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长期严重缺乏沟通渠道,“二轨外交”虽不可或缺但功能有限(组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随着近年来美中关系不断恶化,双方之间的接触也大幅减少。尽管自拜登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会晤以来,两国虽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出希望双方间保持对话和接触的意愿,但观察人士指出,两国之间的沟通渠道目前仍严重受阻,加剧了误会误判、乃至演变成冲突的潜在风险。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预计不久将开启对中国的重要访问,其北京之行最重要的日程之一就是与中方探讨如何维持并加强两国沟通。他星期天与中国新任外交部长秦刚通话后在推特上说,除两国关系外,两人还讨论了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此外,被提拔为政治局委员的前外长王毅也在元旦撰文,表示希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稳定正轨,呼吁将对话作为交往基调。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Wendy Sherman)最近也再次强调了美国对此的承诺。这位美国国务院的第二号人物在上星期的一则推文中说:“美国将继续与中国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在2023年,我们将在美国总统和习主席巴厘岛卓有成效讨论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为了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2017年8 17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陆战队上将乔·邓福德(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会见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上将。照片来源:美国国防部
“现在(美中)很少有什么沟通。”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以前有很多双方在很多不同层次共同进行很多活动,现在很多仅限于工作层面。”
上星期说,中国一架歼-11战斗机最近在有争议的南中国海上空差点和美国的一架侦察机相撞,两驾军机相距最近时不过几米之遥。2001年时,类似的近距离飞行曾导致一名中国飞行员丧生,并迫使美国飞机在海南岛紧急迫降。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去年11月在与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会晤时指出,两国亟需改进危机管控机制,双方进行“减少战略风险及提升操作安全”的实质性对话至关重要,此外,奥斯汀强调,两国的军方应该在未来数月重新启动在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后被中方取消的一些交流机制。
今年8月,中国因抗议佩洛西议长访问台湾一口气取消了八项两国间的交流对话,其中包括两军战区领导通话、国防部工作会晤、气候变化商谈和禁毒合作等等。
美国国防部负责中国事务的副助理国防部长迈克尔·查斯(Michael Chase)最近指出,中国一直非常不愿意参与有关降低战略风险问题的讨论。他说,在美国方面,美军将继续努力与解放军接触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努力确保即使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两国也不会不必要地陷入对抗或冲突。他上个月在华盛顿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一次讨论会上指出,中国在取消了两军之间的交流方面“有一串长长的前科记录。”
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上星期说,他注意到了这方面的报道,但中国取消两军三项交往活动,是针对美方蓄意制造重大危机、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要反制。他还说,最近美国连续发布多项涉华负面政策文件和法案,“进一步破坏两军沟通交往的基础和氛围”,要恢复对话交流,前提是美国“必须拿出诚意和行动,切实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美中两国就核武器问题的各类对话和交流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然而近年来随两国关系每况愈下,这类对话也已几乎完全停止。位于夏威夷的民间智库“太平洋论坛”以前曾与中国相关机构合作每年分别在檀香山和北京各举办一次非官方的对话,其中就核议题的一轨半(1.5轨)对话虽然不是正式官方对话,但常常有来自高级官员参加,如解放军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一级的将领,而美国方面则为副助理国防部长级别的官员。然而,这类对话现在已经完全停止。
“我没有看到任何表明两国准备就核问题进行接触的证据。” “太平洋论坛”总裁大卫·桑托罗(David Santoro)对美国之音说。“我希望会可能有一些正在进行的一些官方讨论,可以帮助恢复一轨半对话进程,但是现在我又没有看到这种情况的证据。”
“二轨外交”
美中之间虽然严重缺乏高层正式沟通,但是两国似乎仍基本上维持了政府官员第一轨道外交之外的民间第二轨道外交。
在习近平与拜登举行峰会的几天前,中国曾派前外交部副部长王超等前往纽约,与美国商界巨头、史带集团(C.V. Starr)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牵头的美方团队对话。中国代表团成员包括商务部前部长陈德铭,前驻美国大使崔天凯,以及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等,美方代表主要包括前联邦参议员利伯曼,前驻华大使博卡斯、布兰斯塔德,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等。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格林伯格是在中国最成功的美国商人之一,北京将其视为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在印尼峰会时,拜登和习近平都承诺恢复高级别接触,双方都已表示愿意尝试至少使两国关系不进一步恶化。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提供的消息报道说,习近平在中共二十大会议结束后立即首肯了这次行程。
此前,中国的另一个中国民间智库之一——全球化智库也曾在6月底派一个专家团在美国开展“二轨外交”之旅,这次行程是自全球疫情大流行以来中国智库代表团首次访问美国,与美国智库学者、工商界人士举行面对面交流。
曾经获邀参加“二轨外交”的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杜大伟说,受疫情影响,“二轨外交”大多以视频的方式进行,这些交流确实帮助彼此真正了解对方的想法。他说:“通常情况下,二轨对话不涉及现任政府官员,但经常涉及前任的、退休的政府官员,像我这样的人,我过去曾在财政部工作。对话结束后,我们经常向政府成员做简报,中国参与者回去并向他们的政府介绍情况,因此这是两国政府间接的沟通方式。”
这位前美国政府官员透露,他在这些非正式的交往当中了解到,实际上不同的中国部门对美中关系有着不同的态度。他说:“中国是一个多元的国家,有不同的利益攸关方,军方似乎不愿意与美军改善对话,但政府和中国社会的其他部门则急于恢复与美国的关系。”
美国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是美国举办二轨外交活动最为频繁的组织之一,该基金会的基金会的首席运营官陈优华(Euhwa Tran)对美国之音说,在佩洛西议长访台后,他们曾举办了一次有美、中、台三方参加的交流活动,就两岸问题对美中关系的影响进行讨论,此外,他们刚刚启动了一项名为“第二轨道代际倡议”的项目,将汇集从大学生到退休的政策制定者以及智库学者在内的各界人士讨论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关键问题。
“这些第二轨道途径是绝对必要的,尤其是在关系紧张的时候。”陈优华在一封电邮中说。
“太平洋论坛”的桑托罗说,参加二轨对话的很多双方人士往往都彼此很熟悉,大家都能开诚布公,建立起了本来可能不会建立起来的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能设法将这些对话上升到到官方层面。
他说,即使你在一级半这个级别的轨道上有一个高级别的代表团,“这也不能代替官方讨论”,因为必须进行官方讨论才能真正做一些事情,他在非官方级别所做的事情是帮助建立专业知识、创造势头、提供潜在的支持,但不能指望美中核关系仅仅依靠官方对话就会好转。
这位多年里在太平洋论坛负责多项二轨和一轨半交流的防务问题专家说:“你必须进行正式对话,这是我希望的一件事,希望我们能在某个时候看到它出现,但是,我还是要说我没有看到有证据显示这会发生。”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