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学者:中军事力量客观提升 美唯有提高动武主观意愿才能吓阻(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随着台海局势升温,美国对台政策要继续维持“战略模糊”,或是转往“战略清晰”,再次成为西方与台湾热议焦点。即有学者认为,美国对台政策在战略上必然维持模糊,但在战术上将越来越清晰;此外,在如何理解美国是否转向战略清晰的面向,亦有论者主张,既然中国客观实力的军事力量提升,那美国则必要把动武的主观意愿往上拉,以维持吓阻中国的力量,因此发展出战略清晰。
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向多维新闻指出,目前看来,不论是价值、安全战略或防疫等议题上,西方国家支持台湾“并没有打算违背所谓的“一中政策”,对台湾的地位,并没有很直接、明白的说,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要跟台湾建交,本质上还是维持一个政治的模糊性。
王智盛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会清楚的跟北京说,“今天你要动武,我就要驰援台湾”,即便澳大利亚近来对北京态度强硬,也只说“将支持美国及盟友”,没有很直接的把动武红线划下去。这主要是因为,如果把红线画下去,等于是给北京更大的空间,“除了动武,其他东西都可以拿来骚扰台湾”。他补充,虽然战略上维持模糊,但在战术上,西方国家对台政策逐步清晰,透过政治、外交、军事等行动,表达对中国的吓阻及威慑,警告北京勿在南海及台海议题上轻举妄动,“特別是在涉及西方国家的利益时,战术上维持吓阻,是越来越清晰的作法”。他认为,这种“战略模糊、战术清晰”的作法,对台湾来说最为有利。
台湾世代教育基金会执行长陈冠廷表示,上述战略模糊与清晰,并不会影响美国跟台湾,甚至是地区的利害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且目前的安全议题相当广泛,比方说,网路攻击重要基础设施算不算宣战?这个部分要怎么区分?不论是战略模糊或战略清晰,都会有各自的优缺点。但若要确定转向战略清晰,“宁愿大家準备好再做”,因为在没有準备好之前转向战略清晰,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则向多维新闻分析,美国对台海是采双层吓阻,一方面避免台湾搞法理台独,导致美国被拉进战争,二方面也不对北京言明是否出兵协防台湾,吓阻中国。“双重吓阻”是对美国效益最高、成本最低,且依然把主动权握在手里的方法。他认为,美国目前鼓吹战略清晰的逻辑是,吓阻由两方面组成,一个是客观的军事实力,二是主观意愿,既然中国客观实力的军事力量提升了,那美国就把动武的主观意愿往上拉,维持吓阻中国的力量,“所以才说要搞战略清晰”。
解放军东部战区演习。(微博@东部战区)
宋文笛进一步表示,战略清晰能有效吓阻北京武力犯台,对台湾来说是好事,但对美国来说就不一定是好事,除了会让北京更不爽,在其他议题上跟美国更难合作,美国走向战略清晰,也会让一些西方国家中比较“软脚”的盟友踩剎车,增加北京在这之间的分化空间,比较起来,战略清晰的新成本多于新收益,因此他倾向美国会维持战略模糊下去,擦边球还是会打,但只会打擦边球。
宋文笛认为,在表面战略模糊的掩护下,跟西方国家很多的实质合作,才是现阶段对台湾来说最有利的事情,很多事情要“多做少说”,一方面提高自己对中共的吓阻力,另一方面长期深根,慢慢提高美国政治、社会对台湾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持久,毕竟“美国也不是没人担心台湾冲太快”。
宋文笛强调,台湾把表面的战略模糊定性维持住,去推实质合作时,在美国的政治阻力也会比较低,且双方技术性合作出现跨领域扩散时,很多事情就会慢慢协作上去。例如,没人在乎的海事人道救援,可能从一开始的民用船只,到海上执法船只,再变成準军事级船只的合作;或者是防制网路洗钱,变成电子安全合作,对最后成为情报共享,“多做少说”,做了多了就会累积足够的动能,到时候清晰与否,并不能明显改变西方国家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及援助力度,但可以减少很多外交、论述成本。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