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多喝水是养肾还是伤肾?提醒:想要肾好,这3种喝水方式要避免(组图)
“多喝水会伤肾,久了不仅肾虚还易尿频尿急”
“少喝水才伤肾,很多肾结石就是这样来的”
关于“多喝水、少喝水,到底是伤肾还是养肾”的各类传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那么真相到底如何?今天九叔带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喝水过多、肾脏不好确实会引起尿频尿急,但这不代表多喝水就会伤肾。事实上,适当多喝水反而能减轻肾脏的负担。
在我们的肾脏中,有200万个负责浓缩尿液的肾单位,肾脏会根据血液的进出量调配肾单位的“工作规模”。基本情况下,1/4的肾单位数就能满足生理需求。
在喝水少的情况下,血液流速慢,进出肾脏的血流量较少,参与工作的肾单位数就少。而因为尿液量未达到“排放要求”,所以肾脏只好不断压榨尿液的水分,给身体补水。
重复消耗的工作越多,肾脏承受的负担就越大。
但适当多喝水的话,情况就好很多。饮水量增加,不仅可促使血液流动加快,增加进出肾脏的血流量,让肾脏会派出更多的肾单位参与工作;还能稀释原尿的浓度,减轻肾脏浓缩尿液的负担。
相当于用更多的人手,处理更少的事务,让肾脏更轻松。
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调查显示:72%的18-55岁成年人未达日均建议饮水量,只有18.8%的大学生按照建议喝够水。
而喝水不足对肾脏的危害,还体现在肾结石上。
水分补充不足,肾脏就会不断浓缩尿液,尿液越浓,就越容易把草酸钙晶体沉淀下来,长期以往可能形成结石。
医学调查数据显示,在泌尿结石的32种成分里,80%都是草酸钙。尤其是偏热的南方,人体出汗较多,导致肾结石发病率遥遥领先全国水平。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研究发现,全国泌尿结石平均发病率为6.5%,而南方发病率却高达11.6%,个别地方甚至20%。
对于肾结石较小的患者(0.6厘米以下),大量喝水可以冲刷结石,通过尿液排出。
但对于结石较大的患者(不超过2.5厘米),则需要采取手术处理。术后不能继续以前的坏习惯,因为肾结石术后5年的复发率高达50%。
1、饮料当水喝
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期刊CJASN一项研究表明:每天饮用1次以上含糖可乐的受试者,其肾结石风险比每周饮用少于1次的受试者高23%。
这是因为饮料中的果糖成分可促使尿液的钙、草酸、尿酸浓度升高,加快结石的沉淀析出。
而第三次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III)也表明:含糖饮料的摄入越多,血清尿酸浓度就越高,从而促成肾结石的形成。
虽然早在2013年,意大利一项针对19万人喝茶与肾结石发病率关系的调查发现:喝茶不仅没有增加肾结石的发病率,反而比最高发病率轻微地降低了11%。
但这对于已经确诊肾结石的患者,临床医学上还是不建议喝浓茶,尤其不要空腹喝浓茶。浓茶中的草酸含量更高,长期喝浓茶,看似增加饮水量,实则只是给已有的结石“添砖加瓦”。
2、爱喝老火靓汤
不可否认,经过老火熬煮的汤都非常美味,但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错误认知:汤熬得越久,营养就越好。
实际上,汤熬得越久,从骨头、肉类释放到汤里的嘌呤就越多,每一碗浓汤(约260毫升)大约有400毫克的嘌呤,喝2碗就快超标。而嘌呤是产生尿酸的主要物质,当血尿酸超过500微摩尔/升,就会开始在肾脏析出沉淀,增加尿酸结石的风险。
3、口渴才想起喝水
当你感觉到口渴时,身体的缺水量相当于体重的2%了,属于轻度脱水。
短期内轻度脱水,就像温水煮青蛙,似乎除了让肾脏增加重吸收功耗外,身体没什么太大问题,但大病都是这样一点点累积的。人体之所以会感到口渴,是因为大脑对电解质的浓度非常敏感。
当它察觉体内电解质紊乱,说明身体正在渐渐脱水,于是给你发出强烈的补水信号,此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1、口渴补水要慢慢来
正确补水应以每次100-200毫升为度,大约3-4口(每小口约35毫升水),分批摄取。
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男性每天应喝水1700毫升(约8杯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约7杯水)。
如果积极补水后仍然口渴,有可能出现消渴症或糖尿病,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空腹血糖和尿常规的检查。
2、早、晚各饮1杯水
睡眠时由于呼吸作用、隐性出汗和尿液分泌等,不知不觉会丟失水分,起床后虽然可能没有口渴感,但体内仍会缺水。睡前醒后喝一杯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其他时间每1~2小时喝一杯水就好啦。
3、注意水温
世界卫生组织IARC机构提出:水温超过65℃,会使人体口腔和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人体口腔和食管表面黏膜的温度一般为36.5℃~37.2℃,建议饮水的适宜温度在10℃~40℃即可。
4、运动补水要注意
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运动后出现酱油尿”的新闻,这其实是横纹肌溶解症,主要由于过激运动导致肌肉的肌红蛋白、肌酸激酶溶入血液,而运动前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帮助肾脏排出代谢废物,引起了脏器功能损伤。
横纹肌溶解症轻则持续肌痛、无力、酱油尿;重则可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5、看尿液颜色补水
水分摄入充足时,正常的尿液颜色为透明黄色或是浅黄色。
当尿液颜色加深,呈现黄色时,人体可能摄入水分较少,存在脱水状态。
呈现较深黄色和深黄色时,提示人体水分不足或缺少水分,处于脱水状态。
喝水看似简单,却是人体维持生命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正确掌握喝水门道,不亏待身体,身体才不会亏待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