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2日 17.1°C-19.1°C
澳元 : 人民币=4.6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2022-12-01 来源: 精英说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等你上了大学,就好了。”

这句话,相信很多父母都说过,用来劝学到筋疲力尽的孩子。

有时候仔细想想,这句话,又何尝不是劝自己?

它的潜台词是:“孩子考上大学,我们也就解放了。”

因为在一部分父母看来,上大学就意味着稳定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尤其考上985、211这样的名校,更是前程似锦,未来不可限量。

但谁能想到,现在有这么一群年轻人,出身中产,名校毕业,却依然选择宅在家里,靠省吃俭用,啃老或之前的积蓄生活。

《半月谈》杂志,把这样的年轻人称之为“蹲族”。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 1

在我看来,这类孩子比单纯的“啃老族”更让人感到心酸。

因为养育一个高材生,往往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精力和心血,甚至是倾尽整个家庭的资源。

奋斗20年,到头来孩子却还是混吃等死,何尝不是教育的悲哀?

更可悲的是,像这样的孩子还不在少数。

根据极昼工作室的统计,仅在豆瓣小组中,就聚集着七八万蹲族之多。

而百度“家里蹲吧”关注者,更是多达75万,相信除此之外,肯定还有一些孩子,默默地隐藏在黑暗里。

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问题,才让这些“别人家的孩子”走到了今天?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 2

图片来源:电影《南瓜与蛋黄酱》

01

蹲,是想逃避落差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帖子,叫“如果没有上过大学就好了”。

这是一位找工作处处碰壁的大学生的心声:

“做服务员,对不起我读的书”

“如果没上过大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 3

评论区里,还有无数年轻人发出了类似的感慨。

他们想当美甲师,当理发师,当迎宾员……

这些工作,可能不够体面、不够稳定,或者说不符合世人对名校生的期许。

毕竟一直以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被赋予了极高的社会责任。

综艺《奇葩说》里,高晓松就曾点评清华博士梁植:

“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

不只社会观念如此,很多父母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几十年前,大家就是靠着读书“逆天改命”,一路打拼到今天。

父辈的亲身经历,社会的刻板印象,都让孩子们坚信着:

“自己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走上人生巅峰。”

可是疫情当前,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

当找工作四处碰壁,无处安放的名校光环,就慢慢变成了枷锁。

他们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陷入对自己否定中,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

放下身段,怕周围人异样的风言风语,更怕连累父母丢人。

进退两难之下,他们干脆选择原地躺平。

因为什么都不做,就永远都不会失败。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 4

图片来源:电影《不求上进的玉子》

以前听过一句话说:我们对教育最大的误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

这并不是说“读书无用”,而是对现在教育模式的一种担忧。

很多父母为了勉励孩子,奉行“读书至上”,从功利角度给孩子画理想蓝图。

但却没有让孩子明白:

好好读书,不止是为了一纸证书。也是为了让你有学识,敢担当,学会对自己负责。为了让你明事理,开眼界,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

学历固然不可小觑,但它也仅仅是一张入场券,不能保障人一生无忧。

《教育可以更美好》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是学霸,今后就一定会大有所为。”

在这个高材生遍地的时代,是时候告诉孩子:

如果你能考上名校,固然很好。但请不要因此自视甚高,更不要因此自我设限。

因为人的能力和价值,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来的。这个时候更需放下身段,厚积薄发。

02

蹲,因为没有意义

还有一类孩子蹲的理由,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匪夷所思。

《半月谈》曾经采访过一个叫小鹏的青年。

他毕业于985高校,毕业后,在深圳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薪酬客观的工作。

但是工作一年后,他选择了辞职回家,待业一年多。

当被问到辞职的原因,小鹏是这样说的:

“我上一份工作,加班严重,每天都做一些重复无聊的事,看不到发展前景。我更想要自由,享受生活。”

成为蹲族后,小鹏靠以前的积蓄生活,日常开销很低,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网络世界中。

为什么不去找工作?

小鹏回答说:“目前还不想找工作,因为没有理想的工作。”

什么是理想的工作?

