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5日 16.1°C-17.8°C
澳元 : 人民币=4.7
珀斯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2023-02-17 来源: 观察者网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疫情三年,是许多人从未经历过的三年。

中国从2020年1月起开始严防疫情,到2023年1月重新放开,与境外恢复大规模人员往来。面对重新开放的世界,虽然只过去了三年,有恍如隔世之感。除了疫情影响,还有人口、国际环境等重大基本面变化。

2022年经济增长率和人口数据刚刚公布。对于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环境的巨变,会带来什么样影响?

通过分析数据,笔者认为,情况是振奋人心的。这三年,我们并没有止步,而是取得了不小发展成就,而且速度并不低。只要接下来10年以同样的节奏前进,就能在2032年完成走向发达的发展目标。

结束疫情困扰之后,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将果断变革全面出击,在本国建立新的经济循环机制。在全球,粉碎美国维护霸权的进攻,伴随着新兴国家的欢呼声,开创世界经济的新纪元。一、基本经济数据和发展预期

1.GDP与经济增长率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1
2019-2022,中国GDP和汇率GDP

中国2019至2022年GDP如上图,2019-2021年为终核值,2022年为初值可能调整。2022年相比2019年名义增长22.7%,三年来年均名义增长约7.1%。三年实际增长14.2%,年均实际增长率约4.5%。

在经济增长率方面,如果没有三年疫情,我们规划大约会是年均实际增长6%,对2020年经济增长目标就是这样定的。以此计算,大约每年“损失”了1.5%的增长,本来三年能实际增长19.1%的,损失了约5%,大约是6万亿的GDP。也就是说,2022年“本来”应该有127万亿的GDP,实际只有121万亿了。这个损失不如预想的大,中国经济的韧性还是相当可以的,主要是2021年增长相当不错,补回了不少。

2022年美国GDP约为25万亿美元。中国以美元计的汇率GDP三年增长了25.8%,年均增长8.0%,增长率本身是不错的。但是相对美国GDP的比例,2019年相当于美国的66.7%约三分之二,2021年升到76.3%之后,2022年降至72.4%。这个情况就有点出乎预料,追赶的速度慢下来了,三年才追了5.3个百分点。主要是美国名义GDP三年升了16.7%,增长也不错。美国实际增长率2020年是-3.4%,2021年5.7%,2022年预计1.6%,三年实际仅增长3.7%,年均1.2%,比中国差远了。但是美国这三年通胀高达12.5%,中国仅为7.9%。而人民币平均汇率三年仅升2.56%,升值幅度很小。

美国付出的代价是,以40年来最猛的加息节奏,在2022年将利率从零加到了4.25%,经济走向衰退边缘。而我国实际是小幅降息的,人民币三年期存款利率2.75%低于美元了。人民币汇率已经回到6.7区间,可能在美国利率仍然高企的情况下,继续爬升。

中国三年GDP实际增长14.2%,是全球最好的几个国家之一了。越南2020年经济增长率2.91%,2021年2.58%,2022年8.02%,三年实际增长14%,是非常好的。印度2020年经济增长率-6.6%,2021年8.7%,2022年预计约7%,三年实际增长8.6%也是不错的。经济增长最好的是发现大油田的圭亚那,2020年增长43.5%,2021年增长20.1%,2022年预计增长57.8%,三年增长172%。

有些发展中家看上去增长率不错,其实有些不稳。如孟加拉国2020年经济增长率3.4%,2021年6.9%,2022年7.2%,三年增长18.5%。看上去很好,但是其经济基础不稳,汇率波动影响很大,有时看上去不错的经济增长率,汇率一跌就白折腾了。孟加拉国外汇储备从480亿美元跌到275亿美元,2022年5月起对美元汇率跌了20%。

越南盾2019年底对人民币汇率是3327,2022年底是3426,只贬了3%,对美元基本没贬,外汇储备800多亿美元还算可以。印度卢比2019年底对人民币汇率是10.2447,2022年底是11.9944,也只贬了14.6%。由于卢比每年增长率很高,GDP名义值增长率很高,所以这个汇率跌幅是可接受的,在其历史上算是汇率表现过得去的几年。印度外汇储备也还有5600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算是有相当财力的。

