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也要裁员上万:科技巨头们在怕什么?(组图)
该来的还是要来,终究还是要宣布的,否认又有什么意义呢?
微软官方博客宣布裁员上万
微软昨天正式宣布,计划在全球裁员1万名员工,裁员比例接近5%。讽刺的是,此前匿名社交平台Blind上已经有员工爆料,微软发言人还向美国科技媒体Gizmodo否认裁员消息,称之为“谣言”。或许没有到正式宣布的时候,就绝对不能承认。
裁员前一天还在驳斥“谣言”
微软宣布裁员上万
微软CEO纳德拉在公司博客表示,计划在2023财年第三财季结束前(即今年3月底)将员工总数削减1万人。他还宣布,下周公布的微软第二财季财报会计入12亿美元的裁员拨备,主要用于裁员支出、硬件组合调整以及办公室整合的租金调整支出。
纳德拉对裁员决定解释说,对在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微软计划削减成本,专注于AI等战略优先方向。纳德拉强调,微软还会在关键战略领域继续招聘。
截止去年6月底,微软全球员工总数约为22.1万人,裁员1万人相当于裁员比例接近5%。美国地区员工会得到“高于市场标准的遣散费”,包括提前两个月通知(即两个月工资)、6个月医疗保险、持续兑现6个月股票以及职业过渡服务。非美国地区员工则按照所在国劳动法给予补偿。
据媒体报道,昨天就有800名员工接到了裁员通知,此次受裁员影响最大的业务部门包括HoloLens部门、浏览器Edge部门、市场营销部门。
微软上周刚刚宣布转成无限年假制度(即Unlimted PTO)。理论上员工只要得到主管同意就可以无限请假,1月16日之前没有休完的年假按照日薪折现补偿(在4月份发放)。不过,无限年假并不是字面意思的允许放羊,而是企业促使员工内卷的一种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实施无限年假制度之后,企业裁员就不需要再按员工未休年假进行补偿了。
微软高层筹划裁员或许已经很久了。去年年底纳德拉就已经进行过相关暗示。当时他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全球经济变化也会影响到微软,科技公司未来两年可能会面临挑战局面,需要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和生产力。而裁员显然是提高效率的最直接手段。
另一方面,在大裁员的同时,微软并没有放弃在战略领域的投资。尽管遭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反垄断诉讼,微软依然计划应诉监管部门,继续推进687亿美元对游戏巨头动视暴雪的收购交易。此外,有消息称微软计划在AI新贵OpenAI继续投资百亿美元,将他们的AI工具全面整合到自己的Office以及诸多云服务中。此前微软已经对OpenAI投资了10亿美元,是这家AI公司最大的投资者之一。
这是微软历史上第三次大裁员,但并不是这家科技巨头最大规模裁员。2009年美国因为金融危机陷入经济衰退,微软曾经宣布裁员5800人。2014年纳德拉上任不久即宣布调整业务,全球裁员1.8万人,裁员比例高达14%;不过,当时的裁员重点是前任鲍尔默刚刚收购的诺基亚手机与硬件部门1.25万名员工,纳德拉直接冲销了这部分业务。
过去两年科技行业裁员状况
科技行业裁员成风
微软也不是这一波裁员最狠的科技公司。同在西雅图的亚马逊在本月初就宣布了全球裁员1.8万人的消息,这是电商巨头28年来的最大规模裁员。而Meta去年年底宣布裁员1.1万人,是这家社交网站巨头的首次裁员。
除了这三大科技巨头,其他科技巨头也纷纷开始瘦身。企业软件服务巨头Salesforce在月初宣布裁员7000人,裁员比例达到10%;推特在马斯克入主之后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将员工总数从7500人急剧缩小到1800人。此外,马斯克此前就宣布计划对特斯拉全球裁员10%,预计会有6000人因此失业。
实际上,在此次大规模裁员之前,微软和亚马逊去年下半年就已经进行了小规模裁员以及冻结招聘。过去的半年时间,似乎整个美国科技行业都陷入了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恐慌,而裁员削减成本则是他们最直接的应对过冬手段。
除了这些大企业,过去半年裁员规模超过千人的科技公司还有加密货币平台Coinbase、支付服务Stripe、打车服务Lyft、电商平台Shopify、证券交易平台Robinhood、社交网站Snap;这些公司的裁员比例都超过了10%,甚至超过四分之一。
咨询公司CGC(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的统计显示,2022年科技行业在美国裁员总数为97171人,是本世纪初网络股泡沫之后裁员最多的一年。而Crunchbase网站的裁员统计也给出了相近的数字(10.7万人)。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科技行业裁员统计网站Layoffs.fyi预计,从去年年初开始已经有超过1200家科技公司进行了裁员,而今年的过去20天就有100多家公司宣布裁员,裁员总数超过了2.3万人。根据该网站统计,受裁员冲击最大的则是人力资源和招聘岗位,各家公司并不愿意流失那些高价值的程序员人才。
去年10月份招聘网站ZipRecuiter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接近80%的被裁员工都在三个月内找到了新工作。但随着新一波裁员大潮的涌来,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流入就业市场,或许他们找到新工作的难度也会不断增大。
