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杀赵薇到“清朗”行动:中国整顿娱乐圈和“饭圈”的背后(组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上周末,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的“热搜榜”忽然安静下来。一夜之间,在榜上盘踞多年的各路明星新闻全然不见踪影。
在这场突然其来的中国娱乐圈震荡中,著名演员赵薇被全网封杀,郑爽被开近3亿的偷税漏税罚单。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宣布进一步在“清朗”行动中治理“饭圈乱象”。
中国知名演员兼导演“小燕子”赵薇的所有影视作品近期被下架。(Reuters: Alessandro Bianchi)
从5月宣布针对“饭圈”打击娱乐明星“粉丝”群体的“无底线”行为,到偶像团体养成真人秀《青春有你3》因粉丝不理性消费造成不良影响停播;从偶像歌手吴亦凡因涉嫌性侵入狱,再到演员张哲瀚因“精日”指控被封杀,中国对娱乐行业的整顿和监管随着“清朗”行动的进行而不断升级。
上周,中国网信办的最新公告更进一步公布十条规范,要求网络平台取消所有明星“排行榜单”、个人不能成立“粉丝团”“后援会”、明星“不得诱导粉丝消费”,未成年人更是被明令禁止参与粉丝群管理、为明星花钱。
公告一出,既有网友表示支持,称“可以回到20多年前追星的那种感觉真好”,也有网友认为整治饭圈并非整治“乱象”的根本。
中国女演员郑爽在经历了此前的“代孕弃子”风波后,如今又因偷税漏税被批违法。(Reuters: Tingshu Wang)
中国共产党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称,娱乐圈已经要烂透了,对娱乐圈的整治和此前罚款阿里巴巴、调查滴滴打车甚至和习近平在建党100周年后再提“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互相关联。
“中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经济领域、金融领域、文化领域到政治领域都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或者也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这是一次从资本集团向人民群众的回归,”这篇评论文章写道。
官方对娱乐圈“乱象”的突然打击也引发了诸多猜测。从娱乐产业背后的资本到明星身上的价值观,粉丝和艺人往往担心在无意中触动中国政府的神经。
一位微博粉圈网友评论说,中国整个网络环境就是个大饭圈,官方媒体“也经常下场带节奏搞对立”,没有批评粉丝的立场。
那么,中国的粉丝经济怎么了?而“饭圈”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养成系”粉丝经济
中国新晋小生张哲瀚近日被指“精日”后,他主演的作品《山河令》被下架。(Supplied)
据微博社会化营销研究院和AdMaster2020年发布的一份《粉丝经济4.0时代白皮书》整理,中国社交媒体微博上有2.8万娱乐明星及粉丝团账户。
这份《白皮书》称,调研显示明星的粉丝群体中,90后和00后是主力军。为自己支持的明星或网红消费已经成为“饭圈”常态,超过73%的粉丝都有“付费支持”的行为。
粉丝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中国电影和音乐等流行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
这意味着如今的粉丝已经从早期的“崇拜系”逐渐演变成了“养成系”。所谓的“养成系”,是指粉丝见证和付费支持偶像的成长。
迪肯大学传播学高级讲师徐健博士(音译,Dr Jian Xu)认为,这种从“崇拜”到“养成”的转变背后,其实是资本制造流量明星的一种趋势。在这股热潮中,明星的“饭圈”同样受资本控制。
“最近,张哲瀚和吴亦凡等流量明星被禁,我们能看到由于饭圈和明星的紧密联系,管制也是同时发生的,”徐健博士说。
“管制饭圈是为了管制流量明星背后的资本以及中国的娱乐产业。”
中国官媒央视新闻在网信办宣布最新十条整治饭圈条款后发帖,“让这样的饭圈彻底翻篇”。
在《白皮书》所描述的粉丝经济4.0时代中,粉丝的身份已不再单纯代表追随者和消费者,而是成为了拥有组织力、传播力和造势力的新兴力量。他们改变着社会商业的规则,成为当下中国商业营销领域的重要推手。
而在这样的趋势之下,越年轻的粉丝的参与性就越强。从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到为明星代言的商品宣传造势,他们承载着明星身上的商业价值和可塑性。
中国官方媒体《央视网》近期的一篇评论文章认为,这种强大的商业力量已“被透支”,“饭圈”的流量思维正在改变游戏规则,“在非理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干扰了社会公共秩序”。
一天评“上千条”
赵薇的消失引发“饭圈”担心中国政府或将对演艺明星采取大规模整顿。
