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逝世:对华角色被低估 反对台独最鲜明的国务卿(组图)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Colin Powell)10月18日因新冠并发症逝世,终年84岁。10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称鲍威尔是美国资深外交家,中方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对他的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
中美关系不同历史时期,两国政府个人的影响力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关键人物往往能改变历史的轨迹和国际关系格局。鲍威尔就是这样的人。作为上世纪80年代崛起的政治明星,鲍威尔先后为三位共和党总统效力,并且担任国安及外交要职,对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美国对外政策影响很大。
很多人对鲍威尔的印象主要体现在他在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这也是鲍威尔本人承认的最大污点。而在中美关系方面,鲍威尔角色一定程度上被低估。实际上,他对中美关系发展做出了很多潜在、隐性、甚至战略性的影响。尤其在小布什(George W. Bush)主政的第一个任期,面对新保守主义者主张对华单边强硬政策,鲍威尔则力主对华务实、友善外交。
鲍威尔强调和中国的合作,而非竞争。即便是新保守派强调的人权,鲍威尔也认为,应该开诚布公地和中方谈及,用一种“真朋友”(real friends)、“真伙伴”(real partner)的方式和彼此打交道。这基本上是小布什第一个任期的对华关系基调。
“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和中国接触,观察中国将来如何发展。而且我们不是带着恐惧观察,而是审慎地观察;观察目的也是和中国一道发展,而不是为了遏制中国。“
2004年11月鲍威尔接受CNBC-TV采访
在鲍威尔看来,中国不是敌人,而是一个潜在的“地区竞争对手”(regional rival),以及贸易合作伙伴。担任国务卿期间,鲍威尔帮助小布什界定了9·11之后的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即“三C框架”,主张坦诚(candid)、建设性(constructive)和合作性(cooperative)的对华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在分歧领域保持“坦诚”,在彼此看到曙光的领域保持“建设性”,在符合双方共同地区及全球利益的领域保持“合作”。
2006年1月5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白宫罗斯福厅会见现任和前任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右一为鲍威尔。(AP)
2005年离任时,鲍威尔认定,中美可以成熟相处,求同存异。这一视角影响了后几任的国务卿,包括对华鹰派赖斯(Condoleezza Rice)和希拉里(Hillary Clinton)。赖斯属于保守派,对华立场强硬,但最终因为反恐合作和防核扩散等议题,她也变得更加务实。在鲍威尔力挺的民主党总统奥巴马时期,希拉里继承了三C框架,和中国达成同舟共济以及亚太共存的认识。
具体操作上,鲍威尔的另外一个最大贡献就是帮助化解了南海中美撞机危机。
2001年4月1日撞机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只表达了“遗憾”的态度。时任总统小布什甚至公开要求中方返还美国飞机及机组人员,但遭到中方拒绝。中方要求美方作出正式道歉。但小布什及其周围的鹰派幕僚主张对华强硬,拒绝向中国道歉,甚至考虑军事施压。
但鲍威尔力主通过外交化解危机,反对国防部对华强硬的建议。撞机事件1周后,鲍威尔使用“sorry”一词表达歉意。虽然这不算正式道歉,但最起码是态度上的一种改变。最终,鲍威尔同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团队幕后沟通半月有余,才缓解了紧张局势。事后,小布什曾感谢鲍威尔在化解这一紧张局势时所展现出的冷静与稳重。
鲍威尔在离任前曾公开提到,不能让撞机事件这一事件危害两国关系发展,而且要从这一危机中汲取教训。自己和中方的接触也为接下来两国关系的大幅改善奠定了基础。
鲍威尔另外一个鲜明立场就是反对台独。
中美撞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国内“中国威胁论”舆论四起,有关中美冲突的讨论不断。也是在这种氛围下,小布什上台伊始也曾表达对华强硬,强调美国会竭力防卫台湾。但9·11后,鲍威尔力主和北京开展反恐合作及防核扩散的合作,使得小布什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
2021年10月17日,中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发布消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证实美加军舰联合穿越台湾海峡。(微博@南海战略态势感知)
根据美国《纽约时报》的报道,2004年10月25日,鲍威尔访问北京期间曾接受媒体采访,明确强调台湾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美国支持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和平统一”(peaceful reunification),美国并不支持台独。当时,鲍威尔还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表示,美方希望两岸双方不要单方面采取有损各方正在寻求的“重新统一”(reunification)这一最终结果。
鲍威尔这一表态得到中国官员的称赞。台湾方面则自找台阶称,那是鲍威尔口误。当时的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甚至通过地方媒体批评鲍威尔言行。
鲍威尔这一表态有何特别之处?可以说,从现在来看,鲍威尔是唯一一位能够公开支持中国“和平统一”、明确反对“台湾独立”的国务卿。在他担任国务卿之前中美建交的三十年间,美国官员大多对两岸关系采取模糊表态,话语大多严格控制在美国“一个中国”政策框架之内。美国外交官也忌讳提到“和平统一”或“重新统一,而是更多地强调任何改变现状的做法都要符合台海两岸人民的意愿。
鲍威尔之后的美国国务卿再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明确做出过支持两岸统一、台湾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表态。
2005年离任一年后,鲍威尔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他对中国对大的担忧就是大陆对台关系。他说:“如果台湾走向独立,中国将会动武。美国必须要扮演平衡角色,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