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5日 16.1°C-17.8°C
澳元 : 人民币=4.71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对用户隐私保护 苹果的“隐私优势”(图)

2021-07-09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互联网手机模式”的围城,想回头太难。除了苹果公司,很难有手机企业能够真正去与数字广告界划清界限,着意去保护用户隐私。

对用户隐私保护 苹果的“隐私优势”(图) - 1

滴滴公司所谓的用户隐私问题暴露之前,用户隐私话题被国内产业界,手机厂商、互联网厂商一直都是刻意低调处理。

一个月前,当苹果公司正式开始执行有关用户数据隐私新规定。苹果公司让用户自主选择是否允许APP数据跟踪,谷歌安卓手机阵营无一响应。

一周前FT报道,谷歌也计划推出类似的政策,不过是在一年之后,给数字广告界和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应对。

相比安卓阵营,隐私保护已经成为了苹果公司的一个重大优势。无论是面对用户,还是面对监管者近期的政策变化,苹果都已经先行一步。在网络上,苹果公司已经推出了解释其新隐私政策的广告片,在国内也能经常看到苹果公司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户外广告。

优势还不仅限于此。以手机为主的智能设备,正在从此前的SmartPhone向所谓的智慧手机IntellegentPhone的演进,最主要的特征是现在的设备能更懂用户,给用户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苹果公司的隐私优势在于,在将用户数据“确权”以后,苹果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服务一体化的生态模式,在向用户出售硬件、提供服务的同时,就能获得用户数据授权,比如苹果手表越来越多捆绑苹果的健康服务。

而对安卓阵营来说,问题在于建立在用户数据基础上的生态互联网业态,已经成为手机厂商们90%以上的利润来源。在这一当中,他们与APP服务厂商、游戏、广告等生态捆绑过于紧密。

安卓手机厂商可能无力,也无意像苹果一样,去主动保护用户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去探索新一代的“智慧手机”模式。

用户的数据,如何变成了手机的资产

更懂用户的手机,这句话从2016年开始,只有那么一两家安卓手机大佬已经公开提到过,手机厂商知道这种表述隐含风险。

当下,不是手机越来越懂用户,是手机当中的各类APP,比如信息瀑布流、网页广告、信息推送,在越来越了解用户。为什么?

为什么APP厂商可以跨过不同的APP数据烟囱,追踪到用户数字生活的大部分数据,读屏、听取周边声音等等。为什么手机厂商默许,操作系统厂商默许?

这已经是一个从手机厂商到操作系统再到广告中介,以及广告主的巨大利益生态。举几个例子:

除了苹果,所有的手机厂商已经变成所谓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疫情期间,手机厂商销售大减。但是,手机厂商其实并不怎么慌张,利润几乎毫发无损,甚至是有所增长。居家生活、办公,尤其是学生居家学习,导致游戏、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大涨。

基于用户数据而来的所谓精准,是安卓厂商、广告生态人人受益的模式。

还有一个例子,2020年,华为出售了旗下的荣耀手机业务,并计划进一步与合作伙伴共同运营其其余的手机品牌业务。从始至终,华为与潜在交易对手谈判的焦点,都是这部分手机品牌的用户,所产生的互联网受益,究竟如何分配。

此前不久,备受关注的鸿蒙操作系统上线。华为公司在其官方的口径当中解释,鸿蒙系统之所以继续支持安卓应用,是为了保护用户的数字资产。殊不知,数亿华为手机老用户也是其宝贵的资产,一项每年可以为其贡献近百亿净利润的资产。

鸿蒙真正要保护的是华为公司自己的用户资产。

最真实的用户数据加上多个竞价排名的广告容器,支撑起了过去10年中国互联网手机模式的基石。用户购买手机之日,也即成为手机厂商永不掉线、永不停歇的数字资产的开始。

现有手机厂商或者安卓系统有可能主动给游戏厂商、广告主套上枷锁,不再配合、默许其获取使用用户的数据吗?

