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新冠患者有精神症状?出院12个月仍有问题,新冠后遗症数据公布(组图)
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美国执业医生和生物医学博士
核心提示:
1.至2021年9月1日,新冠疫情在全球导致了2.18亿人感染和452万人死亡,据估计全球有近10%左右的新冠康复者患有不同的新冠后遗症。据《柳叶刀》最新研究,2020年初曾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住院的1276名新冠病人,在出院12个月后仍有肌无力/疲倦、抑郁/焦虑、呼吸困难、睡眠困难、脱发、关节痛等主流的后遗症。
2.研究显示,虽然新冠患者的症状在半年后有了改善,但出现呼吸困难、焦虑抑郁的患者比例变大。此外,与SARS后遗症类似,疲劳或肌无力也是新冠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但该研究也有诸多局限性,需要持续的纵向随访。
3.新冠后遗症还存在三大特点和五个问题。第一,新冠后遗症由病人命名和推动;第二,新冠后遗症是各种症状的大熔炉;第三,新冠后遗症需要跨学科综合治疗。此外新冠后遗症还存在学界定义不清、症状多且复杂等问题。预防新冠感染是预防其后遗症的最佳方法。
肌无力、呼吸困难、出院12个月仍有症状,武汉金银潭医院发布迄今最大最久的新冠后遗症数据至2021年9月1日,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导致了2.18亿人感染和452万人死亡。随着COVID-19大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存在,医学上新出现的挑战是从应对急性感染转向应对新冠长期后果对医疗体系造成的负担。全球据估计有近10%左右的新冠康复者患有不同的新冠后遗症,据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8月31日数据,国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4879例,死亡病例4636例。治愈出院病例89145例。这89145例确诊治愈出院病例中有多少人患有新冠后遗症,他们的康复情况如何?这些新冠后遗症有那些症状?
8月28日,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了一项关于国内新冠患者后遗症的新研究。这是目前最大型的、时间长达一年的随访,评估了2020年初曾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住院的1276名新冠病人,在出院后12个月的健康状况,对国内新冠后遗症患者的情况,提供了最新的数据。
这篇论文显示,这1276名新冠患者出院出院12个月后,仍有:—30%呼吸困难—26%抑郁/焦虑—12%没有回到病前的工作。国外新冠后遗症的症状共有205个,中国共有多少个?这篇论文显示:肌无力/疲倦、抑郁/焦虑、呼吸困难、睡眠困难、脱发、关节痛等,是目前为止随访患者较为主流的后遗症。
新冠病后的疲劳或肌无力看上去无足轻重,实际上它是慢性的长期的疲倦,不少人还有劳累后不适的现象,即体力或者脑力消耗后症状会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有的人因此不能工作、或不敢出门。另据这篇研究文章的相关数据,如果把排除的56位有精神问题/痴呆症而不能参加随访的患者也部分考虑在内的话,那有精神症状的人群比例其实更高。
该研究是由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曹彬、武汉金银潭医院王先广、以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王建伟共同主导的一项纵向队列研究。曹彬团队此前已在《柳叶刀》(2021年1月)发表过同一批病人6个月时的随访,当时他们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新冠幸存者出院后仍有持续的症状,住院期间病情危重的患者,比疾病严重程度较低的患者更可能有肺部气体弥散障碍和影像学异常。
这篇论文是针对疫情早期从武汉金银潭医院出院的新冠幸存者的双向队列研究。简而言之,所有在2020年1月7日至5月29日期间,从金银潭医院出院的2469名新冠患者都有资格参与。如果患者在出院后死亡;住在养老院或福利院;有精神问题、痴呆症或骨关节病;或行动不便,则被排除。研究人员对患者在出院后的6个月和12个月时做了随访。
最后共有1276名新冠患者完成了两次随访,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这些患者中,男性和在住院期间接受氧气治疗的参与者的比例,略高于未被纳入的患者。两组之间在年龄、吸烟状况、合并症和进入重症监护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每次随访时,患者都接受了详细的面谈、体检和6分钟的步行测试,也回答了各种问卷,反映他们呼吸困难的情况、生活质量、出院后就医情况等等。
研究人员在6个月时随机抽样病人做了肺功能检查和胸部CT,根据需要12个月时又有复查。
为了确定新冠患者在12个月时是否完全康复,研究人员在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1月16日期间从武汉市招募了没有感染过新冠的社区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新冠幸存者和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进一步进行1:1匹配。对照组成员由金银潭医院的医务人员在社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做了体检,并填写了和病人相似的各种调查问卷。
国外统计共有205个新冠后遗症症状,中国共有多少个症状?部分症状与SARS后遗症类似?本次研究显示,患者的一些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1.至少有一种后遗症症状的患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68%下降到12个月时的49% (p<0·0001)。
