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商在金三角租借土地99年,成为新任大佬(组图)
提起金三角,人们首先会想到毒品贩卖、私人武装、各大毒枭……这里恐怖而神秘,让人望而却步。
那些在刀尖上舔血的人靠着“罂粟”发家致富,但当地的老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一个中国人出现,他发誓要用毕生精力摒弃“罂粟经济”的时代。他的名字叫赵伟。
赵伟
1、
一个多世纪以前,当英国殖民者把罂粟种子撒在金三角的土地上时,这里便成了毒品的发源地。我国两次“鸦片战争”的鸦片均来源于这里。
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杂草丛生,蚊虫肆虐。没有路,不通电,甚至没有房子,人们睡觉都是打地铺,喝水都是在湄公河里挑。
如今这个“一穷二白”的地方发生了惊天巨变,一跃成为集旅游、酒店、农业贸易为一体的“经济之都”,离不开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管委会主席赵伟的努力。
1952年,赵伟出生在中国黑龙江佳木斯的一个农村家庭里,父亲是一名医生。家中9个孩子,他排行第5。
在赵伟五岁的时候,父亲因胃癌不幸离世。母亲带着几个孩子生活,日子捉襟见肘,异常艰难。
赵伟经常在深夜看到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替人缝补衣物,赚钱补贴家用。
面对饥寒交迫的生活,他只读了四年半的书就辍学在家,承担起家庭重担。
靠着父亲留下的医书,子承父业,赵伟开始踏上学医之路。
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赵伟只能在村子里为乡亲们做些简单的拔罐、针灸。
可即便是这样,帮助母亲减轻生活压力的愿望依旧遥不可及。
有一次赵伟坐火车外出,意外结识了一位做木材生意的朋友,两个人相谈甚欢。
朋友的几句话似乎点醒了梦中人,赵伟决定弃医从商,跟着朋友学习做木材生意。
凭借过人的有经商头脑,赵伟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后来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辗转到了广东经商。
2006年,赵伟来金三角旅游,发现湄公河对面老挝境内,开满了红色的木棉花,非常美丽。
为了近距离地观看,赵伟登上了长满木棉树的小岛。他发现,这里的百姓生活的很贫困,与四周的美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一刻,被红色木棉花震撼的赵伟,似乎唤起了隐藏在心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想改变这里的贫困面貌,让居民过上美好的生活。
因为是生意人,敏锐地直觉告诉他,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有开发的潜力。
说干就干,赵伟通过各方途径找到当地省长,提出了开发这片土地的规划,表达了改善落后环境、实现自己晚年价值的美好愿景。
省长也希望借鉴中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来发展本国经济,当即表示:“欢迎来投资”。
2007年,赵伟在老挝成立了金木棉集团,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2、
2007年4月,55岁的赵伟代表金木棉集团和老挝政府签订了为期50年的契约。打算在金三角地区建立面积约8平方公里,最低总投资额8660万美元的东盟经济旅游开发区。
那时候,老挝金三角地区人烟稀少,到处都是荒地。
到了雨季,根本找不到可以行走的路,要进出这里,就要靠越野车或直升机。
2008年,赵伟带领金木棉集团的全体员工不分昼夜拼命干,将泥泞不堪的小道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柏油马路。
紧接着,第一家“木棉花园酒店”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又完成了湄公河护堤工作。
赵伟鼓足干劲,在这片荒地上大量投资,改善交通设施,得到了老挝政府和当地居民的一致认可。
2010年,在老挝政府新政策的推动下,总理波松·布帕万签发了总理政令。批准成立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期限99年。
当时老挝当地没有经济实力较强的大集团,再加之缺乏经济技术,所以选择公开招商。赵伟便趁机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老挝政府希望有赵伟这样的实干型企业家来助力他们的发展,于是,特别设立了金三角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任命赵伟为首届管委会主席。
除了没有国防、外交、司法权外,赵伟被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力,可以自由行使管理权和开发权。
老挝政府为了支持金木棉集团的大力投资特区发展,对他们“摸着石头过河”搞发展的鼓励,免除了前10年建设项目要缴纳的大部分税费。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赵伟真诚地表示:“老挝人民借我一片地,我要还老挝人民一座城”。所有人都被这句话深深打动了。
他陆续投入12亿美元带领金木棉集团,撸起袖子,鼓足干劲,立志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起初,在无电无路的荒地上,他们经常工作到深夜。有时候,还会被很多人误解,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但赵伟就是有一股子冲劲,他坚信自己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早晚会被认可。
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的水、电、路和排污管路已经本形成,河运码头、海关大楼等一座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物拔地而起。
高尔夫球场和机场正在破土动工,老挝金三角地区从一片蛮荒之地一跃成为集旅游、酒店、农贸等产业为一体的新帝国。
2011年10月发生的“10·5大案”,给金三角经济特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旅游业受到重创。
赵伟带领金木棉集团全力配合老挝政府和中国公安部门侦破此案,最后警方在老挝境内抓捕了罪犯。
同年12月,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正式启动,共同防范、打击和遏制湄公河流域违法犯罪,为金三角区域的安全提供了更坚强的后盾。
3、
金三角特区成立之初就设有“旅游业立区”的目标,因为这里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一眼看三国”, 在湄公河的交界处能看见泰国、缅甸和老挝。
街道宽阔、整洁,公路两旁绿树成荫。常住人口增长了近10倍,外来旅游人数每年达60万人次。
特区内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有苏万那空佛教文化和古澜沧王国遗址,水质一流的热海温泉,原生态的金龙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高尔夫球场度假区等早已成为金三角的名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专为老挝居民建造的“金三角居民新村”,那是由100多栋别墅和喷泉广场组成。
这里的居民做梦都没想到他们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大部分人还都在经济特区里找到合适的岗位,解决了生计问题。
自从中国的这位开拓者来了之后,金三角便掀开了新的一页,红色的木棉时代已经到来。
在老挝政府批准成立的4个经济特区中,金三角经济特区是面积最大、投资额最高、发展最好的样板特区。
赵伟作为特区主席全程参与了所有建设,他曾说:“和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投入了感情”。
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经过多年艰难地发展,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走向正轨。
2021年12月博胶国际机场通航,完成了客机试飞,2022年开通了老挝万象至博胶的临时航班。
机场的建成对老挝及东南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金三角经济特区也迎来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外商和企业入驻金三角。现在的特区,繁华的商业街、热闹非凡的演艺中心人来人往。
特区内的希望学校总建筑面积4983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主体建筑的施工,配有教研室、幼儿园等,计划打造成博胶国际学校。
特区内已有两家小型医院,目前正在规划建设医疗康养产业园项目,包括医疗服务基地,康疗养生园等。
这位中国东北走出来的农村小伙,在特区尚处于蛮荒之时发掘了它的价值,靠着永不放弃,利他共赢的信心,把“毒三角”打造成真正的“金三角”。
而“赵伟”这个名字,也将永远被载入金三角的发展史册上。