按世界银行的数据,2020年世界GDP增长率是-3.1%,2021年是5.9%,2022年预计为2.9%,三年复合增长为5.6%。美国三年复合增长3.7%,不如世界平均,发达国家普遍还不如美国。这三年,总体情况是新兴国家、资源国家大幅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日本GDP从2019年的5.12万亿美元,跌到2022年的4.3万亿美元。中日GDP比例从2019年的2.79倍,升到2022年的4.21倍。中国人均GDP超过日本都可以预期了,这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

欧盟2019年GDP是15.98万亿美元,2021年为17.09万亿美元,2022预计持平。三年间,中国GDP实现了对欧盟的超越。

但是美国疯狂地增发了6万亿美元之后,出现了高通胀,又大幅加息让美元大涨了一段,把情况搞得很复杂。美国靠这种方式,像发展中国家一样,让本币计GDP超预期增长,加息让别国汇率GDP还受压,扩大了名义GDP的领先优势。高盛等机构将中国汇率GDP赶超美国的时间点从2028年推迟至2035年,一些机构试探性地提出“中国GDP永远超不过美国”。

对中国经济和企业的意义是,以前是比较单纯地考虑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似乎国际国内情况不会有太根本的变化,直觉是靠人口和规模优势就能自然地做到全球最大,然后又凭借这个优势继续发展。这三年过去,就发现,还是要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深入地观察思考,不是简单的发展问题,会有体系的斗争与碰撞。

2.进出口贸易与顺差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2
2019-2022,进出口与顺差

中国2019至2022年进出口相关数据如上图。2022年相比2019年,总进出口额三年增长33.4%,年均增长10.1%;出口增长39.1%,年均增长11.7%;进口增长26.5%,年均增长8.2%;顺差增长101%,年均增长26.3%。

以美元计,2022年相比2019年,总进出口额三年增长37.8%,年均增长11.3%;出口增长43.6%,年均增长12.8%;进口增长30.8%,年均增长9.4%;顺差增长108.2%,年均增长27.7%。

从数据可以看出,进出口是中国的绝对优势项目。2019年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3.2%,2022年为14.7%。在全球原材料价格大涨的情况下,中国靠制造业出口份额仍能增加,极为强大。顺差更是翻倍成长,2022年顺差占全球顺差国总顺差约三分之一,是第二名的4倍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以及之前几年,中国外贸其实增长并不太好。“十三五”期间(2016-2020)进出口总额仅增长17.2%,年均仅3.2%,而且增长率逐年走低,年顺差也大幅低于2015年约5926亿美元的高点。实际上2015年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7%,顺差虽然高,但被称为“衰退型顺差”。

2021年中的“十四五”进出口规划,定的目标是“2025年进出口总额5.1万亿美元”,就是以年均增长2%估算的。但是当年就大幅突破到6.05万亿美元,2022年继续上到6.31万亿。因此,外贸的表现有些出乎预料,显示了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三年疫情期间,中国供应链稳定的优势突出,催化了又一个高增长期。

出口增长不错,也有中国科技与产业突破的因素,如汽车与新能源成为新的优势出口行业。2019年汽车出口101.2万辆,金额160亿美元,2022年汽车出口311.1万辆,金额588亿美元。三年出口数量增长207.4%,金额增长267.5%,单价从1.59万美元升至1.89万美元。

3.固定资产投资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3
2019-2022,固投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有统计调整

2020年到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9%、4.9%、5.1%,三年复合增长13.4%,年均增长4.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三年增长9%,年均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还是维持了一定增速的。但是民间投资更能代表投资情绪,波动比较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就明显进入转折,结合人口形势,2022年基本可以确定是阶段性的拐点。

民间投资对2021年的情况比较看好,意愿较高,这种情况下,政府投资就不用太发力。2020年和2022年气氛明显感觉偏冷,但是政府调控,主动增加投资上项目补上民间投资的不足。往年这种调控甚至能将经济增长率精确地控制到目标值附近,但2020-2022年这三年实在是太特殊,政府投资就只是起到了托底的作用,不可能将增长率拉回。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4
全球地铁长度前30城市排名

三年中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4.3%,和GDP的名义增速7.1%有一定差距。这也是正常的,投资规模大到50多万亿了,不可能还有很多超前投资的工程要上。中国依靠指数增长的投资能力来发展经济已经持续了30年以上,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发展绝招。但是投资规模已经大到惊世骇俗,如全球地铁长度前30名的城市,中国占了19个,垄断了前8。