2.疲劳或肌肉无力都是两次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但该比例从6个月时的52%下降到 12个月时的20%(p<0.0001)。
这两种常见症状的改善非常明显,其他一些症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比如睡眠困难、脱发、嗅觉和味觉障碍。新冠后疲劳和肌无力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根据以前对SARS的研究,肺气体扩散能力的损害、最初发病时病毒引起的肌肉炎症、细胞因子紊乱、肌肉萎缩和衰弱,或皮质类固醇肌病,或这些因素的组合,都是可能的致因。
3.在病前有工作的患者中,88%在12个月后恢复了原来的工作,其中3/4患者已经回到了新冠之前的工作水平。剩下12%没有回到原来工作的患者中,32%是因为身体功能下降,25%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做以前的工作,18%是因为失业。
这个大型的随访研究也暴露了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1.呼吸困难患者的比例从6个月就诊时的26%略增到12个月就诊时的30%(p=0.014 )。半年过去了,呼吸困难的比例没有减少,反而比6个月时更多一些,这值得关注。此前已有研究指出,新冠幸存者在病愈之后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感冒药、祛痰药、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较多。也有肺科专家分析呼吸困难可能和病毒感染后的反应性气道疾病、肺部纤维化、或病后体质衰弱有关。2.此外,更多患者在12个月就诊时出现焦虑或抑郁(26%),而六个月时是23% (p=0.015)。
如果把排除的56位有精神问题/痴呆症而不能参加随访的患者也部分考虑在内的话,那有精神症状的人群比例其实更高。
文章分析,新冠后的慢性或迟发性心理症状可能是病毒感染的直接影响,也可能是因为身体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或自身免疫反应。此外,其他间接原因,比如社会接触减少、孤独、身体未完全康复和失业等也可能影响了精神症状。另一篇武汉人民医院2020年4月11-22日对武汉675名出院病人的调查提供了类似的数据。这个研究中患者的中位年龄是55岁,其中12.4%的患者因新冠而被暂时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PTS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可发生在严重的创伤事件之后。
症状包括:反复体验创伤事件(如噩梦,闪回及痛苦的想法);回避与创伤事件相关的唤起智慧;思想和情绪产生变化;以及反应催眠(包括不安、容易受惊、睡眠困难、容易发怒、注意力不集中等)。10.4%有中度至重度焦虑症状,19%有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症状。因此,新冠对住院病人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善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武汉出院的新冠患者中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3.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这些症状更多:疲劳或肌肉无力、焦虑或抑郁、以及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
4.和没有得过新冠的人比,新冠幸存者在12个月时有更多的活动、疼痛、焦虑或抑郁等各方面的问题。作者指出,以前对萨斯(非典)的研究显示,症状出现后一年,幸存者的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并持续到两年。疲劳是非典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可持续四年之久。但是疫情早期因测试不足,可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新冠病人从来没有被确诊过,呆在家里自己恢复了,但是这部分人中的后遗症可能没有被重视。因为国外疫情严重很多,有科学家称现在的后遗症病人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2020年2月初,武汉金银潭医院隔离病区内,医护人员正在给新冠肺炎患者做治疗
作者指出,这项研究也有几个局限性。
首先,最终参加研究的只有一半出院病人,可能给研究带来偏差。其次,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重点是以前在大流行病早期住院的新冠患者,和目前轻症为多的病人群体有很大不同。第三,新冠幸存者在急性感染前的健康状况不知道,没有准确的前后对比。总之,曹彬团队的这篇论文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新冠出院者的纵向队列研究,大多数新冠出院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和功能恢复良好,已经恢复了原来的工作和生活,但目前的健康状况仍低于对照人群。需要持续的纵向随访,以更好地了解新冠的自然历史和长期健康后果的发病机制。随着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人数的逐渐增加,出院患者多层次、多类型的康复医疗需求日益凸显。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工作,落实全流程健康管理措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5月13日,国家卫健委、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制定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并经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同意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民政厅(局)、医保局、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2月,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正在检查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身体状况
