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队研究:患者出院近1年后,仍有呼吸急促等问题(图)
中国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披露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的后遗症,引发关注。
据中国媒体观察者网11月24日消息,23日,中国《医学前沿》期刊刊登了一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简称武汉协和医院)团队发表的论文。
研究发现,即便是非重症患者,在确诊新冠近1年后,依旧存在多系统问题,如睡眠困难、呼吸急促、乏力和关节疼痛等身体症状,以及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中,56.7%非重症患者表现出了肺部CT异常,包括磨玻璃样混浊,支气管扩张,结节,以及纤维化等。
而肝肾功能方面,少数出院患者肝肾功能存在异常,如转氨酶(ALT)、肌酐值等。但是,由于没有感染前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不能完全将肝肾功能异常归因于新冠肺炎,仍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研究。
最后,文章总结称,即使是非重症病例,出院患者在确诊新冠肺炎后近1年,仍会出现多系统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英国广播公司(BBC)一篇文章也指出,新冠长期后遗症不仅让重症病人需要更长时间康复,而且即使是轻症患者也可能会遇到持久而严重的健康问题。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期刊8月曾刊登了一篇名为《超过50种新冠长期影响:一项系统性回顾》的研究。这项美国和墨西哥团队的研究显示,80%的感染患者出现了一个或多个长期症状,一共出现了55种可能的后遗症。其中,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呼吸困难(24%)、嗅觉失灵(21%)、咳嗽(19%)等。肺部CT异常也很常见,35%的患者在首次肺部CT扫描60至100天后,肺部CT显示仍有异常。此外,还有约10%的出院患者出现了胸痛、恶心、记忆丧失、耳鸣等症状。
对于新冠可能带来的后遗症,今年5月13日,中国卫健委、民政部等4部门联合制定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康复治疗方案》,对呼吸功能、心脏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主要表现、评估方法和康复训练方法进行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