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门可罗雀!近期创下多项难堪纪录(组图)
本文转载自自由时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交所)近期创下多项难堪纪录,过去几个月成交量骤降,日前更出现股票单日成交额仅2200元人民币(约新台币9787元)的惨况,不仅老股交易清淡,新股也无人问津。
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1年多以來,交易慘淡,已淪為「殭屍股場」。(美聯社資料照)
北交所开放交易1年多来,从开市股票平均上涨98.9%,到现在有近9成新股一挂牌上市,就跌破首日发行价,惨况被评是北交所已沦为“殭尸股场”。中国内部也有不少舆论认为,北交所存在先天缺憾,恐与雄安新区、“一带一路”政策,一併列为习近平的“3大失败创举”。
北京证券交易所在2021年11月15日敲钟开市,是中国时隔30多年,再度创立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美联社资料照)
北交所应是习干预资本市场工具
习近平在2021年9月2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际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透过影片致词宣布,将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将大部份来自“新三板”股票转移到北交所,首批挂牌公司81家,目前共165家企业在北交所上市交易。
从宣布成立北交所,到同(2021)年11月15日正式敲钟开市仅花了75天时间,也是中国时隔30多年,再度创立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成立之际更被媒体吹捧为中国版的那斯达克。北交所是中国继上海、深圳后的第3家证交所,资本市场形成“京沪深”三足鼎立局势。
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向来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习近平设交易所的行动是为了将中国资本调往北京大本营,可能是出于党内权斗的考量,希望新兴资本远离上海,避免金融、科技与经贸持续往南靠拢。分析人士也表示,北交所恐怕只会加强北京当局对资本市场的政治干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的北京证券交易所,过去几个月成交量骤降,创下多项难堪纪录。(美联社资料照)
北交所设立 为吸引美国下市中企回流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称,北京是中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所在地,选择北京当作新交易所的地点,凸显出习近平的战略矛盾,一方面要激励创业精神,另方面却决议维护对金融市场的权力,并驯服在公开市场筹资致富的商业大亨。
中国当局发起的监管风暴,让资本市场风声鹤唳,对大型企业的频频打压,让相关产业瑟瑟发抖。同时中国政府希望扶植下一代科技公司,《美国之音》(VOA)报导,北交所设立除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外,可能也为了吸引在美国下市的中企回流。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缺的不是新的证券交易所,而是公平、透明的游戏规则。恣意整顿上市公司,或无预警限制营业项目,造成部分企业的市值腰斩,伤害投资者利益。倘若这样的问题无法改善,成立再多的证交所也于事无补。
被寄予厚望的北交所,自2021年11月开市以来,交易却愈发低迷。(美联社资料照)
交易惨澹 创世界纪录
被寄予厚望的北交所,自2021年11月开市以来,交易却愈发低迷,包括首批北交所精选企业之一“广谘国际”成交量被形容是“惨憺得颠覆想像”,甚至被讽刺可能创下金氏世界纪录,成为史上首支接近“零成交”的A股股票,单日成交额仅2200人民币,连续多个交易日成交量几乎“清零”。
这种情况在北交所变得相当普遍,中媒和东方财富旗下金融数据平台(Choice)统计显示,去年12月至今,北交所有不少股票,每天平均成交在几千至几万元区间。虽然新股上市数量由去年1至11月的个位数,到12月有32档新股上市,但其中就有28支股票出现首日破发,跌破首日发行价,破发率超过85%。
北交所的萎靡不振过去经常被归咎于其底价制度造成流动性不足,为挽救颓势,北交所在1月19日发佈《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盼能提升市场流动性。
北交所从开市股票平均上涨98.9%,到现在有近9成新股一挂牌上市,就跌破首日发行价。(路透资料照)
天子脚下 投资不愿追捧
香港有线财经台台长颜宝刚接受《自由亚洲电台》(RFA)访问时指出,北交所现在市值仅2000多亿人民币,与香港交易所、上海证交所的30、40兆人民币相比,仍存在庞大的差距,可见在“天子”脚下的北交所不见得受市场追捧。颜宝刚表示,北交所表现实在差强人意,北京的部署明显事与愿违。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恆分析指出,北交所现在面临的困境原因在于优势不明显、市场生态还不健全、资讯透明度不足,同时又有较高的投资人门槛,相较于上海科创板、深圳创业板,北交所先天优势仍显不足,直接导致企业数量、品质都有差距。
本文转载自自由时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