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难解之谜,竟与《山海经》记载爆惊人巧合(组图)
名震中外的古蜀国遗迹三星堆近几年来持续发掘出令人惊奇的文物,考古与历史学界也不断引以讨论并修正传统的中华文化起源理论。除此之外,民俗与宗教学界也以此对先秦时期的神话地理志《山海经》的内容进行跨界研究,认为这部有3千多年历史的千古奇书所记载的瑰奇神话与宗教异俗,在三星堆文物的陆续出土与交互印证下,多项惊人巧合证明书中记载并非远古先民的神话与想像,而是实在的古代中国山川地理与民族文化探勘纪录。
先秦古籍《山海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荟萃中华古代神话与珍异博物的奇书,全书18篇,约31000字,收录古史、医药、民俗、神话、巫术、宗教等内容,并有400多种珍禽异兽的记载,历代版本虽配有图画但已亡佚,现有图本为明朝所制。书中奇幻瑰丽故事一直为中国传统文史学界津津乐道,现代电影戏剧与小说中亦经常以其内容为题材。
大陆文化戏剧学者余秋雨曾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祕,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说明三星堆文物出土虽震惊史学界,却又缺乏相关文字记载,其神秘之处引起研究人员与文史爱好者高度兴趣。三星堆出土文物极多,其中知名的包括国宝级的青铜立人像、金杖、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玉牙璋、黄金面罩、青铜太阳轮、跪坐人像、青铜大鸟头等等。其中有多项被指出与《山海经》记载有令人惊奇的巧合,若举其最受瞩目的几项,真让人不得不信这本奇书的来源与几乎同时代的古文明之间必定有非常深入的关係,看似荒诞离奇的《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很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三星堆发现一座人头鸟身的青铜神像,被研究人员认为与《山海经》的春神“句芒”是相同的来源。(图/网路)
被指出与《山海经》描述吻合的首先是书中记载主宰草木万物生命的春神──“句芒”,书中形容他是“鸟身人面,乘两龙”,每年到立春时节民众身穿青色服饰祭祀句芒,此一习俗自周代即有相关记载。而在三星堆文物发掘过程中,在第3颗神树附近发现一座人头鸟身的青铜神像,其服饰花纹奇特,与夏商文明截然不同,比较像中亚一代如伊朗与埃及古文明图像。
其次被指出与《山海经》记载神似的是三星堆出土的“扶桑树”。书中指出,东方海上有10个太阳,轮流照耀大地,未轮班的9个太阳化为金乌栖于扶桑树上,后来更演绎出“后羿射日”的故事。而三星堆出土的几株青铜扶桑树每株都高达4公尺,共分3层,9个分叉的枝头上各栖息一隻神鸟。当时考古人员与历史研究者对其制造工艺能力非常讶异,而文物外型与《山海经》描述的巧合更令考古人员啧啧称奇。
三星堆出土的“扶桑树”被研究人员认为与《山海经》记载的10个太阳故事神奇地吻合。(图/中国日报)
第3个被研究者认为有高度巧合的是三星堆的“青铜神鸟”,它与神树上的太阳金乌类似,都饰有如旌旗般的冠羽和长垂的尾羽,有的背部羽翅高高耸起,其简约与抽象的禽类形象像极了《山海经》羽饰华丽的“五彩鸟”,这种像凤凰的神鸟是祥瑞之兆,一旦出现就会天下安宁,这也是后世凤凰传说的起源。
三星堆的“青铜神鸟”与《山海经》所称羽饰华丽的五彩鸟极为相似,而五彩鸟之说也演化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凤凰传说。(图/三星堆博物馆)
第4项被提出讨论的是三星堆文物最让人感到奇特的“纵目面具”,其造型独特,且极厚重,学者认为可能是做为祭祀之用。他们认为,这座青铜材质的凸眼面具形象即是《山海经》所描述“烛龙”,这位神灵睁眼成白昼、闭眼入黑夜,呼吸交换即是冬夏季节交替。书中也用了“纵目”一词来形容这位神灵,而“纵目”一词在中原文化语系中没有在其他文献中出现过。
文史学者在研究时也发现,许多三星堆文物与《山海经》神怪故事有难以解释的巧合,也为中国古文明与民族源流的探索开拓了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三星堆文物陆续出土后,更多的青铜器物都被指出与《山海经》裡的叙述相关,引起更多人的兴趣。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曾表示,位于现今四川省广汉平原上的三星堆文化,也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其文明受到来自黄河流域中原文化与中亚文化的交互影响,或许是古代最早的跨洲交化交流之下所形成。按此推论,《山海经》的奇幻故事源头,说不定也有相当成分受到由三星堆传入中原地区的西方文化影响,未来还有待考古与文史研究人员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