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碎?澳洲出口业转向别国 寻找中国“替代市场”(组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多年来,澳大利亚的农民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都寄托在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上。但随着一连串的贸易制裁,那些受到影响的农民正在改变这一看法。
12个月前,中国对澳大利亚大麦征收高额关税,开始了一系列对澳大利亚的贸易制裁。如今,这些受影响的本地农业出口商从他们的“中国梦”里醒来,开始和其他国家开展贸易,从而弥补澳大利亚的贸易损失。
在中国政府对澳大利亚采取经济“胁迫”的策略的同时,澳大利亚农民却转向其他国家的市场,发展新的贸易关系。在澳大利亚知名智库洛伊研究院(Lowy Institute)看来,农民的转变表明中国政府的战略失败。
“如果中国的目的是让澳大利亚改变对华政策,使澳大利亚遭受经济损失,并以此向其他国家发出警告,让他们不要挑战中国政府的立场,那么我认为,中国没有达成这三个目的,基本上是失败了,”洛伊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和国际经济项目主任罗兰德·拉杰(Roland Rajah)说。
那么,有关澳中贸易的美好幻想是否已经破灭了?
Barley grower Graeme Robertson, from Kulin in WA, says confidence has returned. 大麦农民格雷姆·罗伯森来自西澳,他说他恢复了对大麦市场的信心。(ABC Rural: Daniel Mercer)
往中国市场的大门被关闭后
12个月前,中国决定向澳大利亚大麦出口征收80%的高额关税,西澳州的大麦农民格雷姆·罗伯森(Graeme Robertson)听到这个消息后,担心自己的财务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更何况,就在中国宣布征收关税之前,他播种了大部分大麦作物——没有比在这时候宣布征收关税要更糟糕的了。
罗伯森先生说,在中国实施征税后,大麦价格一度崩盘。但一年后,得益于澳大利亚积极寻找除中国外的其他买家,大麦市场走势出奇地好。这些买家包括沙特阿拉伯。
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以来,只有3.3万吨澳大利亚大麦出口到中国。
在同一时期,沙特阿拉伯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大麦出口市场,共出口150万吨大麦。
如今,西澳州的大麦农民们正计划在大麦种植田上进行播种,种植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当一扇门关上时,另一扇门会打开,”罗伯森先生说。
澳大利亚煤炭出口在中国受阻。(ABC Great Southern: Tom Edwards)
煤炭找到新出路
澳大利亚煤炭业也找到了类似的出路。去年年底,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采取了非正式进口限制,这一澳大利亚出口价值最高的大宗商品也受到了影响。
尽管在中国市场遇挫,澳大利亚煤炭产业以其“韧性”和寻找新市场的能力自居。
去年十月,中国对澳大利亚煤炭实施非正式进口限制。自此,澳大利亚煤炭出口量下降到近乎为零。
昆士兰资源委员会(Queensland Resources Council)首席执行官伊恩·麦克法兰(Ian Macfarlane)曾长期担任联邦政府的资源部长。他说,得益于印度在为推动疫情经济复苏,去年印度成为澳大利亚煤炭的主要出口国。
“我们学到的教训是,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他说。
“企业已经转向其他市场,他们正在和这些市场建立长期关系,希望未来能在这些市场占据有利位置。”
洛伊研究院的罗兰德·拉杰说中国政府的策略失败了。(ABC News: Bryan Milliss)
洛伊研究院的拉杰先生指出,像这样的市场转移是有代价的;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原本能从与中国的贸易中溢价,获得丰厚利润,但现在被迫转向对价格敏感的其他市场。
他说,由于中国出口受阻,全年已造成约100亿澳元的损失,但大部分亏损已从其他市场得到弥补。
尽管味岛食品为中资企业,其昆士兰加工厂仍受到牛肉禁令影响。(Supplied: Kilcoy Global Foods)
牛肉生产商希望两国关系缓解
受到澳中贸易紧张关系影响的还有澳大利亚的牛肉。去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牛肉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下降了35%和28%,但其原因是由于干旱导致供应下滑。
