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鹰一样”严防中国大陆趁机犯台,专家指美国对台政策渐趋清晰(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俄乌战争进入第二周,外界担忧北京可能在全球目光齐聚欧洲时对台湾采取行动,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维斯巴赫说,他正“像鹰般”注意中国的举动。
同时,美国总统拜登这个星期指派一个由前美国军事及国安官员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台湾传达美国的再保证,专家认为此举意在警告北京勿趁此机会对台湾轻举妄动,显示美国对台湾的战略模糊政策已渐趋清晰。
美军密切注意中国举动
美国《空军时报》星期四(3月3日)报导,太平洋空军司令肯尼斯·维斯巴赫将军(Gen. Kenneth Wilsbach)当天在佛罗里达州美国空军协会年会的媒体圆桌会上表示,他正在密切注意中国在台海的一举一动。
“我正在像鹰一般注视着”,包括通过军事侦察设施。维斯巴赫说,“我到现在还没看到什么,但那并不表示他们内部没有在谈论这件事,也不表示他们不会尝试做什么。”
维斯巴赫说,他注意到自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侵略后尽管中国保持低调,不过“他们的确有一名发言人告诉低级别公共事务官员,不要有任何贬低俄罗斯的发言,因为'我们可能在处理台湾议题时需要俄罗斯。”维斯巴赫说,他希望这名发言人能公开解释这个说法,“不过我们可以假设他们的意思是什么。”
美代表团旋风访台给再保证
在美国军方密切注意中国在台海动静的同时,星期一(2月28日)突然传出拜登政府将派跨党派前高官代表团访台的消息。
这个由前美国国防及国安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在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伦将军(Adm. Mike Mullen)带领下星期二下午抵达台湾,星期三晚间就离开,待在台湾的30小时被当地媒体形容为“旋风式”访问,期间会见了台湾正副领导人蔡英文、赖清德,行政院长苏贞昌、国防部门事务长邱国正等官员,也和在野的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会面。
代表团成员包括布什政府副国家安全顾问奥沙利文(Meghan O'Sullivan)、奥巴马政府副国防部长弗卢努瓦(Michele Flournoy)以及两位前白宫国安会亚洲事务主任格林(Mike Green)和麦艾文(Evan Medeiros)。
穆伦在与蔡英文会面时说,这个代表团反映了美国不分党派对美台牢固伙伴关系的支持,他希望藉由这个访问向台湾人民,以及美国在地区的盟友和伙伴表达美国对其坚定承诺的再保证。
美不因欧洲战事分心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研究员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从代表团的组成可以看出拜登政府有意凸显跨党派的一致性,成员不仅包括民主党与共和党政府前国防及国安官员,由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率团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对台湾发出了军事和安全的强烈信号。”
萨克斯说,这个代表团没有经济或国务院官员,显示它要发出的是对准目标的信号,以表达美国对台湾和地区盟友的承诺,尤其是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周日公开呼吁美国舍弃战略模糊做法,显示美国印太地区盟友的确担心华盛顿因欧洲战事而分心,因此拜登政府也要让这些盟友安心,告诉他们虽然美国现在的焦点在欧洲,尤其是乌克兰,但美国不会因此而分散对印太地区的注意。
战略模糊转向战略清晰?
萨克斯和外交关系协会会长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ss)前年9月在《外交事务》期刊上发表文章,倡议美国将数十年来在台海的“战略模糊”政策改为“战略清晰”,文章发表后至今仍然在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引发讨论。
美国之音问中文名“石可为”的萨克斯,拜登在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事激烈中指派前防务及国安高官访台,这是否是一种“战略清晰”的表现?是否意味着美国的战略模糊政策正在改变?
萨克斯说,拜登政府至今并没有对是否支持“战略清晰”政策明确表态,白宫印太事务协调人坎贝尔前两天被问到“战略模糊”政策是否应该改变的问题时也才说过,美国的政策没有改变,所以“我不期望这个政府会正式采取'战略清晰'的姿态,不过我认为他们在做的是在朝那个方向移动,但却不这么说。”
蓬佩奥吁美外交承认台湾
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在抵达机场发表的简短讲话中称台湾是一个“伟大国家”,星期五在公开演讲中还呼吁美国政府给台湾外交承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连续两天被问到蓬佩奥访台的问题时以“无耻”、“信誉破产的前政客”形容蓬佩奥,并说“这种人的狂言妄语是不可能得逞的。”
不过前美军太平洋舰队情报中心主任詹姆斯·法内尔(James Fanell)告诉美国之音,蓬佩奥是最大声、最公开批评中国共产党的人之一,因此他的访问引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应。
法内尔说,蓬佩奥2月21日宣布访问台湾时,正是50年前尼克松总统访问北京的同一天,中国媒体和政府官员立即对他访台做出谴责,并提醒他和全世界,台湾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目前是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政府研究员的法内尔也对拜登政府有所批评,认为拜登指派代表团访台是为“抵消”(off-set)蓬佩奥的访问。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