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蔡英文加码美国“鱼叉” 能把解放军赶下海吗(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8月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贩卖台湾40门M109A6帕拉丁(Paladin)型自走炮、1,700组GPS精准炮弹套件(PGK),引发岛内一阵“欢欣鼓舞”。然而9月一则消息传来,拆穿了强颜欢笑背后,帝国霸权与高层政治的金权横流。
9月12日,台湾媒体纷以“美国迫台购买”为题,曝光“鱼叉”导弹系统预算暴增的诸多细节。据报道指出,台湾海军此前规划对美采购100套岸置“鱼叉”导弹系统,但因预算紧绌,便向台立法院允诺暂买32套,其余68套将“视情况”另行筹购。然而美方国安高层显然不满此般调度,并于8月强势要求台方“一次买齐”,台湾海军只好“被迫”提交新发价书,一次编足了新台币866亿元的高额预算。
台湾采购“鱼叉”系统的战略规划
随后更多内幕爆出,某“不愿具名”的台湾立委证实,采购“鱼叉”的“迅捷专案”成立之初,海军确曾向台立法院允诺暂购32套,却未依约执行,而是将采购100套的完整经费挪移至2022年度的公开预算案,866亿的天价甚至比美方于2020年10月公告的23.7亿美元金额(依当时汇率约合新台币677亿元),足足多出了189亿元。
虽说后续又有消息出面澄清,指“多出的189亿元”应是兴建阵地与场库的相关费用,却依旧难止阴谋论的绘声绘影,台防部与美国“秘密合谋”、“强迫台湾买单”等舆论不胫而走;“不愿具名”的立委更是研判,8月中旬传出的“2,000亿特别预算量产导弹”传闻,应与此次“鱼叉”采购预算暴增有关:若不是美国要求台湾“优先结帐”,原定的造弹造舰预算便不至于遭受排挤,以致台防部剑走偏锋,另编特别预算来维持既定防务开销。
然而,这并非“鱼叉”采购案的唯一争议。
先“插队”后“涨价”再“借款”
首先,台湾采购“鱼叉”的规划,乃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内,相关政治势力“插队”所致。
2020年10月底,美国宣布军售台湾100套机动岸置型鱼叉导弹系统与400枚基本型的RGM-84L-4鱼叉Block II导弹,总价即是前述的23.7亿美元(约新台币677亿元)。台湾海军由此成立“迅捷专案”,编列新台币511.5亿元(约17.7亿美元)预算,规划在5年先采购100套岸置型鱼叉导弹系统发射车与100枚鱼叉导弹,其余300枚鱼叉导弹再分年以一般武器项目预算采购。
然而彼时便有消息传出,“迅捷专案”从建案、完成整体规划书,再到匡列预算,仅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且该案根本不在当年台湾海军的采购规划内,甚至台防部负责审查预算的战规司,也是事后接获通知,才重新审查2021年的预算额度分配。
当前台海局势下,解放军频繁演练装载航渡、抢滩登陆
换言之,整起事件的实际主导结构,乃是美方高层拍板“插队”后,由台湾“国安会”对台防部进行“政策指导”,要求海军优先重视“鱼叉”采购案而成,方有如此“迅捷”成立的“迅捷专案”。
而针对上述变动,台防部仅以“中科院反舰导弹生产量能不足”、“安全情势不佳急需采购”为由,轻轻带过这阵人仰马翻。但计划赶不上变化,“迅捷专案”成立不久后,美国随即在2020年底以“增加通讯等装备”等借口,要求台湾加价;又在2021年3月表示,美国原本规划从2023年开始陆续交运装备,并在2024年让新弹入台服役,但眼下因作业与技术等相关问题,必须将相关交货期程延后1年至2年,意味“迅捷专案”的5年预算执行规划必须重新修订,让“急需采购”的名目惨遭打脸。
2021年6月,美方军备界终于出面证实,台湾海军已与美方签定发价书,采购首批32套“鱼叉”导弹系统,并支付新台币6亿余元的首付支付款项,其余68套将视未来预算额度,再进行第二阶段采购。然而此笔6亿元的首付支付款,也非“迅捷专案”支出,而是台防部动用了预算调控机制,由已通过的M109A6自走砲、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采购案预算中,“借款”支付美方,这才让海军的“鱼叉”采购案生效。
台军2014年重炮射击操演
“鱼叉”对武统的影响
以上种种光怪陆离,侧写了“鱼叉”采购案的荒唐可笑:“插队”是真,“情势紧急”名目是假;“高层勾结”是真,“美台友好”说词是假。
但更可笑的,则是“鱼叉”采购案的背后逻辑。虽说有不少分析认为,特朗普是为挽救生产“鱼叉”的波音公司,才要求台湾“代为付帐”,购买已停产多年的“鱼叉”导弹系统。但平心而论,5年23.7亿美元的预算,与波音公司每年580亿美元的营收相比,恐怕只是杯水车薪。美国之所以如此安排,还是着眼于武统战云下的谋利需求。
首先,经历多年的军事发展落差,台军战略已从早年的“反攻大陆”,收缩为台海导弹危机时的“将解放军赶下海”,再退化至近年的“储存战力于纵深”。
1990年代,解放军的装备机械化程度有待提升,抢滩大抵凭靠63A式水陆坦克与登陆艇,极易在渡海来袭时遭受打击,更会在上岸后迎来炮兵与坦克火力洗礼,登陆部队不易进入纵深;如今两岸军事实力逆转,台军因装备落后、训练不精,早已丧失海空优势,倘若解放军有意攻台,势必会率先出动远程火箭炮与空军轰炸,确保台湾的海岸防御与滩头阵地皆被瓦解,再派遣两栖机械化旅等部队登陆,逐步逼入纵深处。
解放军的陆军、火箭军演习画面
在此境况下,台湾几乎只剩“是否全岛巷战”与“全民不对称作战”等选项。但由台湾仅采购400枚FGM-148标枪反坦克导弹等境况观之,所谓“不对称作战”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口号,民进党的“战到一兵一卒”,实际是要多数台军扛着60年代的66式火箭,对决装备着96A坦克与05式自走炮的解放军集团军,形同集体自裁。
无独有偶,8月宣布采购的M109A6自走炮、9月曝光的“鱼叉”采购丑闻,亦为此理。前者为80年代“老炮儿”,对上解放军装甲同样无力;后者虽被台湾形容为反舰“必杀技”,但如今的解放军面对这般亚音速、又不隐身的导弹,早已具备高拦截能力,且若武统号角吹响,在鱼叉未被对岸的远程火箭炮夷平前,渡海进程不会轻易启动,所谓“打击渡海攻台的解放军”,无异于白日梦呓。
从购买无用武之地的“鱼叉”、80年代老炮儿,到吹嘘“不对称作战”却不认真备战,台军的建军规划已完全沦为美台国安高层的谋利禁脔,双方披着“抗中保台”皮囊,啃噬台湾民脂民膏、吮吸人民工作血汗,即便预算已左支右绌,仍要寡廉鲜耻上演“乾坤大挪移”,只为在台海终局前吃干抹净一切利益。
到头来,100套“鱼叉”无法将解放军赶下海,却正在加速台湾沉沦。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