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冲突:印度手中到底有什么“西藏牌”(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印边境冲突加剧,“印度打西藏牌”一说浮出海面。中国一直强调西藏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印度手中到底有什么西藏牌呢?
在西藏问题上,中国的“底牌”一直亮明,但印度方面立场似乎模糊,引起外界对其“底牌”猜测。
2020年中印边界上发生了自1962年边境战争以来最严重的多次冲突。而在下半年的冲突中,印军由藏人组成的“特种边境部队”(SFF)曝光。
此外,一名藏人军官在冲突地区丧生后,棺木不仅覆盖印度国旗,还覆盖了象征西藏独立的雪山狮子旗,令外界关注印度是否在西藏问题上的立场又发生了变化,媒体上质疑,印度是否要打所谓的“西藏牌”。
印度的民族主义媒体发声,敦促印度政府利用西藏问题施加外交影响、加大外交压力。
中国一直强调,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历史上,大英帝国对西藏的影响也曾让印度手中掌握实实在在的“西藏牌”。不过,这些资源优势都已经在过去半个世纪逐渐消失。
回顾北京和新德里双方与西藏关系的历史,或许有助于理解中印边境冲突的渊源。
丹增尼玛的棺椁上覆盖了三色的印度国旗和西藏传统的“雪山狮子旗”。
跨越边境的藏族历史
西藏是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今天如同分割北京和新德里的天然屏帐。世界屋脊之上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
据中外历史学者考证,远古早先的藏民部落也经历了分分合合的错综复杂的历史,在中国唐代时期曾形成吐蕃帝国,疆域及下属国向南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北麓现今印度、巴基斯坦的很多领土,向北向东包括青海全部、甘肃大部、以及现今的新疆、宁夏、陕西、四川、云南省部分区域等辽阔地区。而现属印度的拉达克等藏区在清朝初期还是西藏的藩属国。所有这些地方至今还有藏族人居住。这也就产生了后来所谓的“前藏”、“后藏”和大藏区等不同说法,跨越了中印目前的边境。
(2017年)四川藏族民众庆祝藏族传统节日。
吐蕃王朝及后来的西藏王朝发展出独特的西藏文化,不仅与中国的汉族、蒙古族、满族进行经济文化政治和宗教交流,还与现今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印度有多方面联系。比如藏文书写的来源是古印度的梵文书写,而蒙古帝国官方的蒙古文则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任命吐蕃法王八思巴为国师后制定的。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是1947年独立的,在大英帝国于一百多年前统一南亚次大陆之前包括数百个独立的王公国,分布在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南亚各国,曾对西藏宗教文化发挥重大影响的古印度人物来自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北京的千年联系
中国将西藏视为其“核心利益”。北京强调自唐朝吐蕃时代藏汉双方已经通过王室间的联姻、会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最终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基础。那时候,欧洲还处在中世纪,英格兰尚未出现,更没有后来的美利坚。
十三世纪中叶,西藏正式归入中国元朝版图。之后尽管中国经历王朝兴替,中央政权多次更换,但西藏至少一直在名义上处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到了清朝初期,除了政治经济管辖,更要求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的册封需要得到北京首肯。
但北京对西藏的实际管辖自从大清帝国末期鸦片战争后不断失控:彼时,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在南、沙俄帝国在北都对西藏产生了巨大的欲望,并开始从东方和西方不断入侵蚕食政治腐败和经济衰落的大清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极大地影响了西藏。
拉达克的藏传佛教寺庙。藏传佛教由现今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印度等地的古印度传入藏区。
但在西藏与北京的传统关系日渐衰微这段时间里,即使政权更替,北京都没有放弃对西藏的主权。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成立,各地清军反叛朝庭宣布独立,驻藏清军被驱逐出藏,藏地开始出现闹独立的运动。但中华民国合法继承清朝,就是因为民国成立前已经宣布,它是汉、满、蒙、回、藏等民族为一体的共和国,不是仅代表汉人的政权,并以五色旗为国旗,将西藏为领土一部分写入宪法。
中国方面强调,民国政府的立场,后来得到了被认为是近代西藏独立开创者的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同意。后者对西藏被大英帝国两次军事入侵但清庭腐败见死不救深恶痛绝。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民国内战不断之时,在英国人帮助下启动西藏军事经济现代化进程,但对英属印度试图完全控制西藏一直予以抵抗。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发动昌都战役,击溃藏军主力。1951年西藏方面代表进京与中央政府谈判,签订和约,解放军18军进藏,藏军逐步改编为解放军,中印边境历史开启了新的一页。
英属印度在西藏的特权
一百多年前,大英帝国凭借如日中天的国力,在全球扩张。英属印度通过和平通商和暴力战争,同时与大清帝国和沙俄帝国展开了对西藏的争夺。除了直接在1888和1903年发动过入侵西藏的军事行动外,也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度发挥了巨大影响。