从目前的情况看,投资不太能起到带旺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多地是保增长或托底。经济增长率想要好,最根本还是要靠消费畅旺,投资本来的目的也是为了未来的消费。

4.消费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5
2019-20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末统计调整为40.8万亿,消费占比为世行数据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消费受疫情封控的影响非常大,2020与2022两年出现负增长。2019-2022年,社消总额三年复合增长7.9%,年均增长2.6%,比投资增速还要差不少。在2020年之前,消费增长一般是比经济增长率要高一些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2009到2019年,社消总额年均增长12.6%,2019年仍有8.0%。可以说,疫情三年,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社会消费,封控防疫直接影响的就是消费。

总体来说,三年来经济增长率虽然受影响,但在世界上算是非常出色的,进出口起了很大作用,投资也起了托底支撑作用,但是消费拉了后腿。这个情况也可以理解,进出口和政府投资都是受益于生产端的优势,疫情防控保供应链确实做得很好。而消费和民间投资就受到相当大的影响,封控的突发性让社会自然地选择保守,文体、餐饮、旅游、出国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压抑。

在全球来说,疫情期间消费受影响是普遍现象,除了美国靠印钱发钱,实物商品消费诡异地加速增长,但服务消费也受影响。中国防控严一些,但是疫情感染数字一直很小,只是在2022年12月快速放开,传播速度极快一波就过去了,2023年1月已经有极为明显的恢复迹象。总的来说,中国消费受了影响,但这是全球性现象。三年来,也可以说中国在蓄积消费潜力,2022年居民存款增加17万亿,大创历史新高。

中国所谓的消费“短板”,在全球是非常奇怪的状态,一直就有这个情况,并不是这三年里新出现的。世行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消费支出占GDP比例是54.1%,其中居民最终消费占38.2%,政府最终消费占15.9%。而世界数值是,2021年总GDP达96.51万亿美元,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为52.99万亿美元占比54.9%,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为16.5万亿美元占17.1%,合计72%。看上去,中国需要将消费支出占比提升上去,特别是居民消费占比。美国居民消费占比68.2%,政府消费占比14.4%,合计82.6%。比起美国,中国居民消费占比足足低了30个百分点。

不涉及具体行业细节,看这些最宏观的GDP、进出口、消费、投资,大约能感觉到中国经济大形势了。疫情三年,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综合表现就是最优秀的,特别是考虑到经济规模如此巨大了,还能有全球领先的GDP复合增长率,实属不易。

如果看进出口体现的产业竞争力,那更是中国的绝对优势领域,顺差暴增。出口规模大到3万亿美元以上,仍然有相当强劲的增长。一些观察说有产业链迁移威胁大,首先要认识到这是美国与西方阵营不顾经济规律的对抗动作。如果按WTO规则和商家挣钱的直觉来,中国外贸将毫无疑问统治全球。在“正常”的竞争模式下,不仅我们有绝对的信心,连敌对势力都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绝望了。

中国消费增长,起码是潜力较高的,目前占GDP比例较低,不可能反而增长空间不好。还应该是2019年以前的格局,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拉动。实际上2021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65.4%。这三年消费是因为特殊情况受到“压抑”,而不是没有能力。2023年以及之后,可以预计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会持续超过50%。

显然,消费增长的基础是居民收入增长,三年来人们的收入增长率如何?

5.可支配收入与就业人员工资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6
2019-2022,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工资

2022年相比2019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了20.0%,年均6.3%;城镇增长了16.3%,年均5.2%;农村增长了25.7%,年均7.9%。2012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5元,到2019年增长了72.4%,年均增长8.1%,这三年降到年均5.2%,到2022年差不多十年翻倍。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以前叫人均纯收入),到2019年增长了40.3%,年均8.8%。这三年农村年均7.9%降速不多,收入增幅受影响较小,但是基数较低,仍然只有城镇人均的约40%。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算所有人的,不工作的人也算在内。从就业人员工资来看,在城镇企业就业的分“非私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两类。前者单位较正规,每个员工收入都有据可查,会全部进入统计,对后者就是抽样调查收入应该存在低估。

2022年的数据还没出,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工资为106837元,月均约8900元,比2012年增长了128%,年均增长9.6%。2021年相比2019年上涨18.1%,年均8.7%,增速还是较高,北京和上海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工资超过19万,绝对值都不低了。但是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只有约1.7亿,只占7.84亿就业人员的21.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约2.9亿人,2021年平均工资相比2019年上涨17.3%,年均增长8.3%,相比2011年的24556元上涨156%,年均增长9.8%。