今年4月,在澳大利亚刚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Iris Zhang在看完一部热播剧后,加入了一位男演员的粉丝群。因为非常喜欢这名演员,她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开始“为爱发电”,给偶像打榜。
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演员,Iris跟随粉丝群里的官方宣传,花了大概几千元人民币购买这名演员代言的食品,但她很快发现,粉丝们的消费失去了理性。
Iris说,粉丝群里往往秉持一种“不买东西都属于白嫖”的观念,认为只有消费才能为偶像带来更好的商业机会和剧本,但这让她很快失去了热情。
“他这么多粉丝不缺我一个,”Iris告诉ABC中文。
“我刚进[群]的时候,感觉每天是有七八个地方去签到投票。我大概做了两三天就受不了了,[后来]我主要就是微博签一下到。”
就在微博关闭了Iris参与的“微博势力榜”后,中国政府公布规定,要求各大平台取消所有明星艺人参与的榜单。
Iris表示,自己在群里认识的一些粉丝朋友非常沉溺于做粉圈的事情,他们在微博上发帖、互相评价,以此帮助自己喜欢的明星提高在榜单上的位置。
“从早到晚都在发消息,都在做数据,或者是关心他的商务。
“[一个人]一天评上千条都有可能。”
组织分工细致
微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的街头广告。(REUTERS)
随着粉丝经济的空前发展,一系列网络用语也应运而生。“打投”、“应援”、“控屏”、“反黑”等等都是“饭圈”术语,其对应的含义分别是“打榜投票”、“支持偶像”、“控制网络评论舆论”、“在偶像负面新闻下洗白”。
据报道,2015年11月8日,中国年轻偶像组合TFBOYS的成员王源庆祝15岁生日时,王源的“应援”粉丝群体包括的不同粉丝组织展开了高度合作。
粉丝不仅在中国国内外视频音乐平台上为王源包下生日广告时间,甚至让生日祝福出现在世界多地的著名地标上,其中包括斥巨资在美国“时代广场”的一号大厦电子屏幕上投放了祝福。
徐建博士表示,现在这种痴迷的文化现象源自21世纪初的真人选秀节目,例如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
在这档节目中,人气选手的命运掌握在粉丝手中——她们最终的角逐取决于粉丝的短信投票数字。这不仅颠覆了过去的造星模式,也极大地改变了偶像和粉丝之间的关系。
《超级女声》节目成都现场粉丝。(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近20年后的今天,不少非常流行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注入《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都一度制造了诸多话题。
徐博士说,中国明星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当明星越来越多,媒体资源和公众关注度却有限的情况下,粉丝群体慢慢成为推动偶像人气的基础。
“他们和明星以及经纪公司也都有关系,为了增加自己偶像的人气和价值,粉丝组织就需要互相竞争。
“[饭圈]的组织和分工是很细致的,有多个‘内部部门’,像是打投部门、应援部门、控屏部门、反黑部门、宣传部门、公益部门、财务部门等等。每个部门内部又有类似的层级结构,”徐博士说。
不会“挑战社会规范”
加拿大华人明星吴亦凡因涉嫌强奸已被中国警方刑拘。(REUTERS)
徐健博士认为,“饭圈”是中国年轻人的亚文化,而在对明星文化的理解上,中国其实还受到社会主义“好榜样”思维的影响——这种价值观认为,明星应该“德艺双馨”,给年轻人传递正能量。
“政府希望看到健康的娱乐圈,正能量明星积极地影响粉丝为社会做贡献,”徐博士说。
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所长冯应谦教授也认同,中国政府对明星有价值观上的要求——当明星表现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时,政府会出来管控,“饭圈”都会服从。
冯应谦教授在2000年代初对当时周杰伦的粉丝群组进行了研究,而中国目前的“饭圈”在他眼中已经和20年前很不相同。
“他们其实并不是真的注册的粉丝俱乐部,只是通过网络、松散连系在一起的一群人,同时他们也受到了[经济]公司的认可,并不是独立运行的组织,”冯教授说。
“而当时的粉丝组织和现在不太一样,当时的组织者并不是唱片公司的人,”他说,现在一些明星的公司主动建立粉丝组织,既便于自己管理,又通过粉丝群赚钱。
在冯教授看来,“饭圈”中的组织大多依赖社交媒体存在,这不仅意味着该群体受到监控,同时“饭圈”的运作需要努力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
他说,中国政府没有办法管理所有的粉丝组织,这实际上意味着政府允许粉丝组织存在;但出现问题时,政府会出台相应的政策。
“现在的管理方式非常多元,管理措施变得非常细致,”冯教授说。
“[政府]的管理一直存在,任何偏离社会规范的事情,政府都会立刻阻止。”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