藏族精英如同清末民初内地其它各族精英一样,对大英帝国的先进军事经济科技和文化知识产生了向往。一些西藏贵族将自己的子女送往英国等国留学,比如后来成为西藏历史人物的龙夏·多吉才杰(曾为留英学生领队),强俄巴·仁增多吉,阿沛·阿旺晋美等等,退而求次者则在英属印度的英国人开办的大学留学。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为西藏地方近现代政治、经济、军事各领域现代化的中坚。
曾经在清朝时期抵抗过英军入侵的十三世达赖喇嘛领导的政教合一政权,自民国建立后,在英国人的指导下按英国模式建立了相对现代化的藏军,邮政,货币等体系,英属印度利用战争和开埠通商,从金融经济上主导了藏区发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50年代,比如50年代早期西藏占据主导地位的货币仍是印度卢比。
达赖喇嘛、班禅喇嘛上世纪50年代在北京与毛泽东、周恩来与刘少奇合影。
印度1947年独立后,全面继承了大英帝国在西藏留下的一切遗产,包括当时西藏的邮政、驿站、电话、电报系统。即使是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18军进驻西藏后,印度仍还在西藏一些地方有驻军和租借地,享受着当年大英帝国留下的特权,至1955年才将有关物资出售移交给北京。
改变边境实力的交通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直至1950年代青藏、川藏、新藏三大公路通车之前,今印度东北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明显优于中国,以至于喜马拉雅山南侧道路平缓的西藏与英属印度之间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比与内地之间的往来更加便利。
上世纪50年代,西藏对内地贸易交通仍主要依靠借道印度,北京政府派员入藏通常需要取道印度。据称就连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解放军使用的不少粮食和物资还是要提前借道印度运抵西藏。而内地与藏区自古交流仅靠穿越天险的茶马古道,交通极为危险,从四川或青海进藏靠人畜驮行艰苦跋涉,没有半年时间难以到达。
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青藏铁路2006年通车,改变了中印边境的实力对比。
自从1950年18军进藏开始,一直到1954年才修建成内地与西藏第一条可以通行汽车的公路川藏公路。1954年又修建了可通行汽车的青藏公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和工程建设能力的提高,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青藏铁路2006年通车,彻底改变了中国内地与西藏交通不便的状态,更改变了中印边境的实力对比。
印度对西藏态度的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立后,印度1950年予以承认。但双方随即开始了就印度在西藏特权和边境等问题长期坚苦的外交谈判。
印度媒体称,1954年印度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领土。但这种求同存异并未持续很久:1959年,尼赫鲁同意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当时西藏部分高层贵族等藏人逃到印度,为流亡藏人打开大门。中印交恶,边境紧张持续升级,1962年边境战争爆发,印度受辱。印度随即加大对流亡海外的藏人支持。
但这种支持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似乎总有摇摆。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诺不允许藏人在印度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换取中国承认印度1975年出兵吞并的清朝藩属国锡金王国是印度领土。
中国政府于2005年正式承认了锡金为印度一个自治邦的既成事实。
达赖喇嘛的兄长嘉乐顿珠在在1980年代访问北京会见习仲勋。嘉乐顿珠认为在印度干预下,流亡西藏失去了自1959年达赖喇嘛流亡以来同中国谈判达成协议的一次最好机会。
印度会打西藏牌吗?
但印度政府多年的宣传让很多印度民粹主义者认为,中国吞并了西藏并占领了大片印度领土。不过,印度对流亡海外藏人的支持似乎是非常有限的。
英国《每日电讯报》2019年曾报道称,流亡海外的藏人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对《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印度》一书的作者辛格说,“在2014年习近平访问德里同莫迪举行会谈的时候,我要求同他(习近平)会面。习近平主席同意了,但是印度政府对会见的态度十分谨慎,所以那个计划没能实现。”
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加剧和媒体上出现“印度打西藏牌”一说之际,曾担任印度外交国务秘书(即印度外交部副部长)的印度战略学者希亚姆·萨兰认为,印度手中并不存在所谓西藏牌。
他说:“就像印度的许多怪异幻想一样,这不会给中方造成任何真正的痛苦,反而可能加剧北京(对新德里)的不信任和敌意。与对手谈判时,绝不应该在对方拥有更大分量和利益的问题上挑起对抗。”
近期,印度采取了多项针对中国的经济限制措施,但是,BBC国际媒体观察部的南亚资深分析员Sachin Gogoi说,没有迹象表明,莫迪政府的西藏政策有明显改变。
他说,或许莫迪政府并不完全信服,中国似乎并不在意在国际间面临的“扩张行为”指控,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挑起西藏问题是否有效。或许,德里不愿亮出“西藏牌”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和北京的关系可能会转向。推翻(对中国)APP的禁令可能不难,但是,如果改变了过去70年几乎一直保持一致的西藏政策,短期内恐怕很难再逆转。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