应该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速还是可以的,但是绝对值就还不算高,特别是私营单位。而且还有约2.8亿的乡村就业人员,收入还要低一些,如《2021年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统计的2亿农民工月收入约4400元。

6.未来10年发展预期

定性也定量地看,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人均GDP、人均收入都是大约翻10倍的超级增长。这么大的人口规模,20年翻10倍,绝对是世界经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奇迹,没有人敢想象。但由于基数太低,中国只是来到了发展中国家前列,基本追平世界人均水平。下面不可避免要和发达国家对标人均GDP与人均收入,有大约3-5倍的差距。如果通过人民币升值追平一些差距,人均GDP、人均收入再翻倍,就基本能有典型发达国家水平了。

按这个设想,人均GDP要从2022年的8.57万元,发展到17万元。城镇非私营就业人员年工资增长到约20万元,私营就业13万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到5.0,GDP约48万亿美元,人均GDP有3.5万美元,可以追上日本了(2022年人均约3.38万美元)。城镇就业人员年收入也有2.5万-4万美元,相当可观了。乡村就业转入城镇,农民工群体逐渐消失,城乡差距基本消除,只是生活模式不同。

这需要多长的时间?如果以2020-2022年7.1%的名义GDP年均增长率估算,10年就正好是翻倍!等于说,疫情3年,我们并没有耽误,还是在翻倍的节奏上。到2032年,就能实现走向发达的任务。要是没这三年,真不一定看得清楚。

也许以后,说起中国新世纪走向发达的过程,就是三段。第一段,2000到2020年,20年翻10倍,GDP从2000年的10.03万亿增长到101.4万亿。第二段,2020-2022年疫情三年,蓄势、降速、切换、准备,GDP增长到121万亿。第三段,2022-2032年,10年再翻一倍,GDP达到240万亿,48万亿美元,基本完成现代化走向发达的发展任务。

如果疫情三年这么困难的情况,增长率都是足够的,接下来10年,我们完全有充足的信心完成最后的冲刺!

二、国内外发展环境

1.国内发展要点

中国经济最大的基本面大变动,是从2022年开始,出现人口减少。未来10年,人口减少的幅度是如何的?可能会是超乎人们预想的。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7

2012到2020年,中国人口死亡率基本平稳,甚至下降了一点点,2020年比2012年降了0.07‰。但是2020-2022这三年,人口死亡率开始小幅上行,分别是7.07‰,7.18‰,7.37‰。2022年死亡1041万人,比2021年的1014万多27万。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的死亡人口是在11月1日抽样调查的,并未包括12月放开后的死亡人口增加。增加的27万,其实是老龄化人口死亡自然增加的迹象。接下来会如何?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8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1950-2022

根据历史出生人口(早期人口数据各版本有一定偏差,趋势类似),1954年后,中国出生人口上行到1年约2000万人。到2032年,这些人是78岁,就是现在中国的平均寿命。初略估计,10年后,年度死亡人口会达到约2000万人的规模,约是14.5‰的死亡率,比起2022年几乎翻倍。也就是说,10年间年死亡率上升7‰,每年上行0.7‰,粗略相当于每年比上年多死亡100万人。这个数字会前低后高,开始每年比上年多死亡几十万,后面每年比上年多死亡100多万人。这个现象在欧美都出现了,二战后婴儿潮时期的人口开始逐渐进入死亡阶段。

会有激励生育的系列政策,因上学工作推迟生育的女性进入生育期也会提振人口出生率。但即使这些因素发挥作用效果理想,如出生人口反弹至1500万,也难以赶上死亡人口上行的幅度。因此,未来10年人口持续减少是可以预期的,而且有可能每年减少的数值还不小,数百万甚至超过500万,2022年人口减少85万只是开始。

