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竟是庞氏骗局,青海上万只藏獒成流浪狗,居民都不敢出门(组图)
十多年前,被认为勇猛、聪明、忠诚,而且稀有的藏獒,被誉为东方神犬,价格被炒至千万一条。如今它已经跌下神坛,既无身价也无市场,连送到狗肉馆都被嫌弃。
藏獒究竟经历了什么,它的神话是如何破灭的?
先来看藏獒神话是如何出现的。
上世纪80年代,当时有个台湾电视剧《昨夜星辰》内地火得不得了。男主角张佩华特别喜欢藏獒,1983年他从美国花2.5万美元买回了一只叫乔克的藏獒。
“这相当于我一部戏的片酬,这笔钱当时在台湾可以买一幢房子。”张佩华说。
这事当时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由于张佩华在内地也有不小影响力,所以也让很多内地人第一次发现了藏獒的商业价值。
1985年,河南巩义一家狗场的老板王占奎,开始饲养藏獒,他被认为是内地饲养藏獒第一人,也被称为“中国藏獒之父”。当时他的一只藏獒可以卖到7000元。
1998年9月4日,大河报发表了一篇有关王占奎的报道——《千里寻藏獒,中原听咆哮》,报道把藏獒描绘成濒临灭绝的动物,而把王占奎说成了拯救藏獒的勇士。
注:王占奎(左一)
紧接着,其他媒体也纷纷跟进报道,藏獒的形象渐渐开始神化:它放牧时能记住几百头牛的位置,智力超群;它天生神力,能战野狼,战雪豹,历史上还有万只藏獒随成吉思汗大军横扫欧洲。
走上神坛的藏獒,身价也水涨船高,1999年的时候,一只藏獒可以卖到20万。这些钱当时在北京可以买一套房。想赚快钱的人们则“击鼓传花”,不断倒手,把藏獒的价格进一步炒高。
随着中国田径马家军总教头马俊仁入局藏獒产业,藏獒的价格被炒到了顶峰。2005年马俊仁养的一条名为“小王子”的藏獒,身价被炒到了4000万元。
高身价让养藏獒成了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牵藏獒出门就像开奔驰、宝马上街一样。
然而,2012年以后,围绕藏獒的巨大泡沫开始破裂……
人类历史上以某种动植物为炒作投资对象的例子不少,但都难以持久。比如荷兰17世纪的“郁金香泡沫”,当时有的郁金香被炒到了6700荷兰盾一株,这个价格当时也可以买下一栋豪宅。
但郁金香泡沫很快破裂,有些品种的价格甚至跌到和洋葱一个价。
马克思说过:“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白银、黄金、宝石,天然具有稀缺性,而且其物理性质稳定,可以千年流传。但郁金香、藏獒之类的动植物不同,它们很容易繁殖,不具有稀缺性,而且会衰老、凋谢、死亡,投资价值很容易缩水。
2012年以后,人们渐渐发现,藏獒根本不是濒危动物,而且一点也不稀缺,遍布全国的藏獒繁育基地有几千家,仅西藏拉萨就有30多家。每家都有少则近百,多则近千只藏獒。
此外,藏獒智力超群,能记住上百只牛位置的传说似乎也与实际不符。生活中藏獒好像只能记住主人,对其他人攻击性都很强,全国各地藏獒伤人的新闻屡见不鲜。藏獒是主人的保镖,而主人必须要做邻居和路人的保镖。
就连藏獒勇猛无敌的神话也在被颠覆:史料中并没有蒙古大军带上万只藏獒在欧洲作战的记载。蒙古军队行军时只会带少量蒙古獒用于放牧。而且包括蒙古獒在内,世界上还有很多犬种的体型、力量都胜过藏獒。
随着神话一一破灭,以及城市禁养大型犬的政策陆续出台,资金开始撤离,藏獒泡沫开始破灭,身价大幅缩水。
2010年时,青海藏獒年交易额2亿多元,但2015年时,降到5000万元。西藏的藏獒繁育中心2015年时关闭了三分之二,到2020年时基本上全部关闭。
很多繁育中心只能把藏獒卖到狗肉馆,但由于藏獒的肉又腥又臭,即便是300元的价格,狗肉馆也不愿接手。
注:流浪藏獒
更多被繁育中心抛弃的藏獒,沦为了流浪犬。青海果洛州人口只有17万,却生活着1.4万条流浪狗,绝大部分都是藏獒。流浪藏獒经常攻击路人,当地老人、小孩、妇女基本不敢独自出门。
这些流浪狗肮脏不堪,靠垃圾中的剩饭菜维生,骨瘦如柴,经常曝尸荒野。曾经的高原牧犬,原本过着平静的生活,如今因资本的狂热和人心的虚荣,只能悲惨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