这个问题让70后,80后回答,可能是挣大钱。因为对苦过的一代人来说,生存下去,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但“蹲族”青年不同,他们从小物质条件优渥,没什么危机感。

对于他们来说,为了生存忙碌,只能称之为上班。

“蹲族”心中希望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可什么样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如何去找到一份有意义的工作。他们心里并没有答案。

还有一类孩子蹲的理由,在我们看来可能有些匪夷所思。《半月谈》曾经采访过一个叫小鹏的青年.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 5

在人生前20年里,他们跟着考学大军,一路盲目向上,拼命的挤进高校。

却从没有人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自己学的能做些什么。

记得复旦教授梁永安曾表示:有条件的话,支持年轻人啃几年老,探索更多可能性。

很多人把这句话,误解为支持年轻人躺平,在我看来,其实不然。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积累。人生前20年,在学校孩子积累了足够的知识。

毕业之后,更需要去尝试、去试错、去闯荡,一步一个脚印走过去,才能走出迷茫。

人生的路,都是自己摸爬滚打开拓出来的,是千万次实践总结出来的。不是蹲在家里,只想着自己的诗和远方。

还有一些孩子,刻意去追求与众不同。

他们的心态,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作为父母,我们也必要提醒他们: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幸福,也是生活的意义。

或许明白了这一点,孩子才能学会珍视当下,面对人生。

03

蹲,是就想啃老

如果孩子需要时间缓冲,积蓄力量,才能更好的站起来。其实“蹲”一会儿,调整状态,其实也无可厚非。

但让人无奈的是,有些孩子是真的准备一辈子家里蹲了。在蹲族中,有一大批人也知道啃老不对,于是选择用“考公”、“考研”为由头,让父母提供资助。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付出相应的努力,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网上把这种巧立名目的模式,称之为新型啃老。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 6

图片来源:电视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本以为这已经下限,没想到还有更理智气壮的蹲族存在。知乎上曾有人提问:为什么好多人宁愿宅在家里,被别人骂废物也不愿意努力?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宅家啃老无非多添一副碗筷,出门拼搏不止掏空六个钱包。”

本来以为是个段子,没想到下面还有不少赞同的年轻人。

他们真心觉得,自己挣的钱不如父母的退休金高,何必出去奋斗呢?

却没想过,这世界上没有白得的午餐,更不会天上掉馅饼。

这些退休金,也是父母打拼了一辈子换来的。如果父母年轻时也选择摆烂,他们现在又能去啃谁呢?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 7

图片来源:电视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我们可以理解,孩子事业刚刚起步,或者上有老,下有小,经济上有困难,需要父母适当的帮扶。但一个年轻力壮的人,彻底宅在家里,不思进取,又是另一回事。

孩子自身不知感恩,自然有很大的问题。

可这些巨婴和白眼狼,也是父母亲手养出来的。很多人还没意识到:孩子不是等到大学毕业那天,一夜之间就学会独立。

你越是事事包办,不肯放手,孩子就会对你愈发依赖。等到他们上社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哪怕再小,第一反应也是逃回父母身边寻求庇护。

这样的孩子,哪怕再优秀,也没有独自面对风雨的底气和能力。而这,才是蹲族现象出现的最核心原因。杨绛的父亲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父母最成功的教育,莫过于让孩子拥有健全的心智,学会对自己负责。

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真的很舒服。我想,蹲族青年们,多多少少都会抱着这种心态。

“新型啃老”出现了,名校毕业,用着父母的辛苦钱,假装考公考研(组图) - 8

图片来源:电视剧《逃避可耻但很有用》

但这种舒服,就像是“温水煮青蛙”。等安逸习惯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再也没有走进社会的能力。生活的意义,不是蹲在屋里想出来的,而是自己干出来的。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明白这一点,我相信,他们依旧是未来可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h呵呵
h呵呵 2022-12-03 回复
现在996不来人就开始扣帽子了?
h呵呵
h呵呵 2022-12-03 回复
对于有家底才有的啃,没有的就喝醋和叹息吧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