笔者认为,人口增减对人们的心理预期影响极大。当人口仍在增长的时候,即使只增加一点点,人们的心理也本能地不去想以后人口大幅减小的影响,例如不去想房地产过剩的事。但是当人口持续减少,不仅不反弹还越减越多时,预期就会倒转,成为常态心理背景。每年有许多去世老人的房子空出,在二手房市场扔出来,对一些城市的房地产预期恐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2022年商品房销售额13.3万亿,下跌26.7%,销售面积13.6亿平方米,下跌24.3%。结合人口形势,很有可能,2022年就是房地产经济转型切换的关键年。以后即使房地产销售有所恢复,民众也会有一致预期,不指望买房能保存财富了,更不要说炒作。除一些中心城市地段较好的房产有保值作用,房地产成为一般商品,投资属性逐渐淡化,真正回归居住属性。具体能有多少需求,将由人口出生与迁移决定,房地产仍将是经济重要支柱,但其重要性将下降。

土地财政依赖将逐渐化解,全国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大中小城市基本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城建运动高潮期过去。转折过程中,将有很多问题。如许多工作机会消失,房地产相关行业不景气需要转型,留下一些一时难以解决的债务问题。这些都需要靠新发展的经济成分解决。

如从房地产转到数字经济新基建,低碳环保新能源,全面改造能源体系。独步天下的投资能力仍然将是中国经济的王牌与保增长利器,也是中国领先于其它国家“消费拉动”的独有经济模式。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9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17-2022

但是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政府基金收入80%以上,在2022年大幅下降进入转折,收入回到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是约40万亿,还有一些隐性债务,目前看不少地方不太可能靠自身收入偿还。这种情况问题也不大,需要进行置换,老债换成低息新债,这是中国特色的债务问题解决办法。最后变成银行体系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债务,到期就发笔新债归还老债,没有人催债不会出事。地方基建规模逐渐减少,债务规模相对经济总量比例越来越小。

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新方向是人口投资。如果投资是为了未来的消费,那么目前理解的投资,形成的基建、产能,都是消费的“客体”。还需要消费者作为“主体”去执行消费动作,而消费者的数量也是非常关键的。简单的计算就会发现,人口规模对于投资的作用。

中国虽然人口开始减少,但是绝对人口规模仍然很庞大,不是人口短缺。即使劳动人口规模下降,为海量人口创造就业机会,都一直会是重要的发展课题。低收入的产业向外迁移、机器效率提升,都需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退出劳动的主要是小学、初中学历的60后,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是00后,差异相当大。很多人都指出,中国并非是劳动人口下降,而是劳动力素质上升。以后的劳动力市场平均学历和技能将快速提升,但对收入和劳动环境的要求也会提高。

一个显然的方向,是要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对于女性就业和生育养育要特殊照顾。因此,需要一批企业主动降低效率,像以前的国企一样招入大批女性员工和和美美地工作生活。这并不矛盾,中国存在一大批市场地位已经相当稳固的大中型企业,完全有能力将部分利润向员工倾斜。例如电信运营商地位很稳,以后社会平均收入高了,稍提一些价,就可以获得充足的利润让员工增收。此类公司多招一些员工,都是没有问题的,放缓节奏,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生育和消费。

随着人口开始减少,全国基建主体完成,超前发展的必要性下降了,可以把劳动力的工作节奏、劳动强度降下来,多生活。转入生育和消费友好型社会,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生产力不成问题,通过进出口获得资源,扩大消费是必然的方向。投资相对GDP比例会下降,但绝对规模仍然会是惊天动地让外国震惊,将中国的生活环境继续优化到世界最强,这就是以前将投资能力发展到极强带来的好处。

社会节奏的变化,笔者预计会很快速。新一代进入社会的人,明显是有不同想法的,并不是很接受之前埋头努力奋斗的生活。有条件的企业作出表率,其它企业也会受影响,逐渐就从囚徒困境中化解出来,靠科技和管理优化获取真正的效率,而不是让员工疲于奔命。

中国仍然会是世界上效率最高、市场经济最优秀的经济体,但是会更注意平衡,对投资与消费、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进行系统性地审视与革新。把消费占GDP的比例提升上去,其实并不难,就像疫情放开一样,真下定决心了,逼到要决策了,很快就能实现切换。外国普遍很难提升投资能力,消费是很容易做的,借大钱都要搞。中国以前是一直有发展计划,非常聪明地选择以投资为核心发展。发展消费其实不要做太多事,回归自然就可以了。

收入增长其实也类似。中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什么都要强得多,唯一差的就是居民收入。在以投资为核心的发展逻辑中,中国的收入增长也很迅速,但其绝对值仍然较低,投资的成本不高。以后就引入新的逻辑,消费需要收入增长,更多消费又回头促进收入增长,而之前大力投资形成的基建与产能,是这个正反馈循环的坚实基础。即使收入大幅上升,让投资成本变高,固定资产形成速度下降,由于主要的投资已经完成,不会影响大局。简单的原理,投资神功大成,就可以让全体国民进入享受期了,一些嘟囔不满也烟消云散了。

