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7日 23.1°C-26.2°C
澳元 : 人民币=4.54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酷暑、地震与封城:2022年夏天成都人如何经历三大考验(组图)

2022-09-15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疫情给我的感受最深,因为地震跟高温不会限制你的自由,但疫情下就有一堆限制。还有好多健康码,什么码都要扫。很不方便。高温热就热,可以去凉爽的地方避暑,或回家开空调。但疫情的封控让人觉得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一位成都市民在被问及连续历经疫情封控、地震和酷暑等三大事件冲击时的感受。

今年30岁、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安迪(经要求化名)对BBC中文说,现在严格的“静态管理”(中国官方封控及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别称)已经超过三周了。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来认为中秋假期后应该就会解封,但现在仍在一天一天地等待解封的来临。

他说,这几天心底虽然没有那样慌张,但仍有焦虑,“主要是成都不缺蔬菜粮食,比上海好一点,但这次真的有点恼火”。

酷暑、地震与封城:2022年夏天成都人如何经历三大考验(组图) - 1

图像来源,SUPPLIED 一位来自欧洲,在成都工作的Arina(阿里娜)告诉BBC中文,过去一星期,大家一两天内就有一小时可以出门采购日常用品,但她在曾经喧闹的马路上总是唯一一位行人,整个城市在封控下万分寂静(图为防疫消杀车辆在成都街头喷洒消毒,受访者阿里娜提供照片)。

确实,对四川成都市民来说,2022年夏天肯定是个难忘的夏季,但滋味并不大好受——先有酷暑限电,之后又有疫情管控,关在家中却面对强震到来。

BBC中文与几位成都市民对谈,了解他们对这一个夏天先后遭遇的天灾及疫情封控的近身观察。

多事之夏

酷暑、地震与封城:2022年夏天成都人如何经历三大考验(组图) - 2

图像来源,SUPPLIED 安迪表示,九月应该是学童要上学的日子,现在大家困在小区里。图为成都街头(受访者安迪提供照片)。

2022年夏天,先是酷暑的侵袭。高温及久旱不雨的晴空,在中国大陆南方越来越严峻。十分倚赖水力发电的四川及重庆饱受“电荒”之苦。

譬如,有“火炉”之称的大城市重庆,曾有白天一度高达摄氏45度的高温,民众到商场或溪谷避暑,成为新闻热点。之后,为了“还电于民”,8月开始,四川许多工厂被要求放“高温假”数星期,以解决高温带给民众无法用电而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而工厂限电也灼伤了产业经济。

酷暑一直要到八月底,天气转变,气温下滑且同时降雨,暂时纾解危机。

然而,紧接着是新冠肺炎的挑战。

传播力迅速的新冠奥密克戎(Omicron)变种病毒,8月下旬在2100万人口的四川首府成都开始蔓延。8月25日,成都暴发两年多来最严重的一波疫情。9月1日,四川宣布全市当天傍晚起“原则居家”,“封控结束时间不明”,施行“静态管理”。此声明发出后,立即有大批民众上街抢购食物,囤积生活用品。

迄今,封控政策仍在继续,许多民众告诉BBC中文,目前还能叫外卖,吃饭不成问题。

但是封控初期,在家中的四川人,还要面对另一个天灾威胁——强震来袭。9月5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地震最高烈度为9度。据最新统计,地震至今夺走93人性命,另有25人失联。

即便地震震央在成都市外,但在成都也感受到强烈震感。一名住在数十层楼高公寓的成都市民“三妹儿”告诉BBC中文,她家住太高,地震时摇晃得太厉害,要跑下楼都来不及。此外,发生地震时,有民众后来告诉BBC中文,身处封控小区的民众在天摇地动时,却无法离开物业或小区大门,因此与社区管委会及“大白”(身穿白色防护服的防疫人员)发生口角,有关新闻引发议论纷纷。

酷暑、地震与封城:2022年夏天成都人如何经历三大考验(组图) - 3

图像来源,DOUYIN 抖音上的视频画面显示,一些居民被封锁在楼里。他们要求在地震时出去避难。

譬如,在成都成华区一个物业经理在地震发生时,在微信群里要求大家“不准跑”的一张信息截图,在中国互联网上招致网民抨击。该经理之后接受中国官媒《人民日报》采访为自己辩护称:“地震再严重也严重不到哪儿去,在家里待最安全。”有关言论引起争议,并遭到媒体批评,认为“居家隔离遇地震有权紧急避险”。

