(俗称西班牙流感)却感染了五亿人,当时人口的三分之一,病死人数高达5千万到一亿。而那一次大流感,绝大多数病人死于感染流行后的第二个冬季。而这一次,许多流行病专家已经多次预警2020年冬季的第二波COVID-19高峰。美国CDC主任福奇博士甚至认为,第二波袭击可能会比第一波更惨烈。

新冠疫情不会在今年消失,华裔学者预警秋冬季第二波病毒侵袭(组图) - 4
■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城镇绥芬河的一个防疫检查站。中国的部分地区仍处于防疫状态。

而更让人担心的是,疫情过后,国际政治,经贸的对抗和撕裂的加剧,考验着各个国家,各个社会形态精英们的智慧和勇气。2020年,我们不得不学会与COVID-19和由此而来的局势“与狼共舞”。作为一个家庭,保护好老弱的父母,少聚会,勤洗手,戴口罩,用公筷,这将是一个新常态。与之同样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工作,让家人能衣食无忧。

而生活还要继续,国门总要开,生意总得做,而随之而来的各种冲突和危险,终将无法完全避免。今年的五月,花依然按季节盛开,尽管我们中的许多人,一直被锁在家里。

对于大自然,世界并非离不开你,没有人类,天空,大地,江湖依然美丽。当你走出笼子,请记住,你只是大自然的客人,远非它的主人。

让我们学会尊重大自然,学会相互理解和包容,用科学的方法,去迎接下一个挑战!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