前期高增长阶段的发展看似较顺,实际只是增长率高,各种经济数据非常漂亮。实际我们付出了超常的努力,看上去就和别国人不一样。有些人看到一些模式无法继续的迹象,如地方投资负债高,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就觉得会不会不顺了。恰恰相反,我们更改模式,多正常生活,就会有不错的经济表现,因为前面最难的建设阶段已经过去了,吃吃喝喝的就发达了。其实一些外国人来中国,会觉得莫明其妙,这不明显已经是发达国家了么?

2. 国际发展环境

国际上,美国2018年开始对中国发动攻击,一度气氛非常紧张。经过疫情三年,局势可以说有“豁然开朗”之感。主要是全球经济发生了两个大事,一个是坏事,一个是好事。

这个坏事,就是发达国家经济出大事了。以美国和日本为首,欧洲可能更惨。笔者在2019年曾经在观察者网发文,分析美国的国债,指出其存在系统性的大问题,但是也并不知道具体会如何。(陈经:从克林顿到特朗普,美债危机详解 )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10

经过疫情三年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疯狂操作,现在可以明确了,美国的财政和国债体系已经出了大事,决定性的困素就是高通胀和加息。短短三年,美国国债已经从20万亿美元出头冲到31万亿了,马上要破31.4万亿的国债上限(国会折腾后肯定会上移,已经多次)。

如果仅仅是国债总量爆升,那日本的经验说明还能挺很多年,只要一直搞零利率,国债利息负担不大,政府缺钱就继续发债。2021年耶伦甚至说美国财政状况历史最佳,因为利息负担占GDP比例不高,甚至要求国会永久取消债务上限。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11

但是2022年的情况说明,日本已经陷入了“债务陷阱”,美国也快了。40年最高的通胀出乎预料地出现(美国金融圈的人自以为发债搞了无数次都没事,这次也会没事)。美联储起初拒绝承认,认为是暂时的,2022年不得不以40年来最快的速度加息,想短平快地按住通胀。通胀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很高,未来说不好。

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国债利息指数上升,系统出现明确的崩溃迹象。这不是未来的事,日本已经出事了,2022年日元汇率大跌。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12

很多人知道2022年日元汇率大跌,不止是对美元跌到150的多年新低,有人年初人民币换日元亏大了。日元为何会大跌?因为国债和财政体系出事了。日本央行早在1999年就开始搞零利率和量化宽松QE,一直干了20多年,美国是2008年才开始干的。日本央行买下了所有政府债券的50%,是日本50%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持股超过任何机构,其资产负债表相当于GDP的92%。

为了减轻日本政府的债券利息负担,日本央行从2016年开始搞“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操作,就是央行印钱买债压低利率,等于是无限QE,让政府借贷成本可控。但是到2022年,终于搞过头了,市场受不了,这等于金融体系里大搞通胀,货币价值失去意义。而这种通胀就以日元汇率大跌的形式表现出来。日元汇率在2022年末反弹了一些,这是因为美联储加息放缓,也是因为日本央行允许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从0提高到0.5,社会认为印钱减少,汇率反弹。

但是,债券收益率还是一再超过目标,日本央行不得不每天大搞YCC,让日本进入了二难选择。一种选择是继续印钞YCC保债券,但是日元汇率就崩溃。一种是不印钞捍卫日元价值,但是政府债券利率飙升,政府像破产一样无法偿还债务,因为此时政府多年来发的债已经高到天际。日债超过GDP的200%(2022年9月是226%),美债也在2020年突破了GDP的100%。

日本的状况说明,热衷于印钞和零利率的发达国家,最终会出现令系统崩溃的二难选择。日本从2009年GDP和中国差不多,到2022年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不只是因为中国增长高,而是内部发生了崩溃式的危机。

对美国来说,做法和日本也差不多,也是零利率、印钞。而触发问题的死穴,就是通胀。美国发新的国债利息成本大幅升高,老债还本没钱本就需要发新债,置换之后利息上升。每一天过去,美国国债利息都在上升。如果通胀不下去,美联储不回到零利率,出现系统性的问题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美国对中国发动攻势,虽然在政治上搞选举的政客们达成了一致,但是因为内部出了大问题,已经难以为继了。美国政府官员最近与中国对谈,作出缓和的姿态是被迫的,耶伦等懂金融的官员知道厉害,很着急,还没法说怕引发市场恐慌。