做为最大的数字广告平台,精准广告鼻祖之一,谷歌肯定不会主动去保护用户隐私。CNBC报道了一则谷歌的旧闻,当谷歌发现安卓的隐私保护太容易被用户发现,谷歌选择将这个按钮深藏。

过去几年当中,国内的手机厂商,也有过类似的动作。

手机过度互联网化之弊

几年前,有手机大厂创始人曾经解释过互联网手机模式的正当性:手机厂商从基于用户数据的精准广告、游戏分发所获取的利润,使其可以降低硬件的价格,推动智能手机的普及。

此话不假。互联网手机兴起的时间,与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尤其是滴滴等公司所代表的O2O生态,和移动电商生态以及信息瀑布流系统的崛起几乎同时。这些生态创业者需要手机厂商APP预装、广告分发,手机成为这些生态获取用户最重要的来源。

滴滴、神州专车、首汽约车,不同的打车软件的服务有区别吗?饿了么和美团之间,不同的外卖平台会有区别吗?不同的信息流的文字和视频内容之间,会有区别吗?

互联网业务的同质化,使得这些厂商不得不向手机公司支付极高的成本以维护自有的流量和生态。谷歌每年向苹果公司支付上百亿美金,以获取iPhone搜索框使用谷歌的服务。

在国内,滴滴、美团、今日头条、拼多多这些超级APP,向手机公司支付的成本也不小。

几年前,当苏宁踌躇满志转型互联网电商,张近东也使用了O2O一词来解释其战略。当时,笔者曾经当面问过张近东及其主要团队,如何解决其流量成本。在此之前,张氏徘徊在表面业绩与流量成本之间,换掉了几任苏宁易购负责人。

张近东当时的解释是,苏宁的服务会有所不同。曾经短暂投资过苏宁,曾经是张近东O2O理论支持者的弘毅投资董事长赵令欢,在全部卖掉苏宁的股份之后说,真正的O2O还没有来。

笔者特别想找机会问一下赵令欢,是否是线上流量成本,以及服务进化的问题。

苹果隐私优势可以做什么

国内手机市场上,iPhone是唯一一家没有在自己的浏览器当中预装,不可卸载的信息流的手机。从库克近期的表态来看,苹果可能希望能在所谓的内容推荐和人工审核,以及媒体编辑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苹果是想真正介入到服务当中,尤其是关系到用户利益、社会治理的关键领域的服务。

上周,英国一家杂志在其传统的一起预测栏目当中提到,几年之后,准确说是2028年,iPhone不再是一个phone,而是一个围绕健康监测功能搭建的设备。

为什么是2028年?因为2019年的时候,苹果CEO曾经提到,以后回看历史,也许苹果公司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健康领域。因此,该刊据此预测,大约10年之后苹果将在这一领域完成突破。

到那个时候,解决用户隐私问题,也许会成为这一轮创新的起点。健康服务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在谈到所谓的苹果汽车项目时,库克也只强调了一点,即将推出的苹果汽车会更像一个机器人。

汽车更像机器人意味着什么?得允许这辆车有更充分的视觉、听觉以及感觉,和用户互动,得允许汽车比手机更实时地接触用户所在的环境和用户自己的数据。看看最近特斯拉在中国所遇到的挑战,大概就明白,在监管以及用户沟通方面,这不会是一条容易的道路。

沉湎于互联网手机模式,享受游戏、广告精准分发的安卓手机大厂们,能不能有机会从一个“广告机”变成“服务机”?

曾经有家国内手机大厂,联合滴滴、支付宝等主要互联网服务厂商,希望能完成从广告模式,到服务用户模式的转型,简单说,滴滴不需要向手机支付流量费用,也不需要真正掌握用户的数据,只需要响应手机厂商唤起的服务就可以。

效果相当不错。但是,可惜在手机行业的黄金增长期,该厂商很快停掉了这项战略试验。如今看来,时下的滴滴应该非常希望走向这一模式。

互联网手机生态过度生长,在为中国手机公司提供利润的同时,也自戴枷锁。不舍弃依赖用户数据,简单、粗暴的竞价排名广告分发生态模式,就无法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互联网服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Dorawenn
Dorawenn 2021-07-09 回复
“手机厂商永不掉线、永不停歇的数字资产”,真正把这个数字资产开发到极致的,就是苹果。一方面极力屏蔽外界接触它的客户资源,一方面大力发展自己的广告业务,把谷歌 FB等厂商的蛋糕也吃掉。再加上不允许客户装第三方应用,所有能挣到钱的应用都要给他交税。--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只要套一个“保护隐私”由头,垄断资本秒变业界良心,果粉们立马哭着喊着要把钱塞到库克兜里。--什么是站着把钱挣了,这就是!
Vickkkkky
Vickkkkky 2021-07-09 回复
国内很多人都不懂的什么是隐私,为什么不能让厂家手机自己生活轨迹。作者捅破这层窗户纸,让更多的人知道其中的真相。好!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