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辩论:马克龙猛攻无改选情 勒庞避过五年前的灾难(视频/组图)
4月20日,法国总统选举决选前四天,现任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与其极右对手、“国民集会”(RN)的马林勒庞(Marine Le Pen)终于进行了此次大选中的首次面对面总统辩论。
五年之前的总统次轮投票,同样是马克龙、勒庞之战,当时于辩论台上,勒庞迷失在自己面前的辩论准备文件、以“入侵者”形容难民等种种丑态,可算是奠定马克龙胜局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次两人民调远较五年前接近的选战中,各界都关心马克龙能否如当年一般凭着他的辩才与对政策的娴熟,再次击败勒庞。
结果是没有。法国左翼主流报章《解放报》(Libération)形容,这次勒庞没有躺在“担架”上被擡下辩论台,却也没有真的表现得比以往好。而出身投资银行、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巴黎大都会精英”和“富人总统”形象的马克龙,也未能在选举的最后冲刺阶段扭转其高高在上的观感。他在俄乌战争等议题上对勒庞的猛攻,更有可能使他显得更为高傲。
马克龙稍占优势
根据民调机构Elabe为法国最大电视新闻台BFMTV进行的辩后迅速民调,有59%受访观众认为马克龙更具说服力,39%更则持相反意见。而在首轮选举以近22%得票排名第三而落选的极左候选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支持者中,此比例则为61%对36%——由于梅朗雄支持者在次轮投票的取向是马、勒两人的胜选关键,这结果某程度上对马克龙有利。
同时,有53%人认为马克龙具备有更多总统必需的特质,而对勒庞有此评价的则只有29%。更多人认为马克龙更能团结法国、更具活力、更诚恳、有更好的计划;不过,在更接近法国人所关心的问题,以至能带来更多改变之上,勒庞的得分则比马克龙高。
马克龙和勒庞两人,最终似乎也未能改变他们既有的政治形象。对于希望表现得更亲近平民的马克龙而言,有50%认为他更为高傲,相于对勒庞所得的16%;对于多年来一直想将其极右形象“温和化”的勒庞,则有50%人认为更为惹人担心,相对于马克龙所得的25%。
但无论如何,马、勒两人至少也在围绕着政策和政治主张作辩论,远远胜过大西洋彼岸另一个总统制大国的电视辩论。
数度交锋却未见“致命攻击”
在马、勒两人的辩论当中,马克龙无可置疑地采取了明确的攻势。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在俄乌问题上对勒庞的攻击。
他直批勒庞“当你与俄罗斯对话之时,你不是跟任何外国领袖对话,而是跟自己的银行家交谈”,将勒庞2014年对俄国兼并克里米亚的支持立场与其在翌年从俄国银行得到的贷款扯上关系。2017年曾到克里姆林宫与普京会面、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尚有与普京合照在竞选单张上的勒庞,则回应称她是“一个绝对、完全自由的女人”,“我所守护的是法国和法国人,因为我是一个爱国者”。
在欧盟的问题上,马克龙则攻击勒庞的政策“无脱欧之名,却有脱欧之实”,勒庞对此则指马克龙对法国只有“发育不良”的愿景。的确,勒庞此刻已不提脱欧,却声言要立法优待法国人、确保法国法律优先于欧盟法律,这些最终只会导致欧盟根本上变质或者法国实然脱欧。
在物价上涨的议题上,勒庞主张扣减消费税,马克龙则反驳称“你跟我也不需要扣减消费税”,指出消费税的无差别性,质疑勒庞“将金钱交还法国人”的政策口号。
勒庞支持者所捕捉到的马克龙“高傲”身体语言。(Twitter@_vivemarine2022)
在退休年龄的问题上,马克龙将之由62岁提升至65岁的主张受到勒庞强烈批评,后者指之为“绝对不可接受的不公平”,认为这将是“让法国人在不能享受退休的年纪进入退休”。马克龙则回应指勒庞的计划让从未工作与一辈子都在工作的人能得到同样的政府退休金,又批评勒庞不提高退休年龄之际,却没有清晰提出如何保障法国的退休金制度在财政上能维持下去。
在气候问题上,针对勒庞拆除风力发电设施、停发新太阳能发电等政策主张,马克龙指责勒庞是“气候怀疑论者”,但勒庞则因应马克龙为解决燃料价格高企提出的减税,反批马克龙才是“气候伪君子”。两人却有加强核发电上有罕见共识。
马克龙与勒庞在不同的具体政策议题上面都时有针对细节的交锋,例如在增加雇员收入的问题上,勒庞和马克龙就曾就到底是应该在薪金增加中给予雇主社会保险支出的豁免额度,还是应该为雇员奖金提供免税额,展开过激烈辩论。
在不同的争论中,马克龙虽然希望重施2017年攻击勒庞不熟政策的故技,可是勒庞这几年来已为此准备良久,在舆论前数天更是闭关练功备战,因此最终也大致上没有被马克龙抓到明显的漏洞。
经过首轮投票后近十日的竞选,勒庞以“亲猫”照片得来的温和公关印象,渐渐被其禁止妇女在公共场所戴上穆斯林头巾等分裂性政策所取代,马克龙在辩论中更借此攻击勒庞起引起法国“内战”。根据综合民调,马克龙与勒庞的差距已从4月10日首轮投票时的6个百分点扩大至10个百分点;在《经济学人》模型中胜算一度跌破八成的马克龙,如今也回升至超过九成的水平。
不过,由于这场辩论中双方都没有明显的“致命攻击”,未能大幅改变民情,因此4月24日的选举结果就是要看谁能够鼓动起更多原本支持其他候选人的选民参与投票,并把选票投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