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缩表,谁来“接盘”?6月美股或将结束反弹。
6月1日,美联储开始了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缩表”计划。截至5月30日,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达到8.9万亿美元,是疫情前水平的两倍多。从美联储的缩表路径来看,6月计划缩表475亿美元,包括300亿美元的国债和175亿美元的MBS(抵押支持债券)。三个月后,美联储的缩表规模将提高至950亿美元(60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
相较于上一轮2017 – 2019年的缩表,本轮缩表在速率和规模上都远超往期。上一轮的缩表是在美联储在2015年12月进行首次加息后,在2017年9月才开始进行。而在这个期间内,美联储始终将资产负债表规模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局面。对比这次,美联储在3月进行首次加息后,在6月进行缩表,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间隔。并且在3个月后的每月950亿美元的缩表规模,也是上一轮缩表每月500亿美元的近两倍。从规模上看,美联储在FRB/US模型中预测的在未来几年,将资产负债表规模减少约2.5万亿美元,这相当于自2020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放水总量的近一半水平,尽管这一估计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2007-2022
图片来源:FED
此次缩表的形势采用被动式的缩表,即在美联储持有的债券到期后不再购入新债券。主动缩表指美联储主动在市场抛售债券,而这带来的风险是债市价格的暴跌,推升债券收益率。但如若通胀仍不能得到有效抑制,美联储或进一步激进的进行主动抛售的行为,而这对于股市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那么这次缩表,接盘的是谁?美债最大的持有者是美联储。而在今年由于俄乌冲突引发的美国冻结俄罗斯资产的行为,导致世界各国对美债这一“国际上最优质的资产”产生不信任,因此,世界各国自去年年底以来连续四个月减持美债。据最新数据统计,第二大债权国中国的美债持有量在3月降低至1.039万亿美元,这是自201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第一大债权国日本也在连续进行抛售美债。
世界各国持有美债规模 2021 – 2022
图片来源: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Federal Reserve Boad
在全球都在减持美债的洪流中,美联储需要找本国的银行作为买家进行接盘。而在5月23日,美联储隔夜逆回购规模历史上首次突破了2万亿美元大关。美联储的隔夜逆回购是指金融机构将现金借给美联储,然后获得美债作为抵押,到期后美联储返还现金和利息给机构,这是一种变向缩表的形势。通常情形下,隔夜逆回购规模的急剧攀升反应的是市场中的投资环境谨慎,机构拿着美联储放水的天量现金,却不愿意投资股市、债市等产品。隔夜逆回购规模的天量表现反映的是大机构不信任美联储。因此,聪明的国内资金不想为美联储接盘,转投隔夜逆回购,并忽悠海外资本去购买美债。
美联储隔夜逆回购规模
图片来源: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然而,在经历俄乌事件后,国际资本再傻也知道持有美债的风险性,面对信誉的缺失,美联储加快缩表的行为也可以理解,防止隔夜逆回购规模的进一步攀升,让国内机构用这些资金接盘。但面对美联储,和海外央行的逐步抛售,美国本土机构接盘也会在未来存在流动性风险。因此,早在2021年的7月,美联储推出了新货币政策工具SRF,SRF被称为国内常备回购便利,是指美联储将对美国国债、机构债务证券和MBS进行每日隔夜逆回购操作,最大规模为5000亿美元。通俗的话来解释,即美国的金融机构在接盘美联储的美债后,如果没钱了遇到流动性危机,可将这些债券拿去抵押换取现金,但这个规模上限是5000亿美元,但考虑到美债空前30万亿的规模,即使现阶段清空风险不大,美国本土机构暂时不用承担这么大的盘子,但未来的趋势注定是美国本土机构需要为本国的债务进行买单。因此,美国为防止该泡沫破裂,第一,美国只能通过军事霸权,技术封锁等方式来逼迫各国央行减少抛售力度,但这是建立在其军事实力和科技远胜于其他经济体的背景下。第二,随着各国军事和科技的发展,恐吓渐渐不起作用,美国只能通过抵押本国的优质资产来维持这一规模的债务,而这很有可能在未来发生。
综上所述,美联储的2万亿隔夜逆回购规模将面对拐头向下的趋势,这些资金将用来接盘美联储抛售的美债。美联储当前的首要目标是救债市>救股市,本土的金融机构在接盘美债后将没有更多的钱救股市,这意味着在6月进行缩表,叠加进一步的加息后,美股仍将有下跌风险。
免责声明
上述内容只提供一般信息而并不是根据您的投资目的,经济状况与个人需求而制定的。 因此,您需要把以上信息与您的投资目的,经济状况与个人需求相互结合并分析运用。
由于投资CMC Markets衍生品会涉及重大风险, 因此并不适合所有投资者。若您是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客户或澳大利亚CMC Pro客户,您的损失有可能超出您的初始保证金。您并非实际拥有标的资产或其相关权益。我们提倡您征求独立建议以确保您开始交易之前完全了解所需承担的风险。根据市场的波动性与流动性,点差有可能会扩大。在您决定是否申请投资该金融产品之前,请您务必参考我们的产品披露声明书、信息备忘录(适用于CMC Pro用户),或新西兰的产品披露声明、相关交易的条件和条款,或新加坡和加拿大的业务细则与其他CMC Markets的相关文件。业务细则与其他CMC Markets 的相关文件。对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客户,所有关于CMC Markets 的产品服务信息,包括收费标准都可以从我们的金融服务指南或信息备忘录(适用于CMC Pro用户)里找到。澳大利亚客户可前往官网查询我们的CFD目标市场确认函,其中对我们的金融产品的适用人群有详细描述。对于加拿大客户,差价合约交易可在CMC Markets注册或免于注册的司法管辖区进行, 而在艾伯塔省,仅对经认可的投资者开放。
以上指南里面所运用的例子均是假设性质而且以举例为目的,并不旨在提示标的资产未来如何表现,或者CMC Markets如何行使其权力或酌情权。所有收费与保证金率会随时间改变而进行调整。
CMC Markets Asia Pacific Pty Ltd ABN 11 100 058 213 AFSL No. 238054
1300 303 888 www.cmcmarkets.com.au
CMC Markets NZ Limited Company Registration Number 1705324
0800 26 26 27 www.cmcmarkets.co.nz
CMC Markets Singapore Pte.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UEN200605050E
1800 559 6000www.cmcmarkets.com.sg
CMC Markets Canada Inc. Registration Number 4303075
1866 884 2608 www.cmcmarket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