CDC高级副总裁查里奇(Andy Challenger)预计,目前的科技大裁员很可能只是刚刚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继续降温,其他行业的公司也会开始选择裁员。但他也认为,科技行业目前处在恐慌状态,她们过去两年疯狂加速扩张招聘,让自己的体量超过了应有规模。
微软员工总数历年增长状况
疫情之后无序扩张
不过,即便是进行了大规模裁员,这些科技公司的员工总数依然明显高于2021年的水平。换句话说,科技公司现在的裁员只是抹去了过去一年扩招的一部分员工,大部分企业裁员之后的员工总数依然高于2021年底的数字。
亚马逊员工总数从2019年底的79.8万人急剧增长到2021年的160万人,整整增加了80万人。微软员工总数从2019年底的14.4万人急剧增长到2022年的22.1万人,增长了超过三分之一。即便是此次全球裁员1万人,微软员工总数依然远远高于2022年初的18.1万人。
《密码:硅谷与重建美国》(The Code: Silicon Valley and the Remaking of America)一书作者、华盛顿大学教授玛格丽特·奥马拉(Margaret O’Mara)认为,目前的裁员潮只是科技行业漫长起伏周期的新一章,科技公司此前误判了消费者需求趋势。
就在宣布裁员消息的同一天,纳德拉在达沃斯接受采访时表示,科技行业进行收缩是因为消费者需求出现下滑,“我们正在经历消费需求进行某种程度回归常态的阶段”,微软因此需要提高生产力来推动增长。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虽然美国经济陷入了短暂衰退,但主要科技公司业绩并没有受到太多冲击。居家隔离带来的电商购物需求猛增,远程办公、学习与娱乐的软硬件以及服务需求,让硅谷各家科技公司反而迎来了增长契机。(Uber、Airbnb这类连接线下需求的科技公司除外,他们在疫情爆发后宣布过一波裁员潮,因为业务遭受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振因为新冠陷入衰退的美国经济,特朗普和拜登政府连续推出数万亿美元级别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将利率直接降到零,向民众和企业发放补助金,更直接无限放水提振股市,带动了美国股市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创下新高,科技类股更是领涨大盘,成为了疫情期间的最大赢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家科技公司都在大举扩张和收购。扎克伯格在过去一年投入了100亿美元打造他的元宇宙梦想,SalesForce斥资277亿美元收购Slack,微软连续斥资197亿美元和687亿美元收购语音识别巨头Nuance和游戏制作巨头动视暴雪。
就在去年上半年,各家科技公司还在狂热扩张。去年第三季度,谷歌招聘了1.28万名员工,全球员工总数为18.68万人,同比增加近四分之一。Meta在大裁员之前的员工总数8.7万人,同比增长30%,而疫情之前的2020年初还不到5万人。Salesforce去年第二季度末的员工总数比上一年增长了36%。
衰退前景带来恐慌
然而,从三伏天到三九天,只需要六个月。随着美联储开始大幅加息,美国股市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直线下滑,各家巨头的股价大幅下滑,市值缩水过半,财报低于预期,开销最大的人员成本就成为了最先削减的预算,原本火热的招聘市场也急转直下变成了冷酷寒冬。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更加剧了科技公司的恐慌。过去一年时间,美联储为了遏制四十年高点的通货膨胀,在9个月内连续七次加息,累计加息425个基点。尽管通货膨胀的确逐渐下滑,但也将美国经济带入了衰退边缘。
“衰退”已经成为经济学家和企业高管们的共同预测。本周接受《华尔街日报》调查经济学家们平均预计,美国经济未来一年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为61%。美联储最初希望能够通过加息来推动通胀回落,但不会让经济直接陷入衰退。但是,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美联储今年不会实现软着陆。
但在奥马拉看来,目前状况与其他经济下行时期类似,有起就有伏,宏观经济状况总是在不断转变。而科技行业非常依赖于资本投资和股票市场。过去十年时间,美国都处在低利率时期,美国经济大笔资金流动,科技行业成为最主要的资金流向受益者。而随着这些基本面状况改变,投资者也纷纷从科技类股撤资。
奥马拉并不认为目前的科技行业收缩类似于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灭。她认为,现在讨论的平台型公司和当年的网络股公司完全不同,当年的网络股公司还处在起步期,基本业务也极不成熟,非常容易崩溃坍塌;而现在,微软和亚马逊这样的科技巨头与美国经济宏观面有着更深的关联,应当可以抵挡住目前的经济下行影响。
她回忆起当初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的场景,“那时候你在旧金山Pacific Heights的街道上走着,每个咖啡馆都是穿着蓝T恤和卡其裤的人,参加各种活动试图找到工作。但那会儿根本就没有(科技行业)工作。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天啊,狂欢结束了。而现在的情况,至少没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