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面对“内卷”:有人忙着“躺平”,有人蓄力“三胎”,你选择什么?
热门话题
最近这段时间流行两个词语:内卷和躺平。翻开社交媒体,甚至前段时间比较火的电视剧《小舍得》也是在讨论内卷。
2020年,几张清华大学学生用功读书的照片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内卷”引发的讨论由此开始。照片中,有人骑在自行车上抱着笔记本电脑写论文,有人边骑车边看书,有人骑车吃面。“清华卷王”的说法开始传出。内卷的说法也就流行起来了。
现在这个词已经被各个行业,各个职业借用。对于学生来说,在升学率不变的情况下,身边的同学却开始扎进各种奥数班,英语班,数理化补习班,为了不落后,自己也不得不跟上脚步,可是付出再多努力,争夺的仍然是那一点点的升学名额。而初入职场的本科大学生,原本的对于一个岗位的工资要求可能是4000人民币,结果来了一个研究生说,他只要3500,然后又来一个有行业经验的研究生说他只要3000……对于上班打工族来说,本来大家工作朝九晚五,不说生活大富大贵倒是也能享受下班后的闲暇时光,结果由于所在的行业市场趋于饱和,打工人们不得不加倍努力“996”式工作,甚至还要面临公司内部其他同事带来的“被动竞争”:
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对这种“万物皆可卷”的现象,因为付出了更多努力来争夺有限资源,导致了个体间“收益努力比”下降的,造成努力出现了“通货膨胀”,于是新的词出现了“躺平”。
躺平是什么呢?躺平,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说白了,躺平是对内卷的一种反抗,“以不变应万变”。
所以在我看来,虽然身在海外的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到那种被迫“内卷”带来的无力感,和无奈选择“躺平”的苍白感,但是我非常能理解,因为大部分感受到“内卷”的年轻人都是我这个年纪或者比我更小一些,内卷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这一代或者下一代的机会正在减少。我们父母的那个年代虽然有他们的限制,但也有那个年代特有的机遇,因为一切都刚刚开始,都是新的,都可以去试试,如果你敢想敢做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我们这代人在成长过程中眼见父辈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畅想自己也会面临一样广阔的机遇,但现实已非如此,大家发现有太多竞争,不再像是90年代或者21世纪最早几年那样,只要有一个想法就有机会去创业迅速致富,但是现实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前几天的出台的三胎政策是在我看来反应的正是现在年轻人面临的“躺平”或者“内卷”的社会现象。
放开三胎政策,是当前社会老龄化环境下的无奈之举。没把适龄生育者生第一胎的期望放在首位,而打起了生育第三胎孩子父母的主意。
从80,90年代计划不住生育,到短短30年40年不到的时间,变成鼓励不动生育,其实反应的正是咱们说的“内卷”和“躺平”的社会现象。
计划生育前的中国,人口是红利,利于农业、手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
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增量过大,劳动力过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只有不断降低自我价值。
大家拼时间,拼精力,拼体力,拼耐力,拼智力,拼命地想不被人碾压。
拼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有的人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还是和之前一样没进展,拼不动了,干脆找个安静的地方躺着不动。
“内卷”让人产生的也是严重的焦虑感。如“鸡娃”、“996”,都是内卷的产物。追本溯源,为何近几年“内卷”会愈演愈烈?核心在于中国已进入存量经济时代,更多是如何切分和争夺蛋糕的问题。
在二孩的基础上放开三胎,是在存量中找增量。
那么“躺平”会突然“火”了的一个导火索在于,疫情后全球央行“放水”下,大宗商品、股票、比加密货币、房子等资产价格的飙涨。但狂欢只属于金字塔顶部的少数人,大多数人并没有享受到“放水”所带来的财富扩张,反而是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固化加剧,也让很多人有了“咸鱼翻身还是咸鱼”的无奈。
所以,不管我们的选择是什么,在财富增值的道路上还是要学会投资,这样“内卷“和”躺平”也不会是二选一的选择题,不需要完全躺平,有时候适当葛优躺一下,再站起来为所当为。
图形分析
因为美元一直走弱,而与石油相关的加币在去年3,4月份触底后一路伴随石油价格回升,USDCAD也跌至2017年以来新低1.20附近。有心的朋友们会发现这个产品在2015年也曾触及这个1.20的位置后随即反弹向上,因此USDCAD在1.20位置为有效支撑。这个产品GO Markets在上两周的每日短信交易提示以及VIP客户线下分享会中都有提到过,目前已回升至1.21位置。
虽然中短期依然承压,并且还没突破下跌通道,但面对水涨船高的股票,黄金,白银,铜,石油等等产品,畏高而又喜欢抄底的朋友不妨可以分批建仓,长期持有,耐心等候这个产品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