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14.4°C-16.8°C
澳元 : 人民币=4.72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美系统性竞争开启 谁能抢占经济先机?(组图)

2021-01-18 来源: 德国之声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2021年是中美“系统性竞争”的正式开始。西方可能还蒙在鼓里,但中国政治精英早已把这种压力列为议事日程的重头戏。享有疫情复苏经济红利的北京能否打响这头一炮?

中美系统性竞争开启 谁能抢占经济先机?(组图) - 1

(德国之声中文网)2021年是习近平提出的"两个一百年"中的一个,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1921-2021)。按照以习为首的中共的决定,在中共一百周年期间中国应该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今年也是第14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但更重要的是,2021年是中国与美国系统性竞争的正式开始。 换言之,今年也是是中国国家主义的经济与西方自由经济"马拉松跑"的一个新起点。可能西方还蒙在鼓里,但从北京设计的政策来看,中国政治精英已经把这种系统性的竞争压力作为议事日程的重点。而对北京来说,今年这头一炮能否打响,也多少能预告了谁有希望在这场漫长的竞争过程中获得成功。 为此,笔者想在回顾了2020年的前提下,对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向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2020年:中国经济"唯一"正增长 但政治精英谨慎

在2020年2、3月份的时候,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基本是持有悲观的看法。这不仅有特朗普的贸易战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因为新冠病毒的在中国的爆发而引起的经济急剧萎缩。 但是,现在看来,2020年底的结果却超出人们的想象。中国不仅成为第一个走出疫情的国家,而且对很多国家来说,倒是成了的世界经济复苏的希望。

中国在去年国民经济呈现"V"字型反转,GDP还是略超2%。这里有三个出乎预料。一是中国的出口在去年正是靠着疫情猛涨,2020年出口对全球出口贸易的贡献率到达16%,比往年几年都高。随着出口的增长, 外汇储备也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65亿美元 (2019年为31079亿美元)。二是今年中国利用外资实现了明显的逆势增长。1-10月中国利用外资同比增长6.4%,最近几个月更是录得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这跟中国经济提前复苏而带来的人民币升值以及开放金融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2020年,。三是人民币变得坚挺起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升值,这样,也就吸引了外国投资者大举购入价值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股票和债券。

不管如何,中国经济的所谓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在去年表现并非并驾齐驱。较前两者,消费虽然在后半年有所回升,但总体上来说还是负增长的。

尽管去年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政治精英还是比较谨慎。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在经济方面很多问题只是缓延了,但并没有得到解决。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使习近平不得不抛弃以前的设想,即靠着与美国合作提升中国。至于对以后的拜登执政,他也不寄予太大的根本改观的希望。为此,习在2020对以后的中国经济作了调整,而这种调整实际上也是公开宣告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的系统性竞争的开始。

经济政策的调整

中国政府在去年一方面提出了所谓"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底线思维,另一方面中国改变了以前唯独以GDP为导向的经济政策,放弃了对GDP的一个硬性的规定,而决定把国内国际双循环作为经济导向。所谓国内大循环,是整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和核心,即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集中力量发展高科技产业,同时,提高国民消费能力,释放内部市场潜力,从而让消费来推动经济。 至于国际大循环,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上依然表示非常愿意跟全球的资本与技术界合作,并愿意让外国公司在中国挣钱。实际上,北京深知,如果要在技术上超越别人,必须先请他们来中国尝尝投资和市场的甜头。

习近平的内循环着重两个方面。从需求侧来看,必须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因为这个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从供给侧来看,首先要推动科技创新,集中力量攻克一些"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从而保证产业链的升级。而在这一举措中,习近平坚信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而摈弃所谓自由市场经济的途径:目前全国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就是国家力量的表现。而在今后,这个数字将逐年增加。上海在去年可谓是用外循环促进内循环的"典范"。去年吸引西方的公司在上海建了20个外资研发中心。而这无疑将促进今后的技术"外溢"效果。

美国重振经济或需四、五年 中国有望"系统性竞争"中先声夺人

如果要看中国的经济的走向,必须了解全球特别是西方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走向。目前,西方国家的疫情尚在漫延中。即便西方发达国家以最快的速度推广疫苗,那最早也得到今年下半年达到群体免疫 (herd immunity),在这之后西方国家才能真正开始走上经济复苏的道路。 这就意味着,除了抗疫物资、一般家宅经济产品之外,来自西方国家的需求至少在上半年将依然是疲弱的。再拿中国喜欢对标的美国来看。美联储2020年持有的国债,总规模已经超过各个国家诸如日本、中国等所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总和。如果以制造业产出的指数来衡量的话,过去四年,美国的制造业一直在走下坡路。所以,中方估计,美国在今年的下半年最后一季度经济才能摆脱疫情之状态,而真正重振经济则需要4-5年时间。北京认为,这是给中国在当今这个全面系统的竞争过程中一大良机。

