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房理”风波:官场大换血,深圳“跑偏”?(图)
深圳“深房理”风波以及随即而来的深圳官场大换血,被外界认为内幕重重。包括“70后”化工博士覃伟中上台代理深圳市长在内,诸多“异动”究竟意味着什么?
近几天,深圳地方党代会正进行换届。首日(4月26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在报告中还畅想未来5年内实现GDP总量4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可支配收入逾9万元目标。当地媒体称这将意味着深圳将在两年内超过首尔,5年后逼近伦敦、巴黎,跻身全球十大城市之列。
2017年航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深圳东部华侨城。(视觉中国)
一切似乎都暂时恢复了平静。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深圳的“道路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
有声音认为“深房理”的出现及其长期存在暴露了深圳高速经济发展方式的争议性。该论调称,在中南海“房住不炒”的严令下,深圳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不会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市场反映,“深房理”之类有组织的“炒房团”将房地产证券化才是深圳房地产市场高企的重要推力。
继而,这种论调质疑深圳市政府在执行“房住不炒”政策时缺乏动力,甚至阴奉阳违,搞“软抵制”,致使中央楼市调整政策在深圳实施效果的减弱。根源何在?根源就在于,作为中国最为成功的经济特区,深圳已全套适应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即资本对底层人群的极端“掠夺”和政府在社会公共投入上的严重不足。
这一声音的出现,大有当年深圳特区姓“资”姓“社”之辩的痕迹。
事实上,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召开,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即定调,认为深圳40年“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此后,它又重提深圳的定位,要求“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由于当时正值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香港面临自身的发展困境和反修例政治风波,外界普遍认为,中南海数次肯定深圳的“社会主义”性质,本身既是一种对深圳的“站台”,同时也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和“一国两制”的“自信”。
大规模、有组织、有分工的炒房团“深房理”,当然不是在深圳刚刚出现的新事物,更不是深圳所独有,其实早有业界评估,“房产证券化”的炒房模式早就在10年前遍布中国众多大中城市,它的确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但是,若说中南海质疑深圳“变质”,突然对深圳失去信任,并重新检视深圳的发展路径,那可能是危言耸听和极大的误解。它远远还没到“失控”的局面。
这不能不令人怀疑,贩卖这种论调的声音可能不过是当初反改革开放和反特区声音的“翻版”。
当然,当下中国内地很多城市仍在仰赖香港土地模式,深圳不能走香港的老路,除了打击“深房理”外,也要预防系统性社会风险的爆发,在事关住房这种民生问题上不要“跑偏”方向,放任房地产“抽空”并占尽社会资本,对社会中下层产生盘剥效应。
“深房理”事件遭七部门联查后,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4月25日发布《深圳市2021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计划供应居住用地363.3公顷,占总量的32.1%,较2020年、2019年居住用地计划供应量分别提高了24%、142%。此外,深圳也陆续发出土地调整的公告,将更多土地转为住宅用地。这是一个明确信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