昆士兰牛肉加工商味岛食品(Kilcoy Global Food)是其中一家被禁止向中国出口的牛肉屠宰商,他们被指在标签和化学残留物上有问题。
味岛食品是一家中资企业,其澳大利亚分部主席贾·法尔克(Jiah Falcke)对目前的外交争端保持谨慎态度,并专注在转移市场。
法尔克先生表示,在味岛食品70年的历史上,澳大利亚首次成为其最大市场。其他海外市场,如日本和韩国,也缓解了中国禁令带来的打击。
“如果能这么说的话,我们已经顺利控制好禁令带来的影响了……这是因为禁令是在全球疫情期间发生的,作为企业,我们当时已经在转移市场了,”他说。
法尔克先生表示,味岛食品渴望能重返中国市场,已经投资140万澳元来升级其标签系统,以恢复与中国的贸易。
澳大利亚政府表示,目前与中国当局就推翻牛肉出口禁令进行的谈判没有取得进展。
中国仍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农产品出口市场,尽管目前两国关系紧张,但一些生产商仍在寻找方法,绕过贸易壁垒。
Some Australian producers are still finding ways around Chinese trade barriers.(ABC Rural: Jon Daly)
南昆士兰和牛生产商尚特尔·温特(Chantel Winter)的牛肉加工商被中国禁止,与中国的贸易也戛然而止。
温特女士表示,她现在已找到一个新的供应链和肉联厂,而她的高级牛肉仍在为重回中国市场寻找途径。
“我只是想继续生存下去,做我们最擅长的事情,并希望能继续供应市场,”温特女士说。
“我总是在说有些人要争这争那,但让我们先关注现实,关注我们可以提供怎样的产品。”
强硬策略
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纷争,也让葡萄酒、龙虾等高级商品与中国的贸易受阻。
去年11月,澳大利亚的葡萄酒生产商被中国征收高达212%的惩罚性关税,受到打击。
截至2021年3月,澳大利亚在中国内地的葡萄酒市场价值,在过去12月内下降了24%,跌至8.69亿澳元。
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生产商来说,在今年余下的日子里,生意状况依然严峻。
亨特·史密斯是西澳法兰克兰庄园的经营者,他表示庄园现在的市场营销策略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市场。(ABC Great Southern: Tom Edwards)
西澳州酿酒师亨特·史密斯(Hunter Smith)说,政府坚持捍卫澳大利亚的价值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同的方法会更有益”。
“面子上,目前这些只是小争吵,至少不是大争吵。”
史密斯先生是法兰克兰庄园(Frankland Estate)的拥有者和经营者,这座庄园距离珀斯南部约350公里。他说,他对短期内出现转机不抱有希望。
但他表示,他的企业会继续维持与现有市场的关系,并着眼于其他市场,比如北美和新兴的俄罗斯市场。
一些中国消费者仍热衷吃澳大利亚牛肉,喝澳大利亚葡萄酒。对他们来说,贸易争端仍未影响到他们。
中国消费者辛迪·郭说,目前中国市场上能找到的澳大利亚葡萄酒越来越少。(Supplied: Cindy Guo)
辛迪·郭(Cindy Guo)是一位31岁在天津企业上班的文职员工。她说,澳大利亚葡萄酒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尽管货源越来越少。
郭女士说,澳大利亚葡萄酒的一个主要卖点是“物美价廉”,而由于关税,澳大利亚葡萄酒可能会面临涨价。
“涨价可能就没法接受了,可能就会选择一些之前口感和花费比较相似,能替代的一些产品,比如智利的葡萄酒,”她说。
“澳洲酒就是很物美价廉,但如果一直持续这样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放弃这些,转战其他可替代的葡萄酒。”
总体而言,尽管澳大利亚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但这几乎没有给澳大利亚与中国的1500亿澳元贸易带来任何影响,而澳大利亚向中国的铁矿石和液化天然气出口蓬勃发展,对澳大利亚的贸易起到了推动作用。
“就我们与中国的关系而言,我们的采矿业仍在发展,”洛伊研究院的拉杰先生说。
“但至于中国能否促进澳大利亚其他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此产生了疑问,这种疑问很可能无法打消。”
目前的澳中贸易关系与2015年底签署的“历史性”澳中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时,我们正在拓宽和中国的经济关系,”拉杰先生说。
“现在的情况是,关系的拓宽不仅逐渐停摆,甚至面临倒退。”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