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解封未卜 澳洲华人“跨国”为年迈父母买菜(组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上海封城月余解封遥遥无期,担心上海父母吃饭情况的悉尼居民琳达·李(Linda Li,音)一直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澳大利亚操持父母的食物和日常用品采购。
三月底,上海开始实施严格的封控措施。昨天,上海报告感染人数有所下降为19,455人, 死亡人数51人比前一天有所增长。
上海封城期间小区里出现的一袋袋白菜。(Reuters: Aly Song)
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近日表示,虽然疫情反弹风险高,“但好消息是管控区外的社会面病例数呈逐步下降趋势,部分行政区已实现社会面筛查全阴性。”
不过目前,上海市民仍旧不知道眼下的情况何时才能够结束,长时间的居家隔离让食物供应成了最大的问题,出现了“99元包子”和“78元白菜”等天价食品,快递费和“跑腿费”也疯狂涨价。
“开始挺担心食物和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处理的,一星期没睡好,”李女士在采访中表示。
琳达·李在这次上海疫情之前就经常为父母网购食品,所以父母的日常生活尚无大碍。(Linda Li)
李女士的父母住在浦东某高危封控区内,里面有不少检测阳性的居民。
小区居民在封控实施后就创建了不少团购群解决生活物资短缺问题。然而,李女士开始并没有为帮父母买菜而参与团购,而是选择开了一个团购群,自己担任“团长”。
由于清零政策,只有医护人员、志愿者、送货人员以及有特别许可证的人才可以自由活动。
大量居民自发组织了团购,但团购食品的质量、卫生安全以及送货时间又让不少人忧心忡忡,一些居民更是害怕新冠病毒让团购变“团灭”。
悉尼的上海“团长”
为了帮助父母及他们所在小区的居民,李女士自告奋勇从悉尼组织了远在上海团购。
“我加了很多[父母]小区内的团购群,但很不放心。我对东西从哪里进货,中间由谁来送货,到小区由谁接手这些问题比较担心。所以,我想如果可以的话,自己组织小区内的团购,这样对父母吃的东西会比较放心,”她说。
“所以,我就自己当了一次团长”。
很幸运,朋友为李女士介绍了一位经营食品公司的供应商,商家从合作商社把货物发出来后就直接送到了她父母所在的小区。
李女士组织团购的是水果、肉类和食用油。因为是第一次组织,所以数量不多,只有30份。
她透露,小区内的阳性者很多,居民楼也很多,居委会和志愿者都忙不过来,所以联系了小区内没有被封控的一个男青年,请他帮忙与送货人对接,并将团购的食品送给处于封控中的那些团购者。至于依然可以在小区活动的居民,就在小区内自行取货。
上海疫情期间,远在悉尼的琳达自己当了一次“团长”,为封控小区组织了团购。(Linda Li)
李女士表示,从这次团购的反馈来看,过程非常顺利,送到的食品质量也很不错。但当她第二次联系供货商想要再次组织团购时,供货商坐在的地方也因为出现病例而被迫停止送货。
不过,李女士的父母虽然住在进行团购的高危封控小区内,但她很多时候买东西是未雨绸缪,所以她的父母并不像一些居民那样急需生活物资,因为她已经为他们囤积了足够的食物。
在上海实行封控管制前,中国其他一些城市就出现了封城等情况,李女士判断上海有可能也会封城。从三月初她就开始不断网购,让父母的冰箱塞满食物。
“我大概在3月10日左右就开始陆续为父母在盒马、叮咚等平台买东西送过去,那时还没有封控,”她说。
上周开始,李女士父母所在的小区又进入了政府曾一度辟谣不会发生的“静默期”,个人组织团购的送货渠道也受到了管控。
ABC联系了上海政府询问关于“静默期”的情况但没有收到回复。
“我还没在小区群里看到特别缺什么的消息,看看七天后吧,”李女士这样说到。
五点起床加购物车
李女士组织的团购,帮助了父母和所在小区的居民。然而,不是每一位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居民都具备同样的条件与能力,绝大多数人还是要通过电商平台或他人组织的团购为远在上海的亲人采购食品。
另一位悉尼市民琳恩·冯( Lynn Feng,音)女士接受ABC中文采访时表示,她从上月开始便已经为在上海的家人网购或团购食品。
上海封控期间,悉尼的琳恩·冯女士竭尽所能帮助家中四位老人团购生活必需食品。(Lynn Feng)
冯女士的父母住在位于浦西的上海宝山区,先生的父母则住在闵行区,目前由于封控政策还处于足不出户的状态。她表示,父母在上海封控前囤了一些食品,公婆也在自己的帮助下拿到了网购的一些食品,因此生活还没有受太大影响。
她表示,自己在生鲜电商平台帮家中老人买过一些食品,但现在主要是参加小区居民利用微信区组织的团购。
正常情况下,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在电商平台下单买菜或参加微信群团购。但在上海封控期间,网上买菜必须眼疾手快,而且有时还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有上海朋友上了五点的闹钟起来抢菜。纯粹考验运气。”
冯女士表示,自己目前使用了叮咚、美团与盒马三个生鲜电商平台的购物应用程序,但能抢到中意的食品并顺利实现配货实属不易。她说,在叮咚平台买菜时,会发现该电商平台在上海不同地区供应的食品不尽一致。比如在闵行区,购物平台系统显示有多种蔬菜水果可供选择(虽然大部分都处于缺货状态),而在宝山地区,只有名为“抗疫包”的蔬果、肉类搭配组合,别无选择。
“[封控]那时起就很难抢到东西了,”冯女士说。
目前,她在京东平台下的订单中还有五六单处于待发货状态。
冯女士通过亲戚了解了父母所在小区的一些团购群,并参加了团购活动。
她也反映,团购也不是可以解决食物急缺问题的最佳手段,因为除了质量没有保证,还会有团购人数已满而无法下单或干脆缺货的情况。
琳恩在电商平台叮咚上为公公婆婆买到了蔬菜水果。(Lynn Feng)
“有很多团购群内订购的东西,最后未必能够买到。参加团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下单付款后遭遇退款,特别是在家里已经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她说。
冯女士的母亲患有糖尿病,缺货后新换的蔬果组合中有很多东西不适合母亲吃,所以她只能选择退款。
政府救援不足
上海解封遥遥无期,缺少食物和日用品成了人们共同的烦恼。(7.30 Report)
目前,上海政府有少量为市民提供过物资,但配送频率不稳定,甚至还出现了倒卖救援物资和市民收到三五产品的报道。
“如果政府能每隔五天或一周派发一次物资,那么我爸妈和公婆就不再需要[团购],”冯女士说说。
但她同时表示,没办法知道发下的“大礼包”中有什么东西。她举例说,从4月1日到4月11日期间,父母只收到过一次配发的干货,香菇、木耳和灰枣各一包。
冯女士认为,对任何一个缺菜的家庭来说,仅凭这些干货很难做出饭菜。
“我觉着,任何一个地方,在这种时候[遇到问题]都是能靠自己[解决]就先靠自己,”她说。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