中国在去年之所以出口出现了井喷的状态,是因为一方面各国抗疫过程中对抗疫设备和材料的需求量激增,另一方面是东南亚国家因为疫情无法生产,从而无法满足西方国家的需求,而中国则成了唯一的国家能暂时替代前者。一般估计,东南亚在今年下半年也能控制疫情,恢复生产能力。这就意味着,原来暂时转入中国的出口商品的份额将"重归原主"。 不管如何,基准情景下,预计2021年中国出口和进口增速将分别上升3.0和3.3个百分点。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出口必然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中美系统性竞争开启 谁能抢占经济先机?(组图) - 2

中国在去年之所以出口出现了井喷的状态,是因为一方面各国抗疫过程中对抗疫设备和材料的需求量激增,另一方面是东南亚国家因为疫情无法生产,从而无法满足西方国家的需求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将继续靠着第一个后疫情国家之红利,再加之消费投资的推动,市场普遍预计全年GDP增速在8%-9%(IMF预测为8.2%,世界银行预测为7.9%)。换言之,整体上来说,2021年中国依然会保留增速最高的主要经济体的地位。

就消费方面来看,随着今年更多扶持政策的出台,预计2021年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旅游、医疗、教育等服务消费进口需求料产生比2020年还要强的反弹,这肯定将带动相关服务业的需求扩张。2021年网购、汽车类消费将是重点关注领域。

从投资方面来看,2020年,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中国投资引擎的主要力量。展望2021年,房地产投资将会减慢,但基建特别是新基建依然稳步增长。中国政府已先后发布了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新基建等相关投资建设的支持政策。今年的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以及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旧基建陆续上马,基建投资增速或将超过5%,这有利地拉动经济强劲反弹。另外, 制造业投资在今年将会大大强化。2020年全球疫情已经加速了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去年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和投资增速均大幅高于传统制造业。至少到今年的第三季度,全球FDI将继续稳定地向中国的流入,这将有利于纾解制造业投资的资金瓶颈。5G网络的飞速发展带动了5G终端的完善, 随着今年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政府急于推动"5G+工业互联网"。但到底是否能如愿,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2021年的中国的金融市场,将继续去年向世界开放的政策,华尔街的金融公司在去年就络续进入中国市场。可以预料,中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外,绿色金融将是2021年一个全新领域。中国提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意味着绿色金融在未来必定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时期。。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平均碳价才30元/吨,而要真正发挥碳交易市场的减排的作用,碳的价格必须至少在100元/吨。这对绿色金融界以及工业界来说,将是一块非常有潜力的处女地。

芯片技术、地方债--两大挑战

中国的领导阶层面临的挑战是多层次的。中国是否能应对这些挑战,将决定其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竞争中是否能获胜。

首先,经济上的竞争最主要还是体现在技术上竞争。应该看到,中国在某些技术上,是与美国和西方其他的公司在一条起跑线上,但总体上来说,中国还是稍矮一截。习近平自己非常清楚,在"美国不给欧洲不让"的情况下,只能由自己技术独立自主之路。但是,中国到底在不偷窃、不强占、不搭便车的前提下技术发明和应用的能力是否强到能自己创造出那些"卡脖子"的技术, 这还有待观察。其中,"卡脖子"技术之一就是半导体领域的芯片。

北京认为,在当今世界,谁拥有工业互联网,谁就掌握了工业的未来。早在2018年,中国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小组。而工业互联网中一项关键技术就是芯片。

由于美国政府封杀及中国自身产量日趋减少,去年芯片供应持续紧张,并且价格上涨幅度大大提高。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中国电子产品出口量。也影响到近15%的汽车产能以及其他行业的正常运行。去年12月德国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厂房,亦因为芯片供应紧张而面临全线停产。问题是, 中国自己研发的芯片能否保证中国的所谓的5G工业互联网顺利进行。

挑战至二是债务尤其是企业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Local Treasury Bonds)。中国的债务比率在2020年飙升至创纪录的水平,达到经济总量的280%左右。企业债务在2020年占GDP的比例将上升约10个百分点至127%,而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预计将从2019年的55.6%上升至58.3%。中国的地方政府官方债务至2020年底达到GDP的25%,即便在财政收入放缓的情况下。不管是企业债务还是地方政府债务,这里经常有一个问题是国企改革的问题。而中国政府为国企背书,不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行事,已是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其结果是,央企与地方国企 年违约事件不断,而同时,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的异常艰难。理性地来看,债务问题尤其是不少企业与政府债务是埋在中国各家银行中一个定时炸弹。

"国家主义"竞争政策能否突破瓶颈?

2021年中国依然能利用第一个走出疫情灾难、经济正增长的红利,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趋势,而且表现肯定会比其他任何经济体都好。但是越接近第四季度,回归疫情前的低潮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至于2021年以后的中期、长期地来看经济状况如何,那这里有两种可能:在最佳状态下,习近平在2020年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经济政策的调整,将有利于中国经济更加独立自主。加之中国政府巧妙地利用外资、外来技术,中国也许在2028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比此前预计的要早5年。

但在糟糕状况下,习的国家主义的经济政策将导致关键技术几年无法突破瓶颈,又无法进一步提高广大国民的购买力,贫富差别悬殊,债务问题又无法解决,以至于中国在"中等收入的陷阱"中无法解脱。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