但是也有若干自称来自成都的市民,在BBC中文脸书底下留言说地震时,城里很安定,居民亦多半冷静,他们认为影片无法代表地震时成都情况。

同一时间,就在九月初,微博及微信开始广传一位来自署名“英英”的成都母亲的抖音影片。在9月4日发出的影片,这位母亲在影片中向成都市长陈情,她说自己的的儿子因为重病8月2心脏病就诊期间,华西出现一例阳性,其子因此成了密切接触者,需要集中隔离。强制隔离数日后,回家再要隔离三天,尚未就医便病逝家中。

这名母亲说:“市长,我打了几次电话,也打不通。我的心情也无法舒缓......所以我真的要把这个事情反映给你们,娃娃还小,家里的顶梁柱也去了。市长我也是无奈,我发这个抖音我也是无奈之举,希望你能看到。”

根据“中国数字时代”网站,该影片之后在该女士的抖音帐号中下架,微博上的影片及相关关键字也无法搜寻。BBC中文无法独立核实该影片。

这些事情也在中国互联网上再次引爆对于“清零政策”代价是否过大的激辩。

另一位成都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说,他认为封城措施“不是科学的问题,是政治问题。这是制度之争......封锁是个‘面子工程’,‘清零’会有多长,就未可知了”。

张先生告诉BBC中文,以成都来说,大多数人都住在小区,所以地方政府需要物业人员来协助管理防疫。他说:“不然2000多万人,政府哪有足够人力管制?”

“小区有人地震时被困,这是在当下的行政思维下,要管理疫情还是管理地震?他们当然只管理疫情,地震一来,就是无法变通的,也不敢变通。所以当然是不能让民众离开家门。”

他告诉记者,无论上海或成都,地方政府都不愿意封城,因为他们有很多经济利益都在这些地方,“但是他们没有权力。对他们来说,是很不愿意的事情,但没有办法。譬如上海,成都也一样的,没办法。”

不过,成都市还是有像张先生这样的极少数市民,不住在物业能集中管理的小区,因此,在封控初期,他可以找到方法离开成都,前往重庆或外省份,避免“封城”危机。

防疫遇到天灾

酷暑、地震与封城:2022年夏天成都人如何经历三大考验(组图) - 4

图像来源,SUPPLIED 目前成都市民吃饭点外卖不成问题,众人能持核酸检验报告后,申请一天出门一小时购买生活基本必需品。图为成都街头(受访者安迪提供照片)。

事实上,在目睹今年春季上海封城三个月造成许多上海市民挨饿,就医无门震撼海内外的景况后,成都市的防控显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地方政府及民众深怕上海发生的窘境,在同样超过2千万人口的成都市上演。

成都市目前封控方式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区及解封区。目前,市民吃饭点外卖不成问题,众人能持核酸检验报告后,申请一天出门一小时购买生活基本必需品。民众仍时感焦虑,因为疫情封控确实已经严重影响生活。

安迪向BBC中文解释,九月应该是学童要上学的日子,现在大家困在小区里,不时传出楼里小孩嬉闹,练习乐器,或父母吆喝孩子们的噪音好几个小时。无法出门上班的他,要在家中忍受噪音。偶尔他被单位安排去当“大白”(防疫志愿者),或申请出门采购透透气。

酷暑、地震与封城:2022年夏天成都人如何经历三大考验(组图) - 5

另一位来自欧洲,在成都工作的Arina(阿里娜)则告诉BBC,过去一星期,大家一两天内就有一小时可以出门采购日常用品,但她在曾经喧闹的马路上总是唯一一位行人,整个城市在封控下万分寂静。

周二(13日)阿里娜传简讯告诉记者,今天居住的小区“微解封”了,可以在小区走动,去超市购物,心情都舒畅了一些,期盼尽早回到正常生活。

反思防疫政策遇到天灾的成都日常,安迪苦笑着告诉记者,地震发生时,摇晃很厉害:“但大家下楼还知道一定要抓上口罩,才往外跑”,可以说,防疫已经深入有着“天府之国”美称的成都市一些市民的潜意识,在天灾来临时,防疫还是逃命难以分割。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My敏仪
My敏仪 2022-09-15 回复
灾难面前,希望不要调侃!!
躲躲茶
躲躲茶 2022-09-15 回复
应了那句话,大旱必有大震,愿平安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