新冠后遗症的三大特点?谁可能患有后遗症,如何治疗?新冠后遗症与新冠病毒一样,对于人类都是新的课题。和其他疾病相比,这个新出现的病种有好几个独特之处,仍然值得细究。第一个特点,新冠后遗症是由病人命名和推动的。一名澳大利亚医生Elisa Perego感染了新冠后,觉得自己还被各种症状所烦扰,并没有完全康复。
2020年5月20日,她在推特里首次用了“长期新冠(Long Covid)”这个简单贴切而好记的名字。开始并没有很多人注意这个名字,但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同这个现象的存在,因此“长期新冠”的标签像滚雪球一样,逐渐在网上流传开来。
新冠病人迅速在网上成立了各种病友群。
▎这是2020年7月LongCovidSOS患者制作的视频,用呼救的SOS标记来号召大家重视新冠后遗症病人
除了抱团取暖、互相安慰,这些患者团体还为病人代言,和医学专业组织联系,推进新冠后遗症的科研,并和政府机构联系,推动制定相关政策。
比如几个患者组织Body Politic, Long COVID Support Group, Long Haul COVID Fighters等联合起来,通过网络调查了56个国家的3,762名新冠后遗症患者的症状、时间、康复程度等,发现病人共有205种症状,影响了10个器官系统,调查结果发表在一个医学杂志上。
▎新冠并发症可能影响的器官有心脏、消化道、肾脏、免疫和血液系统、大脑、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多个器官组织。来源:Zheng Medical Virology 2020
又比如,患者组织Survivor Corps和耶鲁免疫学家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教授合作,在研究疫苗接种对新冠后遗症的症状是否有改善。
现在世界各国医学界对新冠后遗症的重视,病人群体的贡献很大。
第二个特点,新冠后遗症并不是简单一个病,而是各种症状群的大熔炉。下面说说几个常见的问题。中文的新冠后遗症简单好记,可是世界上连病名都不统一,乱象丛生。
大家最熟悉并且使用最多的是“长期新冠”。世界卫生组织的名称是“新冠后状况”(Post COVID-19 condition)。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的名称是“新冠急性期后后遗症”(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简称PASC),十分拗口。2.其次怎么定义新冠后遗症。
到底是得病几周以后的症状属于后遗症,一开始标准非常不一致,3周、4周、8周、12周都有,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尽管很多,但都不好直接对比。目前的定义是:被新冠感染后出现的各种身体和精神的症状超过4周,并且无法通过其他诊断来解释,就可称为新冠后遗症。3.新冠后遗症有哪些症状?新冠后遗症的症状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身体症状,
常见的有:
•疲劳(15%-87%)
•呼吸困难(10%-71%)
•胸痛或胸闷(12%-44%)
•咳嗽(17%-34%)不太常见的身体症状包括嗅觉丧失、关节痛、头痛、干燥综合征、鼻炎、味觉障碍、食欲不振、头晕、肌痛、失眠、脱发、出汗和腹泻。
第二类是心理或认知症状。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比如流感的康复者相比,新冠后遗症的心理问题更常见,新冠后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更高。认知功能障碍,即英语里通俗的说法叫脑雾(brain fog)或脑袋不清醒,比如康复后记忆力、理解力、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5月11日,英国伦敦的一位长期新冠症状患者接受康复治疗
第三个特点是,新冠后遗症的治疗需要跨学科综合治疗。
新冠后遗症有着症状分散、各人表现不同、包括身心疾病这些特点。
大量有轻微新冠后遗症病人会去看一线医生,他们是帮助病人康复的中坚力量。
同时,不少大医院都成立了新冠后遗症的专科门诊,由肺病专家、心理医生、康复医生等各种专科医生组成团队,从各方面帮助病人。
有时新冠后遗症症状的严重性和器官的改变可能并不相符。比如呼吸仍有困难但查不到明显的器质问题,现在的观点是只要病人有疾苦,医生就有责任相信他们,重视他们,帮助他们改善症状、恢复健康。
曹彬教授在另一篇评论中指出,考虑到全球大量的新冠感染者,新冠后遗症的公共卫生影响是巨大的。除了要研究急性后新冠的各种不同临床表现外,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新冠后遗症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此外,还需要研究血清学特征,以及急性新冠感染导致的异常免学和炎症损伤对新冠后遗症的影响。美国认识到后遗症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国会已经批准给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四年11.5亿美元的经费,用于研究新冠后遗症。
而预防新冠感染是预防新冠后遗症的最佳方法。因此,必须加强疫苗接种和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以减少后遗症的出现。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对新冠后遗症要做到三个R:-Recognition(对新冠后遗症有更多认知)-Research(继续加强这方面的研究)-Rehabilitation(帮助病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