相关问题很值得分析,有非常多的数据,本文仅指出问题的存在。这对美国,是比压制中国更大的问题。笔者预期人民币汇率升至5.0,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日元的汇率大跌,同样也会发生在美元。

全球经济的好事,确实是好事,发展中国家找到了发展方向,实力大增、信心大增。迹象非常明显,如沙特等一批有一定实力的发展中国家,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集团,有十多个国家明确表示了兴趣。

陈经:疫情三年后,中国企业面对了什么样的新世界? - 13

如果要仔细分析,有很多的数据和现象,发展中国家组织非常多,纷纷出现了活跃迹象。统一的规律是,不再向发达国家集团祈求资金和帮助,虽然不拒绝发达国家参与,但非常警惕,对区域内部合作、与中国一带一路等项目合作,就很有兴趣,认为是未来希望。而且这次不太一样,能看出相关国家并非投机性地捞些好处,而是真的想通了什么。俄乌冲突似乎让全球多国都开始思考,这世界要怎么办?

本文指出这个好事,它历史性地发生了。全球经济从G7发达国家主导,将不可逆转地走向由发展中国家主导。未来10年,全球主要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发生在纷纷推出宏大发展计划的发展中国家群体,如东盟各国的长期计划,沙特的“愿景2030”。

在发达国家被债务问题困扰时,发展中国家在领头羊中国帮助下,可以获得所有需要的发展元素,资金、技术、产能、市场都没有问题。金砖国家甚至开始设想构建内部的金融交易体系,摆脱发达国家货币的干扰。

全球经济的一好一坏两个大趋势,未来多年一直都会起作用,比起美国公司折腾产业链迁移等战术性动作,是宏大得多的经济基本面。

对中国幸运的是,全球经济的坏事,它不一定坏。虽然发达国家出现2008式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不好,但如果这些国家对中国不怀好意,那么我们也只能表示同情、躲开冲击,指出其原理,避免犯同样的错。

全球经济的好事,发展中国家纷纷想自己大发展,对中国就是大好事,我们积极参与、乐观其成。中国外交与对外经贸往来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国际上出现一批真心实意的好朋友。当然我们要注意,不要嫌贫爱富,要平等对待。现在穷的,将来未必穷,现在富的,将来未必富。世事变幻,有时还发生得挺快,谁又能说得准?

发达国家受债务危机困扰,全球经济只能指望中国和新兴国家了。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发展方向已经很清楚。内部在本国建立新的经济循环机制,外部和新兴国家一起,开创世界经济的新纪元。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十一月不甜蜜
十一月不甜蜜 2023-02-17 回复
从数据可以看出,进出口是中国的绝对优势项目。2019年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3.2%,2022年为14.7%。在全球原材料价格大涨的情况下,中国靠制造业出口份额仍能增加,极为强大。顺差更是翻倍成长,2022年顺差占全球顺差国总顺差约三分之一,是第二名的4倍以上。----->事物往往是具有两面性的。中国的外贸,刚开始的时候是为了引进技术,管理,市场,增加就业。但是发展到今天,最初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Juan__-
Juan__- 2023-02-17 回复
十年太长,只争朝夕。觉得人民币可以国际化,升值到4,这样大家愿意持有人民币。
Hey!you
Hey!you 2023-02-17 回复
可能永远赶不上米国,美元要津巴布韦化了。
荷包蛋
荷包蛋 2023-02-17 回复
按作者说法,只要美国搞放水加息这花样,让本币计GDP超预期增长,加息让别国汇率GDP还受压,就能永远扩大名义GDP的领先优势?好像有什么地方没有说明白。
LaMome
LaMome 2023-02-17 回复
中国所谓的消费“短板”,在全球是非常奇怪的状态,一直就有这个情况,并不是这三年里新出现的。世行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消费支出占GDP比例是54.1%,其中居民最终消费占38.2%,政府最终消费占15.9%。而世界数值是,2021年总GDP达96.51万亿美元,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为52.99万亿美元占比54.9%,政府最终消费支出为16.5万亿美元占17.1%,合计72%。看上去,中国需要将消费支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